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类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危险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A区(近郊)和B区(远郊)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7名研究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2%。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70.6%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12.4%从未使用安全套、29.9%有时使用、53.1%每次都用。最近一周平均接待3个客人。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存在艾滋病感染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山市在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探索在该人群中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2006年对中山市城区部分大中型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895人、89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1.27%、60.20%(P〈0.0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或〈0.05)。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70.50%、98.00%(P〈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69.50%、97.18%(P〈0.01);有性病症状体征时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10.37%、50.00%(P〈0.01)。[结论]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各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服务行业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认知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人口学状况、行为特征及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某社区13家娱乐场所的245名女性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前后进行现场调查。结果首次性生活年龄最小13岁、最大25岁,中位数19岁;曾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占9.2%;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仅占13.6%;教育前: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2.0%(5/245);HIV/AIDS经性传播相关知识知晓率22.0%(54/245);教育后: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16.7%(41/245);HIV/AIDS经性传播相关知识知晓率35.5%(81/245)。结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安全性行为的认知度低。有必要加强教育,以减少该人群性病和艾滋病的发生。遏制性病、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市下城区小型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工作者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特征,评价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133名小型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工作者,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危险行为的改变,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综合干预,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74%提高至干预后的6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04,P〈0.01)。干预促进了目标人群对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中作用的认识,干预后最近一次安全套的使用率(55.64%)较干预前(42.86%)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目标人群既往获得和喜欢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医院就诊等渠道。结论通过各项干预措施后,女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等诸多高危行为,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加大力度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为重点的各项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苍南县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女性性服务人员被认为是一个地区艾滋病(AIDS)传播的放大器,加快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现对我县该人群的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下一步有效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娱乐场所女服务员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龙岩市娱乐场所女服务员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与HIV感染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状况,探讨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HIV/AIDS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娱乐场所女服务员456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进行AIDS有关知识、避孕套使用及高危行为的调查。结果 89.7%的女性服务员曾提供过商业性服务,女性服务员对经血、性接触传播途径认识率较高,分别为56.8%和55.9%,但仅有34.2%的人认为母婴传播能感染艾滋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与朋友发生性关系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占12.9%,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的占32.7%。结论 龙岩市娱乐场所女服务员提供性服务的比率较高,且AIDS知识知晓率低,应在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开展STD/AIDS防治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实施干预,以减少HIV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遂宁市娱乐场所嫖客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艾滋病的相关行为,为调整娱乐场所的艾滋病宣传策略、科学制订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匿名调查的形式对娱乐场所的嫖客进行行为学资料采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调查遂宁市高危娱乐场所嫖客分别为401、400和4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2009年的40.65%提高到2011年的52.00%,各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k10.52,P〈0.01);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2009年的66.49%提高至2011年的73.53%,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0,P〈0.01)。结论遂宁市娱乐场所嫖客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进一步加强干预工作,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调整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清远市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安全套使用现状。方法从全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随机抽样381名服务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主要艾滋病核心问题知晓率为66.67%,其中接受过干预的人知晓率较高(χ2=88.7498,P0.01);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0.79%,与固定性伴及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41.15%、38.58%。结论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晓率不高,仍存在高危行为,应进一步对该人群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竹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FSW)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10年5月,选择绵竹市160家娱乐场所的FSW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结果]干预前调查13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3.08%,干预后调查108人,知晓率为95.37%(P〈0.05);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干预前为65.38%,干预后为92.59%(P〈0.05);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前为63.85%,干预后89.81%(P〈0.01);最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前为57.69%,干预后为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梅毒阳性率为14.29%,干预后为9.52V%(P〈0.05)。[结论]在暗娼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可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性行为状况,评价性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不同区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人群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4.7%上升至77.5%,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率由70.1%上升至88.0%;安全性行为中4项指标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由52.9%上升至75.8%。干预前后求医行为中“自己到药店买药”比例由14.7%下降至6.6%,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市目前对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和性行为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求医行为改变的不明显,应该加强相关行为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年轻女性流动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水平及性行为特征,探讨该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抽取合肥市庐阳区22家娱乐场所为调查现场,招募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知识和自我效能、近1年患性病及生殖道感染状况、流产、近6个月性行为、性伴种类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娱乐场所流动女性180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0.6%;30.0%的调查对象报告近1年患有性病或生殖道感染,58.3%既往有过流产;最近6个月有61.7%的调查对象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为已婚、累计打工时间〉3年、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者发生高危性行为危险性增加;随着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效能的增加,发生高危性行为危险降低。结论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不足,高危性行为和生殖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城区内高危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与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为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综合监测FSW综合监测方案,对绵阳市城区内低档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监测,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1名调查对象中,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占75.43%,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目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45.81%,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5.63%,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免费宣传材料、电视和朋友.[结论]绵阳市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湖北省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获取有现实意义的本底资料,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48个项目地区的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者6052人按照二阶段抽样的原则开展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特征的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较大差别,艾滋病相关问题全部回答正确者占33.7%,知道3种主要传播途径者仅占62.7%。虽然有81.0%的性服务者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但回答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性服务者只占68.5%,过去1个月每次都用的仅占32.3%,出现知识与行为分离的现象。不同场所、不同文化程度的性服务者安全套获得途径以及性病处理方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大力开展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通过培训、外展和同伴教育等方式对性服务者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有利于此类人群改变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4.
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确定的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同时做HIV抗体检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27.66%~88:83%及44.42%~71.83%;每次性交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2.18%,多数时候使用的占51.52%;有24.62%的调查对象自愿做了艾滋病检测,全部调查对象的艾滋病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好,但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了解有欠缺,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方法教育,着力提高该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为有效地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53名作性病检查的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征求同意后由调查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同时检查性病及HIV抗体检测。结果:253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偏低,性病感染率47.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探讨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邹城市部分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208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性行为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平均为70.02%,干预后为88.44%(X^2=-227.93.P〈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套使用率干预前为66.34%,干预后为94.97%(X^2=52.63,P〈0.0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以电视为首的大众传播媒体。结论:对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显著,但还应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某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6家娱乐场所209名女性性服务者,女性性病症状总知晓率为32.7%,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1.0%,不同文化程度对STD/AIDS知识正确知晓率有差异;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接待1~3个客人的占81.9%;与固定性伴和与客人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0.1%和85.6%;3个月内更换场所和更换城市的女性性服务者分别占53.4%和24.3%;有性病症状时,57.4%女性性服务者选择正规综合性医院性病门诊就医。结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的STD/AIDS相关知识仍偏低;女性性服务者高危性行为发生频繁且流动性强;娱乐场所行为干预应通过外展服务和同伴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鼓励正确并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STD/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社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社区女性性工作者(CFSWs)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AIDS相关的行为状况,探讨针对CFSWs的宣传干预方法。方法 2002年5~6月,对广东某市2个镇娱乐场所和妇教所的CFSW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21名CFSWs,AIDS传播途径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3.9%,AIDS预防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4.0%。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每次都用的占51.1%,从来不用的占13.8%。5.8%的CFSWs有吸毒史。结论 CFSWs对AIDS知识知晓率仍然偏低,高危性行为仍较普遍,应加强对此人群的STD/AIDS的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性行为理念,防止HIV在此人群的流行并通过她们向一般人群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陈传刚  林华  张宏 《职业与健康》2011,27(2):170-172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的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行为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月期间对福州市20家娱乐场所内从事商业性交易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现场采集血液检测H I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 225名女性性服务者中,对调查问卷8道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题全部答对的占54.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6.0%,最近1个月和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81.8%和98.7%,4.0%的调查对象有吸毒行为,检出H IV感染者2例,阳性率为0.9%。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亟需对她们普及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确定抽样调查场所和调查人数,并采集血标本检溅HIV、梅毒。行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10月~2007年6月,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在娱乐场所组织观看VCD、开展VCT倡导、发放宣传折页和安全套、开展有奖知识竞赛以及同伴教育活动。结果干预前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2.86%,干预后知晓率为77.9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2,P〈0.05);最近一次与嫖客性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46.40%上升到干预后63.44%(X2=24.26,P〈0.05);最近一个月与嫖客性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24.07%上升到干预后4316%(X2=33.63,P〈005),无论是最近一次还是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比例均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该目标人群均未检出HIV阳性者,干预前目标人群梅毒阳性率3.23%,干预后阳性率0.9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P〈0.05)。结论马鞍山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