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旨在揭示芦荟素在不同叶龄芦荟叶中的含量及其差异的原因。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素的含量,用半薄切片法研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在同一株植物内,从上到下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维管束中的大型薄壁细胞逐渐萎缩,芦荟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为确定木立芦荟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斑纹芦荟叶中分得4个结晶,鉴定为芦荟大黄麻,芦荟苦素,异芦荟苦素,2,5-二甲基-8-C-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对氧萘酮。Ⅲ和Ⅳ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孙全 《大家健康》2010,(5):57-57
芦荟品种繁多,能作药用、食用、美容的品种仅6种。库拉索芦荟(蕃拉芦荟),原产非洲北部,可食用、美容等,应用最广泛。产于南非的木立芦荟,可打果汁,可作菜肴,又可加工化妆品。南非的好望角芦荟,大型茎杆木质化,可用于医学。皂角芦荟,叶汁如肥皂水,滑腻,可药用和美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的新方法.方法 将112例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56例:一组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二组使用新鲜芦荟叶贴敷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显效时间.结果 新鲜芦荟叶贴敷治疗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P<0.05).结论 新鲜芦荟叶具有清热解毒、散瘀、软化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及皮肤组织的修复的作用,对静脉留置针输注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芦荟乳膏的研制及毒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荟系百合科植物 ,为较常用的中药 ,主要植物有库拉索芦荟 (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 ( A.Ferox Miller)、木立芦荟 ( A.Ar-borescens Mill)等 [1,2 ]。近年来 ,经临床观察发现 ,芦荟除用作内服外 ,将液汁直接涂于患处 ,治疗放疗皮炎及输液引起的针孔部位肿胀等症状均有特殊的疗效。但是 ,芦荟叶汁存在着保存与使用不便等问题 ,故考虑将其制备成乳膏剂供临床使用。现将实验研究介绍如下。1 芦荟乳膏的制备1 .1 试药与材料 库拉索芦荟鲜叶由福建省莆田芦荟研究中心提供 ,芦荟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其…  相似文献   

6.
闽产三种芦荟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TLC法对斑纹芦荟、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比色法对三种芦荟甙的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芦荟甙主要成分基本相同,芦荟甙含量以木立芦荟较高。  相似文献   

7.
芦荟的国内外应用概况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阿拉伯诸国及非洲大陆南部,现世界许多国家已有栽培,品种多达500种以上,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有种植。其叶、花、根均可入药,尤以叶中的汁液经浓缩加工的制成品即药用商品芦荟为常用。传统认为,芦荟有泻下通便、清肝  相似文献   

8.
永久性血管通道是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 ,但是慢性尿毒症病人因毒素作用使其血管多为硬化 ,血管弹性差、脆性强 ,而影响透析穿刺成功率。如何护理好慢性肾衰患者血管通道 ,使其硬化的血管变软 ,提高透析穿刺成功率 ,保证患者顺利透析一直是摆在透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自 1 998年开始 ,我院对 1 0 0例血透病人采用鲜芦荟外敷治疗局部血管硬化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凡来我院血透病人有血管硬化现象者均采用了芦荟治疗。方法 :取鲜芦荟叶 ,洗净 ,用小刀将芦荟叶从中间纵行切开 ,将芦荟叶带汁面贴于硬化血管局部 ,上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芦荟的蒽甙的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新鲜的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叶各10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芦荟叶皮和叶肉中蒽醌的含量的差异;测定不同品种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测定芦荟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高于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芦荟品种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比较理想,抑菌环直径均超过了7mm;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抑菌环直径均未超过5mm.芦荟中蒽醌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对个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3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mg/mL.结论: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比较理想,芦荟蒽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蒽醌类物质是芦荟属植物的重要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叶内,研究叶的结构与蒽醌类物质关系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11种芦荟属植物叶,结果:芦荟属植物叶的基本结构类似,维管束韧皮部内皮大型薄壁细胞为该属的结构特征,是蒽类物质的主要贮存场所,不同种植物叶内及同种植物叶的不同部分中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与维管束分布密度,大型薄壁细胞所占比率及同化组织厚度成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选育芦荟良种及合理采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其他同属的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目前分布于世界的芦荟属植物多达500余种,但可供药用的只有十几种,其中以好望角芦荟、库拉索芦荟及斑纹芦荟最为常用。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具有多种有效成分,是一种集医药、食用、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笔者现将芦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芦荟属植物中的某些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聚酰胺、硅胶柱色谱,结合溶剂分配及重结晶技术,从芦荟叶汁的浓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酚(Ⅲ)、大黄素(Ⅳ)、2—丙烯酸3—(4—羟基苯)—甲酯(Ⅴ)、4—甲基—6,8—二羟基—7氢—苯并[de]—蒽—7—酮(Ⅵ)。结论 化合物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红外线和芦荟治疗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3年9月-2005年4月270例四肢开放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常规组:清创后0.5%碘伏消毒,常规伤口换药;芦荟组:清创后0.5%碘伏消毒再选用库拉索芦荟伤口外敷;芦荟加红外线组(后简称红芦组),清创后0.5%碘伏消毒,红外线照射15—20分钟,再选用库拉索芦荟伤口外敷。结果红芦组其伤口感染率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及芦荟组。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红外线与芦荟治疗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伤口感染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黄祥远 《右江医学》2006,34(5):550-552
芦荟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的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库拉索芦荟习称“老芦荟”,好望角芦荟习称“新芦荟”。目前分布于世界的芦荟属植物多达500余种,但可供药用的只有十几种,其中以好望角芦荟、库拉索芦荟及斑纹芦荟最为常用。芦荟作为药用,在民间应用之广泛是其他植物所不及的,历史相当悠久。1987年6月成立的国际芦荟科学研究会在美国达拉斯召开第一次会议,比较全面地对芦荟药用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我国对芦荟的研究也逐渐地增多。本文就…  相似文献   

15.
芦荟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荟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古老的美容和药用植物已有几千年历 史,随着现代科学对芦荟的探索和研究,芦荟神奇的效用正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如今已成为 集美容、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保健植物,已远远超出泻下药的范畴,阐述如下: 1 商品情况 1.1 翠叶芦桧   又名蕃拉芦荟,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岛和巴巴多斯岛,又称为库拉索芦荟。它 是国际芦荟制品的主要来源,其叶中胶质丰富,叶汁经干燥后可得红褐色膏体。亦称“肝色 芦荟”、“老荟芦”商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等,暗红棕色或咖啡色 ,镜下可以观察到呈长方形晶体的芦荟素,荷兰曾经作出专卖品出口海内外,美国FDA在198 1年已确认其食品用途,所以国际市场上通称“美国芦荟”。 1.2 开普芦荟   又名鳄芦荟、主产于非洲南部又称好望角芦荟,美国也开始种植该品种,我国海南也有大规 模种植,叶汁干燥后呈褐色干膏,质轻而松脆,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又称“透明芦荟” 或“新芦荟”可直接作为生药输出。 1.3 鹿角芦荟   原产东南非洲,高达4m,又称直立芦荟、木本芦荟、本剑芦荟或大芦荟,是民间保健药品和 食品的原料,目前在日本已广为种植,并开展了广泛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芦荟原胶中芦荟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芦荟原胶中芦荟甙的含量测定中药系(福州350003)郭素华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邓思珊,齐一萍福州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陈志春芦荟(AloeVera)是百合科肉质草本植物,它除了用作药物之外,在化妆品、饮料及食品等工业中也...  相似文献   

17.
芦荟色酮是芦荟中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由于其抗炎、抗氧化及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芦荟中的其他成分而言,关于芦荟色酮的研究,国内外开展还较少。现对芦荟色酮成分、药用价值、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确使用芦荟治疗功能性便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不同的芦荟制剂治疗便秘,已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但如何正确使用、是否可以长期使用应该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芦荟(ALOE)一词源于阿拉伯语“ALLOEH”,其原意为“芳而发亮之物”。2000多年前传入中国。李时珍  相似文献   

19.
芦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Aloe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非洲南部,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地有栽培。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芦荟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唐代的《本草拾遗》中早就记载了芦荟的药用价值。中医学传统认为:芦荟性寒,味苦,归肝、胃、大肠经,有泻下通便、清肝泄热、消疳杀虫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大家健康》2009,(4):46-46
芦荟分食用和药用的不同种类,用前要多留心。可别把芦荟当成“万能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能药用的芦荟多为产自非洲的好望角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一般是将其枝晒干,可内服和外用。对于口苦、口臭、烦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