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通气(HFV)是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技术。对治疗Ⅰ型呼衰患者有肯定疗效。但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的Ⅱ型呼衰的应用价值尚有争论。为此我们对50例肺心病呼衰患者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并探讨HFJV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频喷射通气(HFJV),不但可显著提高PaO2而且能够降低PaCO2,防止二氧化碳的潴留。作者观察了29例COPD病人HFJV治疗前后血气的变化,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4~72岁,平均58岁,其中慢支并阻塞性肺气肿18例,合并肺心病11例,合并肺性脑病10例。1.2 仪器高频通气频率80~100次/分驱动压力0.8kg/cm2,呼吸比值2:1,对于轻、中度患者应用鼻前庭鼻塞给氧,重度患者用吸氧导管插入鼻腔深部,然后调节高频呼吸机行高频通气,在有叹息功能的长时间高频喷射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3.
高频通气(HFV)临床经验已积累不少,但对其基础通气机理尚不全清楚,故妨碍临床应用。本文目的用正常犬作实验以阐明高频喷射通气(HFJV)气体交换机理。HFJV 的潮气容积(V_T),肺泡通气量(V_A),生理死腔(V_D),呼吸数(f),每分钟呼气量(V_E)假定通气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频射流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指征和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通气(HFV)是近年来用于肺科的一项新技术,而使用高频射流通气(HFJV)治疗各类型的呼吸衰竭的疗效尚待从临床实践中予以评价。为此,我院应用国产AS-Ⅱ型和KR-Ⅱ型高频射流呼吸机对26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了HFJV,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研究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Ⅱ型呼衰患者。此法无创伤,操作简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HFJV应用于PaCO_2明显升高的患者(例如PaCO_2>80mmHg,即>10.7kPa)时,如通气的频率和压力调整不当,有可  相似文献   

6.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COPDⅡ型呼衰)进行了观察。HFJV选用不同参数及HFJV加呼吸兴奋剂分组研究,结果表明HFJV对提高患者氧分压(PaO_2)有显效,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参数选择有关,并对其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通气(HFV)是近年来应用于肺科的一项新型的机械通气技术,而使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特别是对Ⅰ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尚有争议。现将笔者应用HFJV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频正压通气(HFPPV)与高频通气(HFV)、高频呼吸(HFB)、高频喷射通气(HFJV)、高频振荡通气(HFO)等同属一类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是1967年由瑞典SjOstrand首先应用于临床。开始时  相似文献   

9.
高频通气 ( HFV )技术始于 2 0世纪 60年代 ,近十年来 ,HFV已经成为一种能保证气体有效交换的手段 ,并可减少通气机所致肺损伤 ( VIL I)的发生率。根据通气频率、所用驱动装置及通气方法 ,将 HFV分成四种 :高频正压通气 ( HFPPV)、高频喷射通气 ( HFJV)、高频振荡通气 ( HFO)和高频胸壁挤压通气( HFCWC)。 HFV技术的最新进展是高频叩击通气 ( HighFrequency Percussive Ventilation,HFPV) ,这是一种试图将高频通气与常频通气的优点相结合的设计 ,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显示出其良好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前景。1  H…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联合联合气管内吹气(TGI)及单纯HFJV治疗急性肺损伤患者,并记录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HFJV联合TGI可明显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单纯HFJV可提高氧分压(P均<0.05);与单纯HFJV治疗后比较,HFJV联合TGI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均<0.05).表明HFJV联合TGI可有效提高肺损伤患者的氧合,且不影响其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HFJV)已引起极大重视。该法的最大优点是用最小的气道压能维持充分的通气。本例报告气管软化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在应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无效时,改用HFJV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女、77岁,在基层医院剖腹探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术后18天转至本院加强监护病房(ICU)行血液透析和连续通气治疗。插入低容量高压双套囊气管导管,反复吸出肺渗出物。由于严重的气管软化,套囊充气后仍大量漏气,以致肺膨胀不全,肺泡通气不良。经过处理肾功能得到改善,并以静脉维持高营养,但用各型气管导管均不能解决漏气问题。而改用同步间断指令通气(SIMV):潮气量1升,SIMV14次/分,FIO_20.4、血气分析仍不理想(PaCO_254托,PaO_276托,pH7.3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高频通气对气管的损害,本文作者对接受10小时以上高频喷射通气(HFJV)或普通机械通气(CMV)后死亡的16例(各8例)患儿进行了气管、隆凸和左右主支气管4个部位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用常规方法进行标本的固定、染色),并进行了对比。HFJV 所用的呼吸机是 VS 600喷射呼吸机(频率250~400次/分,吸呼气时间比是1∶2.3)和 Bunnell 救生牌脉冲喷射呼吸机(频率400~600次/分,吸呼气时间比是1∶4到1∶6)。吸入的氧浓度、峰吸气压和呼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4年2月将高频喷射通气(HFJV)应用于内科急症抢救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分述如下。 在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应用:患者女,24岁,住院号7928,因寒战、高热3天入院。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诊为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经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血压升至13/8kPa,但出现呼吸急促(38次/min),神志恍惚,  相似文献   

14.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其特点是呼吸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多采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近年米我院采用简便的高频射流通气(HFJV)救治10例ARD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将高频喷射通气(HFJV)应用于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患者,获得良好效果。 1.一般资料:6例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年龄36~74岁,平均55岁;广泛前间壁梗塞4例,下壁2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7~1988年用高频通气(HFJV)抢救51例慢阻肺呼衰。50例中1例为ARDS,符合Ⅰ型呼衰19例,Ⅱ型呼衰32例。本组存活49例,死亡2例。一、方法:患者入院后当即抽取股动脉和静脉血,用瑞士AVL-940血气分析仪检验,尔后用江西第五机床厂生产的KR-Ⅱ型高频  相似文献   

17.
1991—1994年我院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急性心衰肺水肿24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旦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昌起 《山东医药》1992,32(12):23-23
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目前尚少报道,现将我们应用的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均经X线和抽气确诊,年龄18~76岁,平均56岁。依据胸腔测压结果,闭合性气胸27例,开放性气胸15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对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高频射流通气治疗(HFJV),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男36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61岁,并发肺性脑病4例,心力衰竭19例。  相似文献   

20.
许仁和  王美礼 《山东医药》1992,32(12):15-15
近年来,我们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16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收到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我省8所医院,均根据全国第二次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标准诊断。1例为急症室病人,15例为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