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经人群调查,我国60岁以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达38.2%.心脑血管并发症高且严重,据统计2/3心肌梗塞患者、3/4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我国高血压的发病趋势具有明显的"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健康教育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则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11.2%,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9000万[1].1991年我国 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服药率城市为17.1%,农村为5.4%[1], 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 为此,我们对出院后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遵医行为的追踪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余翠平 《当代医学》2012,18(25):26-27
目前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约2亿[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肾脏为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靶器官.血压水平是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24h血压监测(动态血压ABPM)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平时血压变化情况,较偶尔测血压(CBP)更加客观准确,能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此外,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11.2%,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9000万[1].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药服药率城市为17.1%,农村为5.4%[1],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我们对2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不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EH ) 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高血压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趋势, 我国目前大约有1.1 亿高血压病患者, 每年新发生者约300~ 400万[1].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在我国患病率高,如果不加控制,后果十分严重.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对控制高血压病有重要的意义.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做好这些工作,可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常可导致机体的重要脏器脑、心、肾的继发性病变.休息5min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患者逐年增加.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已经成为基层医院非常重要的任务.我院自2009年6~12月对226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在世界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5.8%,而我国1995年全国高血压病人群普查患病率高达11.88%.高血压作为一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如何让高血压病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使患者树立健康信念、提高生命质量,是健康教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海河小区门诊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了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教育指导、咨询,以互动反馈方式,从生理、心理上调节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我们对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变化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探讨高血压病肾虚证、血脂与性激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1.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脂异常,肾虚型患者血脂异常的程度较非肾虚型严重;2.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其程度按非肾虚型、肾阴虚型及肾(气)阳虚型的顺序逐渐加重;3.E2/T可做为鉴别高血压病肾虚证与非肾虚证的一个指标.4.男性高血压病患者E2、T水平的降低与血脂异常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 11.2 % ,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 90 0 0万[1] 。 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 ,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药服药率城市为 17.1% ,农村为 5 .4 % [1] ,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 ,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我们对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不遵医行为的调查 ,分析其相关因素 ,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使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积极配合治疗 ,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资料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科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 2 0 0例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依据WH…  相似文献   

12.
内服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报道,2004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18.8%,全世界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1].众多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不仅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糖胰岛素等障碍,而且还可引起心、脑、肾靶器官的严重损害,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有大量高血压病患者从未测过血压,约75%查出高血压病者过去自己不知道,已确诊高血压病者进行治疗的比例不足50%,而其中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仅占3%.因此,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十分重要[1].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可大大降低高血压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达27%,治疗、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1],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以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饮食、心理、用药指导,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正确认识,从而转变观念,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具有重要意义[2].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及肾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们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将126例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与同期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对照,以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社区随访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社区358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依从性和并发症调查,并根据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随访.结果: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好和差合并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5%、26.4%,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7%、10.4%,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8%、4%,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3.2%,与高血压病依从性好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差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水平依从性好的患者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性,研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4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46例高血压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后的治疗率、控制率均明显提高.结论 高血压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治疗率和控制率,同时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了危险因素.说明社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 11.2 % ,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 90 0 0万[1] 。 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 ,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服药率城市为 17.1% ,农村为 5 .4% [1] ,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 ,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为此 ,我们对出院后的 10 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遵医行为的追踪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将 2 0 0 1年 2月至 12月曾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二级高血压病患者 10 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43例 ,女 5 7例 ,年龄 38~ 6 8…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晚期由于常并发中风、冠心病和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外研究认为,心理应激、情绪压抑、心理冲突等心理因素可诱发高血压病[1~3].为进一步了解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我们对86例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