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7):502-505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RN)对肾癌患者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肾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手术后,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均显著性降低,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的甲状腺素FT3、FT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术组肿瘤炎症因子CA50、CEA和CA125以及炎症因子TNF-α、血清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CRP)较对照组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开放性根治术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标志物,能显著性提高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和学强 《海南医学》2014,(10):1502-1503
目的: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3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使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的3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接近(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吕锋 《当代医学》2014,(23):89-9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治疗局限性肾癌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则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5.9)min,术中出血量为(99.6±99.5)mL,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0.1±2.9)d、(2.9±1.1)d,并发症仅为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96±44.9)min、(176±199.1) mL、(11.7±4.1)d和(3.5±1.2)d,并发症为9例。2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施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局限性肾癌患者7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各38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估计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率一样。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相比于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的39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2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进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5 d,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5%(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体积肾癌患者451例分为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分析疗效。结果开放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腹腔镜组(P〈0.05),但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较开放手术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放  熊玮  杜杨春  吕骥  钟山  郭璞  冉清 《重庆医学》2015,44(12):1692-169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程伟 《吉林医学》2012,33(33):7198
目的:评价与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评价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0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30例,分别设为后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全部成功,后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放性手术组,后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性手术组。随访6~12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T1期肾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药用量方面后腹腔镜下手术优于开放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适应征较窄,但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宜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状态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放性手术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3d的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血糖及血压、心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血糖及血压、心率均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手术后1d及3d的上述几项指标则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状态指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开放性手术,故认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肾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同龄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和对照组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及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5d及7d均低于术前1d及术后1d,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d糖代谢及脂代谢的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密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HSP)、叶酸(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传统开胸根治术治疗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的41例以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FA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手术后3、5d及7d血清HSP、Cu均低于对照组,Zn、C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均较为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性应激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研究后腹腔镜肾癌手术对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VEGF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开放性手术组)30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手术组)30例。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3d和7d的血清和尿液微量元素及VEGF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及尿液Ca、Zn均高于对照组,而Mn则低于对照组,术后1d、3d及7d的血清及尿液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手术对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VEGF的影响好于常规开放性手术,更有利于肾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胸肺癌根治术组)33例和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33例,然后将两组术前2d及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应激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指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d与术前2d及术后10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波动均小于开胸手术的患者,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下手术与开放手术对肾癌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以及HPA轴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肾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后腹腔镜下手术的观察组和接受开放手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HPA轴相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的ACTH、Cor、E、NE、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IL-6水平与ACTH、Cor、NE、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后腹腔镜下手术有助于降低白细胞介素水平以及HPA轴活性、缓解手术创伤所造成的炎症应激反应,是治疗肾癌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根治术组,40例)和观察组(胸腔镜根治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及MIR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血清应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MI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检测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影响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手术性创伤更小且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不同分期的肾细胞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还存在着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经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种术式对于他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2月一200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他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2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炎性指标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血液炎性指标通过直接抽取外周静脉血和ELISA法测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c。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x2=09.258,P=0.61)和肿瘤直径(t=1.214,P=0.18)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超过对照组(t=4.097,P〈0.01),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822,P〈0.01);2组患者术后第1天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CRP(t=3.274,P〈0.01)和IL-6(t=2.971,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3.731,P〈0.01)。结论相对于开放性手术,经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偏长,治疗效果和5年生存率相当,但术中出血少、术后炎性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1a期肾细胞癌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和30例T1a期肾细胞癌并施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后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后腹腔镜组患者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术中需要输血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