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技术,探索大鼠腹腔压降低的规律.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氮气气腹法成功制作了腹腔高压模型.定时定量向外抽出氮气.利用MP-100A-CE型生理监护仪即时监测腹腔压动态变化.取每组各时间点腹腔压的算数平均值,绘制腹腔压和氮气量的散点图,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腹腔压降低时氮气量与腹腔压的函数关系.结果 腹腔压降低的规律:腹内高压状态下,排出少量氮气,即可造成腹腔压大幅度下降.随着排出气体量的增加,腹腔压下降速度趋缓.腹腔压(y)与排出氮气量(x)呈现递减的指数函数关系:y=36.3190×0.9769x,该实验腹腔压降低的压力容积指数为-0.01.结论 腹腔压降低与腹腔内氮气量改变呈递减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腹腔压升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技术,探索大鼠腹腔压升高的规律.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氮气气腹法成功制作了腹腔压增高的模型.定时定量向大鼠腹腔内注入氮气.利用MP-100A-CE型生理监护仪即时监测腹腔压动态变化.取每组各时间点腹腔压的算数平均值,绘制腹腔压和氮气量的散点图,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腹腔压升高时氮气量与腹腔压的函数关系.结果 腹腔压升高的规律:当腹内氮气体积较小时,腹腔压缓慢上升.当腹腔压达到10mmHg左右时,少量腹内气体容积增加即可引起腹腔压显著升高.腹腔压(y)变化与腹内氮气量(x)存在指数函数关系,两者存在的函数关系式为:y=0.6490×1.0262x,该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压力容积指数为0.01.结论 腹腔压变化与腹腔内氮气量改变呈递增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腹腔内恶性肿瘤种植性转移,提高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率.方法术中行腹腔内5-氟脲嘧啶及丝裂霉素灌洗,术后早期大剂量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腹腔联合化疗,持续静脉化疗.结果全组实行一疗程腹腔化疗后,无严重毒副作用,无肝、肾及血液功能损害,无严重的腹腔并发症.随访4~18个月,无1例腹腔及切口种植性转移.结论大剂量腹腔内化疗,安全、简便、易行,适合于基层医院,对预防腹腔种植性转移疗效满意,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4.
新型腹腔引流器结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型腹腔引流器持续腹腔引流结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癌性腹水患者6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腹腔置入新型腹腔引流器,持续腹腔引流腹水并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的腹腔穿刺引流术放腹水.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尿量、腹围和体重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量、腹围、体重有明显改变(p<0.05);生活质量提高、腹水平均控制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新型腹腔引流器持续腹腔引流结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80例应用埋藏式化疗泵行腹腔和静脉化疗;对照组102例单纯静脉化疗.结果 治疗组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率低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可有效预防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应用于脑室- 腹腔分流术中分流管腹腔端放置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运用腹腔镜技术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至肝膈间隙;常规组按传统手术方法 开腹后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至腹腔内.观察术后两组病例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早期脑积水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但远期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差异明显.结论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腹腔结核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8年4月手术治疗的15例腹腔结核病例.结果 表现为急腹症的腹腔结核术前确诊率低,该组病例术前仅2例得到确诊.所有病例治愈出院.结论 手术对多数表现为急腹症的腹腔结核是必须的;术前明确诊断可使少部分腹腔结核病人免于手术;抗结核治疗对腹腔结核病人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孕卵在腹腔内生长发育称腹腔妊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腔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继发性腹腔妊娠指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流产或破裂,或子宫存在缺陷破裂后妊娠胚胎落人腹腔,附着于盆腔腹膜及邻近脏器表面,部分绒毛组织仍可附着于原着床部位,并继续向外生长.腹腔妊娠由于胎盘血液供应不足,胎儿不易存活至足月.胎儿死亡后停留于腹腔可发生干尸化,钙化形成石胎,或形成尸蜡;若继发感染可形成脓肿.足月存活儿因羊水少可有畸形.  相似文献   

9.
腹腔负压填塞在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有效的止血和引流.应用腹腔填塞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20例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3.5±15.0)岁,其中胰周和腹膜后出血14例,肠瘘口及周围脓腔出血6例. 结果:20例患者均应用腹腔负压填塞,填塞后存活16例(80%),且无一例患者有感染加重的现象,纱布取除时亦无再出血的现象,另有4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在腹腔负压填塞后关闭腹腔,另6例行腹腔开放.纱布填塞后有2例患者再次出血,于床边再次填塞后出血停止.纱布取出时间为2~7 d,平均为(4.8±1.1)d. 结论:腹腔负压填塞是处理腹腔感染合并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液性暗区在腹腔脏器破裂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超声提示腹腔液性暗区,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超声表现,提示相应脏器破裂,患者术前均行诊断性穿刺、经手术治疗. 评价腹腔液性暗区及其量的大小在腹腔脏器破裂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36例患者中,腹腔积血超声符合率100%,临床诊断性穿刺阳性率67%,超声提示腹腔脏器破裂29例, 超声符合率81%, 超声漏诊率19%. 结论 超声检查可敏感地发现腹腔液性暗区,结合相应的超声表现,对提示腹腔脏器破裂的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永良 《浙江医学》1990,12(2):17-19
腹腔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腹水12例,用平阳霉素30mg腹腔给药,每3~4天1次,4~5次为1疗程.或用其他三种化疗药物序贯用药,15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经1~2疗程腹腔化疗后继续静脉化疗.12例患者经治疗腹次控制有效10例,3例单纯平阳霉素腹腔化疗全部有效.经腹腔化疗者较静脉化疗的副反应少而轻.腹腔化疗有利于提高腹腔内药物浓度,增加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一种控制晚期卵巢癌腹水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护理.方法 拔管前及拔管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1例腹腔内大出血,2例胆漏,1例胰漏.术后病人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出.结论 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氧水冲洗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氧水冲洗腹腔在继发性腹膜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82例,在处理腹膜炎的原发病灶后,用0.5%双氧水反复冲洗腹腔2~3次.切口用3%双氧水冲洗,所有患者腹腔内均不放置引流管.结果82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腹腔残余脓肿、门脉感染及脓毒血症.切口感染2例.平均住院日8d.结论在处理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时,利用双氧水冲洗腹腔能安全有效的清洁腹腔,控制细菌繁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经腹主动脉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1例,成功进行了腹腔神经丛阻滞,并无任何并发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特殊情况下可行经腹主动脉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相似文献   

15.
腹腔妊娠发生率为1/15 000,孕妇死亡率约为5%,腹腔妊娠胎儿存活率仅为1‰,腹腔妊娠足月活产更是罕见.我科接诊一腹腔妊娠足月临产产妇,剖宫产取出一健康胎儿,产妇术中大出血,抢救成功.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穿刺术在精神病患者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1例急腹症精神病患者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29例,女22例;腹腔炎症性疾病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1例,腹腔绞窄性血管性疾病2例.结果 51例中符合诊断44例,诊断符合率为86.3%,其中腹腔炎症性疾病符合诊断33例,符合率86.8%;腹部闭合性损伤符合诊断10例,符合率90.9%;腹腔绞窄性血管性疾病符合诊断1例,符合率50%.结论 腹腔穿刺术简便、安全、迅速、诊断符合率高,是辅助确诊精神病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胶体32P腹腔灌注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66例卵巢癌患者在手术后两周内伤口已愈合后进行腹体32P腹腔灌注治疗.结果 随访期内39例患者腹腔无复发转移,27例患者肿瘤缩小,腹水减少.结论 32P腹腔灌注作为卵巢癌术后常规辅助疗法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存芳 《医学争鸣》2008,29(23):2166-2166
0 引言 近年来,腹腔内灌注化疗预防或治疗胃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倍受重视.为探讨腹腔灌注化疗的防治效果,我们选择Ⅲ期3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 方法 对患者行腹腔穿刺,抽尽腹水,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 结果 肝转移癌有效率41.7%,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37.5%,腹水有效率83.3%. 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既可以在局部直接作用于腹膜和肿瘤组织,又能使药物通过门静脉系统,增加肝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胃肠道癌肝及腹腔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预防大鼠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于腹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制作腹腔粘连模型,rt-PA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给予rt-PA和生理盐水一次性腹腔灌注.术后21d分别处死动物,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rt-PA组的腹腔粘连与NS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此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也表明经rt-PA灌注后减轻了腹腔粘连.结论 rt-PA能够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