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与MS关联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M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4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纳入的患者进行标准化中医体质辨识,比较各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各体质类型与MS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和阳虚质。男性痰湿质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不同年龄中,中老年组(≥45岁)各体质类型与青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合并湿热、气虚合并痰湿、气虚合并阴虚、气虚合并气郁和气虚合并血瘀为MS患者的常见合并体质类型。女性患者气虚合并气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气虚合并湿热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与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阳虚质呈独立相关,年龄与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阴虚质相关,BMI与痰湿质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阴虚质呈正相关,血脂水平与阳虚质呈正相关。结论: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是广东地区MS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多种体质类型常合并存在,气虚合并湿热、气虚合并痰湿、气虚合并阴虚、气虚合并气郁和气虚合并血瘀为MS的常见合并体质类型。性别、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与体质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对MS的防治要重视体质的调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体质特征,是否存在体质易感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标准,对187例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及中医体质判定。结果 187例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比重最大。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气郁质较女性多见,女性阳虚质、气虚质多见。男性与女性发病年龄相当,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差异,50岁以下中青年人居多,以气虚质、气郁质较为多见,50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以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平和质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因素,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人群在郁闷不舒状态下均较容易罹患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不同体质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72例PCOS患者及256例健康女性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对不同体质类型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372例PCOS患者中出现平和体质42例,偏颇体质330例,偏颇体质类型以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256例正常女性出现平和体质59例,偏颇体质197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PCOS患者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气虚质患者睾酮水平高(P0.05);气郁质、平和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患者较湿热质痰湿质患者雌激素水平低(P0.05)。结论海南地区PCOS患者中医体质多为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且不同体质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就体质类型与性别、诱发因素、年龄、病程、文化水平以及职业分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体质类型最常见为阳虚质、气郁质,其次为痰湿质、湿热质;男性患者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气郁质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因素以饮食不节最常见,多数以进食生冷水果及饮品诱发;其次为受凉因素;阳虚质患者多因进食生冷、受凉而诱发,女性患者月经来潮亦为常见诱发因素;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病程、文化水平以及职业分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BS-D与中医体质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及湿热质4种体质类型中,余下5种体质类型分布较少;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是性别和诱发因素,而与年龄、病程、文化水平及职业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2):149-151
目的:了解慢性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辨体施治、施膳,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共收集病例211例,将纳入病例进行初步判断、筛选,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等共九种类型体质,建立临床研究数据库,使用相关统计软件,初步分析F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等相关性。结果: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规律依次为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平和、湿热、痰湿等实性体质患者男性高于女性,而阳虚、气虚、阴虚、气郁、血瘀等体质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中以气郁质与血瘀质男女比例最为明显(分别约为1∶3.3与0∶5)(P0.05);中青年患者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老年患者以阳虚质、平和质与气虚质多见(P0.05)。结论:FC患者存在不同体质分布,其中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均存在差异,故可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FC患者提供基于体质理论的个体化辨体施膳,使其临床防治更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特点,为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收集岭南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岭南地区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占85.0%),9种体质(兼夹体质合并在主要体质类型内)主要为:气虚质(占50.6%)、阳虚质(占12.7%)、阴虚质(占8.3%)。男女性别在体质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体质分布情况: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男女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阳虚质、气郁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岭南地区人群共有的38种中医体质,其前10种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其中,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气虚质合并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关联度分析:最常与其他体质相兼的休质是气虚质和血瘀质;最常见的关联体质是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体质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郁质主要集中在21~50岁,在20岁之前与年龄呈正相关,在41~50年龄段则呈负相关;特禀质在2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特禀质与低龄人群有相关性(P0.05);血瘀质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痰湿质在31~50岁与年呈正相关;阳虚质在51岁以后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以虚性偏颇体质为主,且以气虚质为主;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分布。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37人(24.5%),气虚质36人(23.8%),阳虚质25人(16.6%),湿热质21人(13.9%),气郁质14人(9.3%),瘀血质10人(6.6%),特禀质4人(2.6%),阴虚质2人(1.3%),痰湿质2人(1.3%).结论 肝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3种体质为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雄激素性脱发的体质分布及社会人口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通过全国多地区人群问卷调查发放,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判别法评测各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析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共调查2 084人,收回有效问卷2 014人,合格率为96.8%,其中男性1 261例,女性753例;平和质1142例,占56.70%;8种偏颇体质占43.30%,居于前4位的偏颇体质类型是阳虚质(12.51%)、湿热质(9.14%)、气郁质(6.11%)、阴虚质(5.56%),单纯体质893例,占44.34%,复合体质1 121例,占55.66%,男性(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平和质明显高于女性,男性AGA患者以湿热质居多,阳虚质次之,女性AGA患者以阳虚质居多,气郁质次之,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脱发类型的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7个不同区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平和质东北比例最低。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华南华西较高,东北,华南阳虚比例较高,华南阴虚体质较高,华北痰湿比例较高,东北,华中华东地区湿热比例偏高,东北,西南气郁比例偏高。结论:AGA患者中偏颇体质占43.30%,主要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较多见,不同区域,性别的AGA患者体质分布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2型糖尿病群体的中医体质状况,为中医药参与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北京市平谷区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平和质占33.63%,偏颇体质占66.37%。(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最多见。(3)平和质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偏颇体质中男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种体质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人群以平和、阳虚、气郁质为主;50~60岁以阳虚、平和、气郁质为主;60~70岁人群以平和、阳虚、气虚质为主;70岁以上以平和、阳虚、血瘀质为主。结论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临床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Q型因子分析于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男性以痰湿质(31.3%)、湿热质(23.9%)居多,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各8.9%);女性以气郁质(22.7%)、痰湿质(18.8%)、血瘀质(15.1%)、阴虚质(15.1%)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湿热质(各9.4%);不同性别患者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中存在差异性(P0.05)。18~29岁以平和质为主,30~3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多呈现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男性患者18~29岁以平和质、特意禀体质分布为主,30~4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女性患者18~29岁以气郁质为主,30~44岁以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4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渐多。结论:不同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中医体质偏颇性,不同性别、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存在差异,可以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正常健康者5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对冠心病各中医体质类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冠心病患者中偏颇体质者145例,偏颇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为主要偏颇体质类型,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可能为冠心病人群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172例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132例体检正常的人群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失眠组中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体质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失眠组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气郁质、阳虚质人群比例均高于男性(P<0.01);男性湿热质、痰湿质人群比例均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各偏颇体质患者的PSQI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最明显(P<0.05)。结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失眠患者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更好地指导系统化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辽宁地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王琦的体质调查表,对19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198例病例中,9种体质类型除平和质和特禀质为0例外,其余7种体质类型按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从高到低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湿热质占42.9%,阴虚质36.4%,阳虚质6.6%,气虚质5.6%,气郁质4.5%,痰湿质3%,血瘀质1%。结论:湿热质、阴虚质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计算2017年1月—2019年5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情况,分析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主要体质类型间RSI评分及RFS评分差异。结果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偏颇体质,整体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以气郁质31例(25.8%)、痰湿质30例(25.0%)、气虚质15例(12.5%)为主。男性以痰湿质[18例(43.9%)]、湿热质[6例(14.6%)]为主要体质类型,女性以气郁质[28例(35.4%)]、痰湿质[12例(15.2%)]为主要体质类型。主要体质类型之间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郁质与痰湿质R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痰湿质与气虚质R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男性与女性患者间R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偏颇体质以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痰湿质与气郁质、气虚质之间RFS评分有差异。男性患者RFS评分普遍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永嘉县居民中患病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方法:根据中医药行业标准,对就医的1 015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永嘉县1 015例患者中,平和质占17.73%,气虚质占27.78%,阳虚质占20.59%,阴虚质占16.35%,痰湿质占13.89%,湿热质占17.83%,血瘀质占10.34%,气郁质占26.11%,特禀质占2.76%;男性患者偏颇体质排前三的依次为气虚质(22.49%)、湿热质(21.62%)、气郁质(20.74%),女性患者偏颇体质前三的依次为气郁质(30.52%)、气虚质(29.08%)、阳虚质(21.90%);气郁质、湿热质男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男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嘉县患病居民中医体质以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10例黔南州布依族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便秘类型、中医证型等的相关性,为制定适合本地区防治FC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1月黔南州中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210例黔南州布依族FC患者性别分布情况:男性以湿热质、阴性质为主,女性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2.年龄分布情况:20岁以下以阴虚质、平和质、特禀质为主;21~40岁以阴虚质、气虚质为主;41~60岁以气郁质为主;61~80岁以气虚质为主;80岁以上以气虚质为主。3.吸烟、饮酒分布情况:吸烟、饮酒者均以阴虚质为主;不吸烟、不饮酒者均以气虚质为主。4.便秘类型分布情况:混合型便秘体质类型以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主;出口梗阻型以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慢传输型以气虚质、痰湿质为主。5.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气虚秘以气虚质为主;血虚秘以血瘀质、气虚质为主;阴虚秘以阴虚质为主;阳虚秘以阳虚质、痰湿质为主;热积秘以湿热质为主;寒积秘以阳虚质、痰湿质为主;气滞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10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断,并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100例帕金森病单一体质34例,复合体质66例。单一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复合体质,合并2种体质者10例,3种体质者20例,4种体质者13例,5种体质者9例,以气虚质为主,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及平和质。结论:阳虚质、阴虚质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单一体质类型,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为主,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及湿热质均为常见的复合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选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计算体重指数;并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①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瘀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6.5%、20.5%、18.0%、11.0%、10.5%、4 5%、4%、2 5%、2 5%;前3种主要体质类型分别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②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不一样,在男性患者中以阴虚质为主,共占27例,其次是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其中痰湿体质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在女性患者中以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各占26例,其次为阳虚质、痰湿质、平和质,其中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多于男性患者.③2型糖尿病患者气虚质、阳虚质的人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多.④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组的体重指数与痰湿质组相比较,显著低于痰湿质组(P <0.01);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组的体重指数与平和质组相比较,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 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的体质类型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并且与年龄相关.③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发病特点,探索体质理论在防治大肠息肉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问卷调查,再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及应用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8种体质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痰湿质26.21%、气虚质23.78%、阳虚质13.41%、阴虚质8.54%、气郁质7.93%、血瘀质7.93%、湿热质7.32%、平和质4.88%。6种证型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虚夹湿28.67%、阳虚寒凝14.63%、肠道湿热14.63%、气滞血瘀11.59%、肝郁脾虚5.49%、血虚肠燥3.66%。此外还有无证型患者占21.34%。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以及平和质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而气虚质和气郁质的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2,P=0.014(<0.05)]。青年患者各型体质占比均较低,中年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及平和质这7种体质占比均高于青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