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奥美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IL-23含量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普通的对抗慢性心衰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奥美沙坦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患者的血浆脑钠肽、IL-23的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脑钠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的IL-2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比较,对照组患者的LAD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LAD、LVPWD、LVEDD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A明显增大。结论奥美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有效的降低其血浆脑钠肽、IL-23水平,并调节其舒张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肖智勇  张后民  张冬梅 《重庆医学》2013,(28):3417-3419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心室重塑相关的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阐明IL-18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平均年龄51.2岁。对照组为健康自愿者,共40例,平均年龄52.6岁。采用ELISA法测定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8和血清PINP、PIIINP和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INP、PIIINP和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56、0.48、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通过促进心肌纤维化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改善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螺内酯组56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螺内酯20mg,1次/d。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脑钠肽(BNP)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螺内酯组IL-6、TNF、PIIINP、BN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改善,LVDD、LVEF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是安全有效的,能进一步抑制左室扩张和纤维化,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常规利尿、扩管、强心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服螺内酯片20 mg,1次/d。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端B型利钠肽前体( 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肌钙蛋白T( cTnT)、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NP、LVEDD、PⅢNP、cTnT、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螺内酯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主要通过抑制心肌纤维代谢、减轻心肌细胞坏死及抑制心肌炎症反应等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入选CHF患者260例,其中对照组10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阿替洛尔;试验组15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咪达普利、比索洛尔;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NP、hs-CRP、LVEDD明显下降(P〈0.05),LVEF、6MWT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NP下降、LVEF和6MWT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坎地沙坦酯片,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6 min步行距离、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DD显著降低,同时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血清BNP、TNF-α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CH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_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翰 《中国医疗前沿》2011,6(6):55+71-55,71
目的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本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补充维生素D3后患者心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IL-10,TNF-水平的变化。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纽(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维生素D3和钙剂治疗。观察并比较如下指标:治疗前、治疗10周后两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血清BNP,IL-10,TNF-α浓度。结果治疗10周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6min步行试验结果、血清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血清TNF-α、IL-10水平分别降低和升高(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补充维生素D3后能够改善细胞因子的水平,但没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CHF患者56例,其中28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分为对照组,给予除ACEI外常规抗心衰治疗,另28例分为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至目标剂量,共15天,治疗前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的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的厚度(IVS)。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NP明显下降、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贝那普利组BNP下降的水平、LVEDD缩小的程度、LVEF增加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NP是判定心力衰竭程度的有效指标,贝那普利能使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螺内酯对老年(≥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03NP)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螺内酯20mg/d)和大剂量组(螺内酯60ra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心功能和血浆BNP浓度。结果两组均能够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P〈0.01;大剂量组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幅度高于小剂量组,P〈0.01。结论大剂量口服螺内酯(60mg/d)能够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有效防止和延缓心衰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0.
胡健  张汝  李改丽  王建  王晓湘 《西部医学》2010,22(7):1206-1207,120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6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衰药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观察组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心先安注射液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参麦注射液,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好转,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CHD-C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D-CHF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2组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F、LVEDD、6MW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和6MWD高于对照组,LVEDD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CHD-CHF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心功能,且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接诊的85例ST段抬高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2)与对照组(B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持续泵入48-72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恢复状况及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别。结果 1住院期间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A组)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NT-pro BNP降低,与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一年,A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LVEF值优于B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室壁瘤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无差别。结论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持续新活素应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对其左心功能的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科CHF患者95例,采用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均予以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利尿,扩张血管,必要时强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利钠肽(BNP)结果,评价心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和BN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BN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CHF患者,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脑钠肽(BNP)评价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BNP、6分钟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和BNP均能有效评价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分级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探讨BNP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后评估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用胶体金法测定BNP浓度,并与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功能分级相对应,观察其相关性;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使用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洋地黄类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等,所有患者随访两年,观察其间BNP浓度变化对慢性心衰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不同分级的患者BNP浓度与心电图QRS波时限、LVEF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心功能受损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BNP水平对数值呈正相关(r=0.6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8,P<0.05);随访两年后血清BNP水平2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2%(2/11),病死率为9.1%(1/11);3~4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1%(7/23),病死率为13.0% (3/23);与BNP水平平稳患者相比较,其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BNP水平监测心力衰竭程度的灵敏性高,二者呈成正相关,且BNP浓度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7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IL-27与DCM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DCM患者共2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同时体检无异常者30例为对照组。以心脏超声检测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IL-27表达。结果从对照组、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至NYHA Ⅳ级组,LVEDd、BNP浓度呈依次递增(P〈0.05),LVEF和IL-27依次递减(P〈0.05)。外周血浆IL-27浓度与BNP浓度、LVEDd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27在DCM外周血中表达降低,与DCM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后其血中B型钠利尿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值、BNP、CPK、CK-MB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差异也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NP、CPK、CK-MB与心功能指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CI可以隆低AMI患者血中BNP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以及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对非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压正常并溶栓成功的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ACEI治疗组(观察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咪达普利5mg/d。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100 d测量患者血浆CRP、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溶栓前比较,溶栓24h、100 d后观察组、对照组的CRP、BN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100 d时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24 h比,溶栓100 d观察组明显改善且较对照组同时期改善明显(P<0.05)。2组EDVI、ESVI及LVEF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咪达普利能够明显降低血浆CRP及BNP水平,延缓心肌重构、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