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多糖部位(P1)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H2O2所致氧化损伤后PC12及ECV304细胞的活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环磷酰胺损伤后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200 mg/kg、400 mg/kg FBD多糖部位10%含药血清均能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200 mg/kg、400 mg/kg FBD多糖部位能显著降低氧化损伤小鼠脑内MDA的含量,有增加小鼠脑内SOD活性的趋势。结论:FBD多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l(Gs—Rbl)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培养,H202诱导造成细胞损伤,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组(100/~mol/L)和Gs—Rbl低(50vmol/L)剂量、中剂量(100μmol/L)、高剂量(200/xmol/L)组。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P—ERK1/2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原花青素组以及Gs—Rbl低、中和高剂量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原花青素组和Gs—Rbl高剂量组心肌细胞P—ERKl/2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Gs—Rbl对H20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黄芩甙拮抗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过氧化氢(H2O2)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研究黄芩甙对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分别应用H2O2、黄芩甙及两者联用处理,应用MTT分析法测定细胞活力或存活率。结果 不同浓度H2O2对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28、569,P<0.01)。同一浓度的H202对不同接种密度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F=5.439,P<0.01)。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不影响各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神经元,F=0.49,P>0.05;星形胶质细胞,F=1.001,P>0.05)。但黄芩甙对H202所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有拮抗作用(神经元,F=24.384,P<0.01;星形胶质细胞,F=5.000,P<0.01),黄芩甙浓度越高,则细胞存活率越高。结论 构建了一个H202氧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模型。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无毒性作用。但黄芩甙能够拮抗H202所致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壮通饮对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NADPH氧化酶2(NOX2)抑制途径探讨其保护作用发挥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制成糖氧剥夺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糖氧剥夺组、糖氧剥夺+壮通饮组(浓度20mg·L-~1,40mg·L-~1,80mg·L-~1),糖氧剥夺+夹竹桃麻素组(浓度0.05mg·L~(-1)、0.25mg·L~(-1)、0.5mg·mL~(-1))。免疫荧光观察细胞纯度,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NOX2蛋白表达。结果:糖氧剥夺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复氧8h和24h,壮通饮(40mg·L~(-1)、80mg·L~(-1)和80mg·L~(-1))分别能提高星形胶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显示壮通饮(20mg·L~(-1)、40mg·L~(-1)、80mg·L~(-1))和夹竹桃麻素(0.25mg·L~(-1)、0.5mg·mL~(-1))均能抑制糖氧剥夺/再灌注后NOX2活性。结论:壮通饮可以抑制NOX2的活性,保护糖氧剥夺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活力参软胶囊的抗缺氧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活力参软胶囊给正常小鼠连续灌胃30d,利用常压缺氧、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急性断头脑缺氧动物模型测定其抗缺氧存活时间。结果:在小鼠常压缺氧实验中,活力参软胶囊中剂量(P〈0.01)、高剂量(P〈0.05)与溶媒组比较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在亚硝酸钠中毒实验中活力参低剂量(P〈0.05)与溶媒组比较对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作用明显。急性断头脑缺氧实验活力参中剂量(P〈0.05)、高剂量(P〈0.01)与溶媒组比较能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结论:活力参软胶囊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油酸诱导的兔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状态及其氨溴索的干预作用,探讨氨溴索抗急性肺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油酸组(OA组),氨溴索治疗组(AMB组)。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复制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动脉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比(W/D),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在静注氨溴索(AMB)或生理盐水6小时后BALF和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AMB组肺W/D显著低于OA组(P〈0.01),但显著高于NS组(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用药前AMB组和OA组PaO2显著低于NS组;用药后6小时,AMB组PaO2显著高于OA组(P〈0.01),但显著低于NS组(P〈0.01)。AMB组ATⅡ细胞轻度水肿,板层小体运动到细胞的一侧进行胞外分泌;板层小体排空及微绒毛脱落现象明显减少。AMB组BALF中GSH-Px和SOD活力显著高于OA组及NS组(P〈0.01),XO活力和MDA含量显著低于OA组和NS组(P〈0.01)。AMB组肺组织匀浆GSH-Px活力显著高于NS组和OA组(P〈0.01):SOD活力显著高于OA组(P〈0.05),但低于NS组(P〈0.01);XO活力显著低于OA组(P〈0.05),与NS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OA组(P〈0.01),但高于NS组(P〈0.01)。结论氨溴索有较好的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氨溴索能纠正急性肺损伤时氧化/抗氧化失衡,减轻氧化应激,降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改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神经细胞系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损伤2h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和坏死。分别为18.59%(P〈0.01)和4.94%(P〈0.01),形态学观察也发现SH—SY5Y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分别降低29.17%(P〈0.01),38.80%(P〈0.01),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坏死的细胞也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进一步下降;红景天苷能显著降低SH—SY5y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缺氧-复氧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r法测定细胞存活力,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复方通络胶囊能明显减轻缺氧.复氧所致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抑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减少LDH的释放(P〈0.05,P〈O.01)。结论复方通络胶囊对HUVECs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地黄多糖对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保护作用,为ADMSCs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ADMSCs,随机分为7组,A:H2O2损伤组;B、C、D、E、F分别为H202损伤加地黄多糖各浓度作用组(1mg/L、10mg/L、50mg/L、100mg/L、200mg/L);G:正常对照组,对应于分组,加入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培养24h,加250μmol/L过氧化氢(RO2)作用2h,诱导ADMSCs损伤,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结果:A组与G组相比较存活细胞显著减少(P〈0.01)、LDH水平明显增高(P〈0.01)。地黄多糖各浓度组与A组比较,存活细胞显著增加,LDH水平明显降低,而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地黄多糖可以抑制H2O2引起的ADMSCs减少和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含量的升高,减轻H2O2对ADMSCs的损伤,对ADMSC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含药脑脊液对不同因素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来探讨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防治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以MTT法观察FBD含药脑脊液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和氯化钾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中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连续多次给药(1.62g生药·kg-1)后0.5h~2.5h的FBD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0.01),其中以1.5h的FBD含药脑脊液保护作用最明显;该时间点FBD含药脑脊液对谷氨酸、连二亚硫酸钠和氯化钾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亦有显著保护作用,且随脑脊液添加量增加保护率捉高.结论FBD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对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和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丙酶预处理对肾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肾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异丙酚预先和即时给药组及延迟给药组(分别于细胞缺氧前1h,缺氧的同时及缺氧后1h给予异丙酚)。测定细胞死亡率和调亡率及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钙离子含量.结果:异丙酚预先和即时给药能明显降低细胞的死亡率和凋亡率,降低细胞内MDA和钙离子水平,增强SOD活性(P〈0.05),而异丙酚延迟给药组此作用较弱(P〉0.05)。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异丙酚预先和即时给药)能显著减少肾细胞缺氧/复氧导致的细胞死亡和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清脑益智方对谷氨酸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清脑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或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中药谷氨酸损伤神经元的影响。结果:清脑益智方可明显提高谷氨酸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降低孵育液中LDH含量(P<0.05);提高细胞生存活力(MTT);对星型胶质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3H-TdR)。结论:清脑益智方可能通过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而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与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脑缺氧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压密闭缺氧造成小鼠脑缺氧模型,记录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测量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组的MDA、NO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50ml/kg)组的MDA、NO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脑缺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及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心酮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株,将其放入含95%N2、5%CO2混合气体的缺氧环境,制备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正常组、缺氧组、青心酮组,免疫印迹法检测IκBα、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IκBα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COX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缺氧组相比,青心酮组IκBα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COX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青心酮抑制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COX2表达,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气滞血瘀证大鼠NO/NOS体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证大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的体系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低、高剂量组。采用多因素联合刺激法建立气滞血瘀模型。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和肝组织中NO含量以及肝组织中NOS活性,利用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NOS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浆NO含量(0.52±0.3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77±1.73)μmol/L(P〈0.01),低剂量组NO含量(2.37±0.53)μmol/L显著高于模型组(0.52±0.33)μmol/L(P〈0.01);模型组肝组织NO含量(0.52±0.24)μmol/mg显著低于对照组(5.87±1.72)μmol/mg(P〈0.01),低剂量组NO含量(3.72±1.53)μmol/mg显著高于模型组(0.52±0.24)μmol/mg(P〈0.01);模型组肝组织eN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肝组织eNOS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气滞血瘀证大鼠NO/NOS体系下调,为进一步研究治疗血瘀症类疾病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杞棋饮乙醇提取物(EEQY)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EEZY75、150、300mg/kg组,益肝灵70mg/ks组和模型组。给药的同时。灌胃56度白酒12mL/ks,连续30天。以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作为指标。观察EEZY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EEZY150、300mg/ks组小鼠血清ALT、AST和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GSH和SOD的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EEZY对酒精性肝功能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蒙药组方塔米尔对正常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和剧烈运动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小鼠随机分阴性对照、那仁满都拉和塔米尔组等3组,进行负重游泳实验、缺氧试验、耐热试验以及不负重游泳10min后检测肝、肾、脑和骨胳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蒙药组方塔米尔可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延长小鼠竭力死亡时间、缺氧存活时间和耐热存活时间;显著降低(P〈0.05)剧烈运动小鼠不同组织MDA含量,并能显著(P〈0.05)提高骨骼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极显著(P〈0.01)提高脑、肾、骨骼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Ca^2+诱导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5只,体重220g~235g,雌雄各半,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制备线粒体悬液后,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时照组(C组),CaCl2组加入CaCl2 100nmol/(mg·prot),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25组、P50组、P100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异丙酚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5min后加入CaCl2 100nmol/(mg·prot)。分光光度法测540nm处吸光度的改变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itoe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的程度,以罗丹明123为荧光探针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m)。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线粒体膜MPT程度升高(P〈0.01),线粒体△ψm下降(P〈0.05或P〈0.01)。与CaCl2组比较,P25组、P50组和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或P〈0.01)。与P25组比较,P50组和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与P50组比较,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而线粒体△ψ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可减轻Ca^2+造成的线粒体膜MPT和△ψm的降低,对Ca^2+诱导的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葛根素(PI)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LDH和CK水平;观察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PI组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LDH和CK含量显著降低(P〈0.01),形态改变显著减轻(P〈0.05)。结论: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稳定生物膜有关。  相似文献   

20.
滋阴活血解毒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中药对葡萄糖(Glu)、胰岛素(In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为受试对象,以一定浓度的Glu、Ins、OX—LDL诱导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观察滋阴活血解毒中药对该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各实验组细胞继续培养48h后,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含量。结果细胞培养48h后,模型组较正常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PAI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不同剂量的滋阴活血解毒中药能显著改善细胞活力(P〈0.05),降低PAI及ICAM-1含量(P〈0.01),对t—PA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滋阴活血解毒中药对Glu、Ins、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抑制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粘附过程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