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锝99m标记硫胶体(99Tcm-SC)SPECT与CT淋巴管造影(CT-LG)同机融合显像VX2乳腺癌兔腋窝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 取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乳腺癌动物模型。对模型兔分别行CT-LG和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显示腋窝SLN,并与常规SLN活检(SLNB)和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只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5.00%(19/20)。19只实验兔均完成CT-LG和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CT-LG检查和融合显像清楚显示SLN及其引流淋巴管的比例为78.95%(15/19)和73.68%(1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G检出16枚SLN,7枚非SLN(n-SLN);融合显像检出20枚SLN,12枚n-SLN;SLNB检出21枚SLN,17枚n-SLN;3种方法检出腋窝淋巴结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7,P=0.454)。结论 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可有效检出和准确定位VX2乳腺癌兔腋窝SLN,有望为临床准确识别及定位SLN提供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CEUS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5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乳晕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行CEUS,实时、连续观察显影淋巴管及SLN增强模式,并于体表标记淋巴管及SLN。注射亚甲蓝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计算经皮CEUS定位SLN的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EUS诊断SLN性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75例患者,术前经皮CEUS共检出116枚SLN,亚甲蓝示踪后SLNB获得163枚S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1,P=0.008)。经皮CEUS定位腋窝SLNS的准确率为94.67%(71/75),且其诊断SLN性质的敏感度为98.04%(50/51),特异度为49.23%(32/65)。结论 经皮CEUS可作为SLNB术前定位的有效方法,其对早期乳腺癌SLN定性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锝99标记硫胶体(99Tcm-SC) SPECT与CT淋巴管造影(CT lymphography, CT-LG)同机融合显像兔VX2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的价值。方法取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乳腺癌动物模型,分别行CT-LG和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显示腋窝SLN,且与常规腋窝SLN活检和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20只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5%(19/20),均顺利完成CT-LG和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19只实验兔CT-LG检查和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图像上均清楚显示SLN及其引流淋巴管的百分比为78.9% (15/19)和73.7% (14/19),显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G检出腋窝SLN16枚,n-SLN7枚,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出SLN20枚,n-SLN12枚;SLNB手术共21枚SLN,17枚n-SLN,三种方法检出腋窝淋巴结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7, P=0.454)。结论 99Tcm-SC SPECT与CT-LG同机融合检查可有效检出和准确定位腋窝SLN,可为临床准确识别及定位SLN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79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31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48例)的临床及动态增强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系统描述病变MRI表现,分析MRI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MRI显示肿块样病变71例(71/79,89.87%),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乳腺癌病变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乳腺肿块样病变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及肿块最大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形态、内部强化方式、延迟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显示的乳腺癌病灶位置及肿块大小、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MR间质淋巴造影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3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MR间质淋巴造影检查,观察前哨淋巴结(SLN)、乳腺引流淋巴管情况;术中在美蓝引导下行SLN活检;根据活检结果评价MR间质淋巴造影显示 SLN的效果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MR间质淋巴造影显示每例患者SLN平均(1.33±0.53)枚,美蓝为示踪剂显示SLN 平均(1.19±0.4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1,P=0.096)。MR间质淋巴造影判断淋巴结转移阳性10例,术后病理结果全部为淋巴结转移;淋巴造影阴性25例,24例术后病理结果未见转移,1例为假阴性。MR间质淋巴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度为90.91%(10/11),特异度为100%(24/24),准确率为97.14%(34/35)。结论 MR间质淋巴造影能有效、可靠地显示乳腺癌引流区域淋巴管、淋巴结并判断良恶性,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预测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纯种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建立兔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与炎性淋巴结动物模型(炎症组)。于建模后第4周末对实验兔行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扫描,扫描完成后摘取腋窝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与CT图像逐一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和灌注参数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单一参数和联合参数诊断实验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动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基值(NIC)和40~70 keV间的能谱曲线斜率(λ)均高于炎症组(P均<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佳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的AUC为0.942,以0.65为临界值,其诊断实验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68%、95.92%、92.91%和82.70%。结论 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鉴别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较好,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 对37例经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行乳腺超声造影,追踪显像淋巴管,观察SLN增强模式,评价CEUS对SLN的检出率及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采用VTIQ测量CEUS所见SLN的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VTIQ诊断SLN的效能;观察2种方法联合诊断SLN的价值。结果 CEUS对乳腺癌SLN的检出率为91.89%,判断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51.72%,准确率为62.50%。SWVmean诊断SLN的AUC为0.848,截断值取1.79 m/s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91%、68.97%及75.00%。CEUS和VTIQ联合诊断SLN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为90.91%、75.86%及80.00%。结论 CEUS及VTIQ联合诊断乳腺癌SLN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接CT淋巴造影(CTLG)定位兔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雌兔24只,随机等分为2组,1组于右侧第2乳腺接种VX2肿瘤,另1组做空白对照。种瘤3周后,于每只兔右侧第2乳腺注射碘普罗胺1ml并按摩30s,分别于注射前及之后1、15、30、45、60min进行CT扫描。其后,以亚甲蓝按相同方法注射,按摩30s后解剖右侧腋窝,寻找蓝染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右侧腋窝SLN明显强化,1min时CT值达最高,为(106.24±28.26)HU,其输入淋巴管全部显影。非SLN轻度强化,输入淋巴管部分显影。形态上,转移SLN明显增大,并可见造影剂充盈缺损;正常SLN较小,造影剂充盈良好。采集1min数据进行3D重建,可很好观察SLN形态及与其他结构关系。在MIP影像上测量SLN长短径为:正常(6.38±1.61)mm、(3.31±1.10)mm;转移(10.33±2.63)mm、(7.50±1.82)mm。在CTLG过程中,邻近胸壁肌未见强化,邻近小静脉轻度强化。CTLG与亚甲蓝染色对比,SLN显示情况一致。结论:CTLG对于定位兔乳腺肿瘤SLN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成像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2例,均进行经皮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SLN定位,并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检查,以亚甲基蓝染色和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常规超声、CEUS和RTE多模态超声诊断SLN的效能。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共计68枚SLN,亚甲基蓝染色与经皮CEUS定位SLN的检出率分别为97.1%和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性与非转移性SLN在长径/短径比值是否≤2,皮质最大厚度是否大于3.0 mm,形态、内部回声、淋巴门是否正常,血流类型,CEUS增强模式,RTE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超声、CEUS、RTE和联合诊断对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61.3%、71.0%、67.7%和83.9%,特异度分别为81.1%、75.7%、70.2%和81.1%,准确率分别为72.1%、73.5%、69.1%和82.4%;多模态超声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ROC曲线显示常规超声、CEUS、RTE和三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761、0.737和0.825。结论 经皮CEUS可在术前准确定位SLN,联合常规超声和RTE对鉴别乳腺癌腋窝SLN转移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诊断SLN转移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能CT碘含量分析早期诊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后残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兔肝VX2移植瘤模型,行不完全RFA,于消融治疗后第3(A组)、7(B组)、14(C组)、21天(D组)行双能CT多期增强扫描及碘含量分析,然后处死模型兔,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残癌与及炎症带碘摄取值的差异。结果 RFA术后,C组动脉期、D组动脉期及静脉期残癌的碘浓度和标准碘浓度均明显高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值(P均<0.05。A组、B组残癌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及标准碘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能CT碘含量分析有助于兔肝VX2肿瘤模型RFA治疗后残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分析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探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意义;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记录数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8.13%(25/32)。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87.50%。 结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抽吸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分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半自动化分子诊断方法OSNA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性能及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为OSNA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68名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组织标本130枚,术中一半行ONSA检测,一半行快速冰冻切片(FS)检测,二者结果均与常规术后组织病理检测(间隔2 mm切分)和CK19免疫组化(IHC)超分期检测宏转移、微转移及孤立肿瘤细胞作对照分析,CK19mRNA拷贝数用于区分阴性患者(-<250 copies)、微转移患者(+250-5000 copies)、宏转移患者(++>5000 copies),比较OSNA与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 OSNA特异性为96%,敏感性为96.1%,阴性预测值为99%,阳性预测值为86.2%,与常规组织病理检测的一致性为96.2%,与CK19 IHC的一致性为96.3%。OSNA检测结果表明大于等于2枚SLNs阳性,则盆腔非前哨淋巴结阳性显著升高。OSNA的阳性率与肿瘤的低分化状态、增殖指数及淋巴脉管侵犯相关。 结论: OSNA的特异性与FS相似,敏感性高于FS,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与免疫组化超分期相近,因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快速诊断淋巴结微转移病灶的优点,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术中快速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超声造影观察荷瘤兔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CEUS检测荷瘤兔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MSLN)的价值。方法 建立28只兔VX2乳腺癌模型,建模3周后对其行CEUS检查、99Tcm-SC淋巴闪烁照像和亚甲蓝示踪成像检测SLN,观察是否存在转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3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并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CEUS、99Tcm-SC淋巴闪烁照像和亚甲蓝示踪对SLN检出率分别为80.56%(29/36)、86.11%(31/36)和77.78%(2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诊断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48%(19/21)、75.00%(6/8)、86.21%(25/29),92.31%(24/26)、40.00%(2/5)、83.87%(26/31)和87.50%(21/24)、75.00%(3/4)、85.71%(24/2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检测MSLN效能与99Tcm-SC淋巴闪烁照像和亚甲蓝示踪成像无明显差异,且无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临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转移的超声图像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新发乳腺癌患者296例,IMLN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分为转移组(236例)和未转移组(60例),应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EUS显像猪结肠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10头猪的乙状结肠浆膜下和黏膜下先后注射不同剂量SonoVue,以CEUS实时动态观察淋巴管和SLN增强情况;在相同部位注射1%亚甲蓝,对比观察CEUS对SLN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黏膜下注射0.5ml和1.0ml SonoVue后能够获得清晰的结肠SLN和传入淋巴管图像;CEUS可见SLN内部结构和造影剂在其内的实时流动。与注射0.5ml SonoVue相比,注射1.0ml SonoVue后淋巴管增强时间、SLN增强时间及SLN达峰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而SLN增强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黏膜下SLN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5.65%(22/23),与蓝染料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对猪结肠SLN有较好的显像效果,有可能成为检测SLN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7.44%,准确率为92.71%,假阴性率为10.26%,假阳性率7.69%。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统计无差异性。结论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有利于简化乳腺癌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检测荷瘤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悬液原位注射法制作兔VX2乳腺癌模型14只,经皮下注射Sonazoid对荷瘤兔模型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定位同侧腋下前哨淋巴结,并分析造影增强声像图表现特征。然后采用99Tcm硫化物核素法及皮下注射美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三种方法对比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个前哨淋巴结中,超声造影检出20个,检出率为80.00%(20/25);99Tcm硫化物核素法检出率是76.00%(19/25),皮下注射美蓝检出率是80.00%(20/25),超声造影与另两者比较检出率相当(χ2=0.15,P>0.05)。超声造影对判定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94.11%、66.67%和90.00%。结论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可较好地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并能发现良恶性淋巴结的不同灌注特征,可为前哨淋巴结转移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乳腺癌患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8年本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例患者,采用术前2 h注射99M锝-右旋糖苷(99M Tc-dx)1 ml于肿瘤周围腺体内和术中1%亚甲蓝2 ml(总剂量)四点法注射于肿瘤覆盖皮肤之皮内,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包括ALND的不同方式的根除术。所有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单切片HE染色,所有SLN和非SLN均再行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术中切片病理和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SLN检出成功率为94.4%(34/36);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为94.1%(32/34),灵敏度为85.7%(12/14),特异性为100%(20/20),假阴性率为14.3%(2/14),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2/12)和90.9%(20/22)。与单切片HE染色相比,多层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使灵敏度提高至92.9%(13/14),假阴性率降低至7.14%(1/14)。结论亚甲蓝法和放射性示踪法联合应用能准确检测出SLN,SLN能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术中多层切片HE染色可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