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糖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FOXO1A表达.方法:原代培养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FOXO1A蛋白表达.结果: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在5mmo1/L D-葡萄糖培养72h后,FOXO1A免疫反应性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在30mmol/L D-葡萄糖或5μmol/L H202培养72h后,FOXO1A免疫反应性显着增加,FOXO1A免疫反应性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和细胞质;Western blot发现高糖组和过氧化氢组周细胞培养48,72h 后FOXO1A蛋白活性和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加.结论:高糖诱导的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FOXO1A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β-catenin表达。方法:原代培养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在5mmol/LD-葡萄糖培养72h后,β-catenin免疫反应性主要表现在细胞质,在30mmol/LD-葡萄糖培养72h后,β-catenin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β-catenin免疫反应性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和细胞质;Westernblot发现高糖组周细胞培养48,72h后β-catenin蛋白活性和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加。结论:高糖诱导的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β-catenin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李养军  王雨生  惠延年 《眼科研究》2007,25(10):754-757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凋亡和整合蛋白连接酶(ILK)表达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周细胞,用流式细胞Annexin V检测周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ILK的表达。结果用30mmol/LD-葡萄糖培养24、48、72h后,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分别为47.6%、58.4%和68.7%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用5mmol/LD-葡萄糖培养72h后未见周细胞ILK表达。在30mmol/LD-葡萄糖或5μmol/LH2O2条件下培养72h后,周细胞形态发生改变,ILK表达显著增强,主要分布在细胞质;Westernblot检测发现30mmol/LD-葡萄糖培养的条件下周细胞ILK蛋白水平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结论高糖可以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高糖条件下周细胞ILK过表达可能参与周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6mmol/L和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量,MTT方法检测两种浓度葡萄糖作用下48hhRPE表面黏附白细胞的数量。结果: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荧光着色密度分别为5.6mmol/L葡萄糖作用下荧光着色的2.4,3.8,4.0倍。30.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后hRPE细胞表面黏附的白细胞数量是5.6mmol/L葡萄糖组的2.34倍,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ICAM-1表达,提示RPE细胞在高糖作用下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糖基转移酶表达改变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基转移酶及其介导的酶促糖基化反应参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建立研究基础.方法 实验研究.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RT-PCR法观察已明确基因序列的部分糖基转移酶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表达情况.提取视网膜组织蛋白,SDS-PAGE电泳,RCA-I凝集素染色以及大鼠眼球组织切片RCA-I凝集素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蛋白糖基化修饰变化情况.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组织切片凝集素分析的相关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时PCR检测:6个受检糖基转移酶在糖尿病大鼠组及正常大鼠组相对基因表达量分别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0.16.50±0.1160, 0.1160±0.0363);UDP-Gal:betaGlcNAc beta1,3-galactosyltransferase (0.0186±0.0122,0.0152±0.0047);alpha 1,4-galactosyltransferase(0.0040±0.0040,0.00.54±0.0022):mannoside acetylghcosaminyltransferase 1(0.0228±0.0166,0.0187±0.0050);UDP-glucose ceramide glucosyltransferase(0.0129±0.0096,0.0116±0.0040);UDP-Gal:betaGlcNAc beta 1,4-galactosyltransferase 1(0.0157±0.0010,0.0081±0.0016).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UDP-Gal:betaGlcNAc beta 1,4-galactosyltransferase 1,GalT-1)的表达上调(t=6.847,P=0.002);蛋白凝集素及组织凝集素染色分析发现: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Galβ 1→4GlcNAc糖基化基团修饰表达上调.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的表达及其介导的酶促糖基化反应上调.初步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糖基转移酶及其介导的酶促糖基化反应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建立了相关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维生素B1(thiamine)通过改变糖酵解和细胞复制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REC)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维生素B1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3代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培养板上的细胞随机分为4组,DMEM培养基含不同葡萄糖浓度(5.5,20.0mmol/L),同时分别加与不加维生素B1(150μmol)。7d后检测细胞活力和上层培养液中的LDH的含量;^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以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周期,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并观察维生素B1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组(葡萄糖5.5mmol/L)相比,高糖组(葡萄糖20.0mmol/L)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培养液中的LDH含量显增加,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加入维生素B1(150μmol)能够显降低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显的损伤作用,维生素B1能减轻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糖酵解和细胞复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Shen X  Xu GZ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744-749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视网膜Mǚ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Mǚ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mmol/L葡萄糖)和实验组(25mmol/L葡萄糖),分别以不同浓度的IL-1β(0、0.1、1.0、5.0、10.0ng/ml)刺激24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即早基因c—Jun的表达变化,使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两组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在高糖环境下就有Mǘller细胞GS表达下降、IL-1β和c—Jun表达的升高(P〈0.05);IL-1β刺激24h后,对照组和实验组Mǚller细胞中GS的表达都随IL-1β刺激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同时c—Jun的表达随IL-1β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这一结果在高糖状态下尤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IL-1β刺激24h后,两组细胞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明显升高,在高糖环境下细胞凋亡率的增加更加明显。结论模拟糖尿病状态下,免疫相关因子IL-1β可使GS表达下降,从而影响了谷氨酸的循环,可能间接引起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出现早期神经视网膜功能的障碍。其可能机制为IL-1β激活了c-Jun途径而影响GS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Cui Y  Xu X  Bi HS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131-138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线粒体活性氧产生量的变化及导致此种变化的原因和所致影响。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方法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用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内皮细胞、周细胞线粒体活性氧产生量的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化、细胞死亡率的变化,RT—PCR检测培养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解耦联蛋白(UCP)1、2、3表达情况和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变化。结果(1)随着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周细胞线粒体活忆氧的产生呈增多趋势。(2)随着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升高,细胞死亡率逐渐增多,而周细胞则无此变化趋势。(3)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中,通过RT—PCR检测到UCPI、2mRNA,未检测到UCP3。UCP1、2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量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结论高糖可以诱导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线粒体活性氧产生增多;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增多与线粒体膜电位增高间存在反馈调节;高糖条件下UCP1、2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量代偿性增多调节活性氧的产生,但是当糖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代偿机制消失;内皮细胞、周细胞在高糖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说明其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提取物对体外高糖培养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pericyte,PC)的影响.方法:在体外高糖(20mmol/L)培养2d的第3代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提取物,继续培养2d,用MTT比色法,测定每组的吸光度值(A值),根据A值计算抑制率.另在周细胞中加入0.4g/L黄芪提取物,2d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黄芪提取物0.0256~10 000 mg/L浓度组对高糖培养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其A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周细胞以20mmol/L葡萄糖培养48h后,加入400mg/L黄芪提取物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12.2%±1.5% vs 7.30%±2.0%,18.6%±2.1%P<0.05).结论:黄芪能抑制周细胞凋亡,提高体外高糖培养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存活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变化.方法:以在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别在对照组(5.5mmol/L)与高糖各组(15,25,35mmol/L)中孵育6d,透射电镜观察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周细胞胞质Cyt-C变化.结果:高糖各组周细胞出现明显凋亡改变,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1=57.450,t2=83.754,t3=136.403,P<0.01);高糖各组胞质Cyt-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17.361,t2=17.866,t3=24.072,P<0.01),且Cyt-C浓度与周细胞凋亡率明显正相关(r=0.964,P<0.01).结论:高糖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线粒体Cyt-C释放可能参与周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抑制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Ma对其增生的抑制作用.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Ma(40 mg/L)组、高糖(25 mmol/L)组、Ma 高糖组4组.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 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Ma可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P<0.05),48 h内呈质量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和高糖组相比,Ma组48 h后,VEGF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Ma可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抑制主要是通过下调VEGF表达而发生作用的,Ma对高糖引起的VEGF表达上调同样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RPE细胞传代培养,随机对照法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常规培养基进行处理;高糖组: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17-β 雌二醇低浓度组:1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 h后,加入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17-β雌二醇高浓度组:10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 h后,加入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H2 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RPE细胞活性逐渐下降,17-β雌二醇能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活力的下降,降低RPE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ROS生成.此外,17-β雌二醇能明显增加RPE细胞内CAT、SOD表达,降低MDA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抑制高糖对RPE细胞的损伤,从而为用于治疗视网膜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RPE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灯盏花素低浓度组(30mmol/L葡萄糖+1μmol/L灯盏花素)和灯盏花素高浓度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灯盏花素)。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PE细胞的迁移性,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分析各组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灯盏花素低浓度组和灯盏花素高浓度组RPE细胞形态较高糖组改善,细胞迁移性较高糖组增加;CCK-8结果显示,用1、10μmol/L浓度的灯盏花素处理后,RPE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1.06%±5.59%和79.81%±7.04%,与高糖组(40.63%±4.72%)比较有差异(P<0.05);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抑制了RPE细胞内ROS水平;Hoechst染色法显示,1、10μmol/L灯盏花素处理后发生凋亡的RPE细胞数量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增强了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Bax蛋白的表达。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发生,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Na-K-ATP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Na-K-ATP酶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ARPE-19细胞,培养4周后分为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与对照组(葡萄糖浓度7mmol/L),继续培养2周、4周,RT-PCR法检测Na-K-ATP酶α1、Na-K-ATP酶β1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a-K-ATP酶β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抑制Na-K-ATP酶α1与β1的mRNA表达,2周、4周时α1与β-actin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17、0.23,对照组分别为0.37、0.36;β1与β-actin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69、0.41,对照组分别为0.98、0.83;Na-K-ATP酶β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2周、4周时与β-actln的比值分别为0.51、0.25,对照组分别为0.65、0.68。结论 高糖环境下人RPE细胞Na-K-ATP酶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黄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1,25(OH)2D3对高糖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R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BRECs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糖组、高糖组和高糖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液含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细胞培养液含30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细胞培养液含30 mmol/L葡萄糖和50nM,1,25(OH)2D3.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蛋白.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PI/Hoechst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相比于正常糖组,高糖组中VEFG水平和Bax/Bcl-2比值显著增加;而在高糖处理组中表达水平远远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的细胞凋亡水平高于正常糖组,而经过1,25(OH)2D3处理后,其细胞凋亡水平则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BRECs中VEGF表达增加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gR介导的氧化应激在葡萄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RGC-5细胞株分3组培养:正常对照组(DMEM高糖培养基+ 100mL/L胎牛血清),高糖组(DMEM高糖培养基+100mL/L胎牛血清+30mmol/L葡萄糖)、NEP1-40组(DMEM高糖培养基+100mL/L胎牛血清+30mmol/L葡萄糖+1 μmol/L NEP1-40).各组RGC-5细胞培养3d后检测各指标: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RGC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内ROS含量的变化、胞内MDA水平及SOD活力,Western-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生长状态差、活力下降、凋亡率显著增加,ROS及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活力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相比,NEP1-40组细胞抑制NgR表达后,氧化应激反应减弱,Bcl-2/Bax提高,细胞状态改善、细胞活力提高、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通过NgR介导氧化应激反应诱导RGC-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创伤刺激后Cyclin D1的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作用24h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适葡萄糖作用浓度。将HLEB3细胞分为高糖预处理组(高糖培养基预处理24h后再更换高糖培养基培养)和非高糖预处理组(正常培养基培养24h后再更换高糖培养基培养),根据更换高糖培养基时是否进行划伤处理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划伤组,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创伤后不同时间点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葡萄糖能够增强细胞增殖活性,25.5mmol/L葡萄糖处理时细胞活性最强。高糖预处理细胞Cyclin D1表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表达下调; 非高糖预处理细胞Cyclin D1表达呈不规律性,在12h和48h处表达上调; 划伤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细胞Cyclin D1表达上调。

结论: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活性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呈现不规律性,创伤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上调细胞Cyclin 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陈文静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1462-1465

目的:探讨葡萄糖关键代谢酶在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HLEB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LE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含葡萄糖5mmol/L)、氧化应激组(采用含H2O2 200μmol/L的DMEM培养液培养)、高糖诱导组(采用含葡萄糖30mmol/L的培养液培养),培养24h后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活力及6种葡萄糖关键代谢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柠檬酸合成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高糖诱导HLEB3细胞凋亡,高糖诱导组(63.43%±3.40%)细胞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0%±0.00%)和氧化应激组(91.90%±5.11%),且高糖诱导组细胞6种葡萄糖代谢关键酶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均P<0.05)。

结论:高糖可以诱导HLEB3细胞葡萄糖关键代谢酶的表达水平降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在高糖培养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hsa_circ_0005699的表达,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低糖组(L组)、高渗对照组(C组)和高糖组(H组),设置低糖组中糖浓度为5.5mmol/L,高渗对照组中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甘露醇浓度为1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hesus choroido-retinal endothelial cell,RF/6A)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RF/6A细胞分4组培养(n=6/组),对照组:DMEM培养基+100/L胎牛血清;高糖组:对照组培养基添加40mmol/L葡萄糖;姜黄素组:对照组培养基添加30μmol/L姜黄素;姜黄素-高糖组:对照组培养基添加40mmol/L葡萄糖及30μmol/L姜黄素。分组培养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噻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判断凋亡,Western-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F/6A细胞生长状态较差,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姜黄素组及姜黄素-高糖组RF/6A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高糖组RF/6A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对照组、姜黄素组以及姜黄素-高糖组未见明显DNA ladder。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TNF-α表达上调(P<0.01),姜黄素组及姜黄素-高糖组TNF-α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RF/6A细胞凋亡、维持细胞活力,可能与姜黄素恢复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