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4年1月收集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并有后突畸形的患者,伴有椎管及椎旁脓肿形成。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平均(46.48±12.01)岁。脊柱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为17°~40°,平均(30.43±5.74)°。术前ASIA分级:B级2例,C级10例,D级7例,E级4例。均采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通过研究患者ASIA分级、脊柱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术后并发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VAS疼痛评分、植骨融合时间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1~41个月,平均(29.30±4.97)个月,无脊髓损伤加重及脑脊液漏,无窦道形成。1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皮下局部脓肿。术前有神经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2例由B级恢复至D级,8例由C级恢复至E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7例由D级恢复至E级。术后测量后凸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ODI、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本组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8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安全有效且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49-1253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采用ASIA评级,以及VAS评分、SF-36量表和ODI评分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测量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和椎体前缘压缩率等。[结果] 100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相应处理,无不良后果。所有患者获得15~45个月随访。患者ASIA神经功能分级由术前B级31例,C级41例,D级28例,显著改进为末次随访时C级5例, D级56例,E级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而SF-36量表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VAS评分、SF-36量表、ODI评分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附加伤椎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6年11月,附加伤椎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不合并脱位33例(T10~L3),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6~55岁,平均(32.6±17.1)岁,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FVHR)、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并发症,并观察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FVHR、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神经功能分级:术后12个月随访时1例由B级转为D级、2例由C级转为D级、2例由D级转为E级,无医源性损害发生。[结论]后路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满意、良好固定的效果,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n-HA/PA66复合生物材料人工椎体置入+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胸腰椎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8月本科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胸腰椎化脓性骨髓炎(T_5~S_1)患者15例,平均年龄46.8岁。其中胸椎1例,胸腰段5例,腰椎8例,骶椎1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Cobb角、VAS评分、CRP、ESR、融合时间等进行统计,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83±1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050±80.5)ml;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术后VAS评分、ESR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n-HA/PA66复合生物材料人工椎体置入+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胸腰椎化脓性骨髓炎可以有效的清除病灶,感染复发率低,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4):1249-1253
[目的]观察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14年7月,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18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2例、女16例,年龄54~73岁,平均65.8岁。15例采用后路经后凸顶点(椎弓根或椎间隙)截骨(PSO)闭合矫形或前方撑开后方闭合矫形术。3例采用后凸节段切除截骨(VCR)双轴旋转矫形和前柱重建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脊柱矢状位平衡(C7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SVA)、后凸角、腰椎前凸角(LL)的变化。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JOA29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的比较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改良Frankel分级系统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手术前后凸角度平均(45.9°±13.2°),腰椎前凸角平均(35.9°±20.8°),脊柱SVA平均(38.4±51.1)mm。随访时间平均51个月,末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10.7°±6.7°),平均改善率76.7%,腰椎前凸角平均(27.7°±12.5°)。末次随访脊柱SVA平均(14.6±49.5)mm,平均改善率为63.2%。术前4例神经损害患者改良Frankel分级为3例D2、1例D3,术后提高至3例D3、1例E。术前腰痛VAS评分平均为6.8、JOA29评分平均为14.6、ODI评分平均为58.8%,术后腰痛VAS评分平均为2.3分、JOA29评分平均为20.2分、ODI评分平均为31.1%,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截骨矫形手术可有效治疗陈旧性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恢复脊柱序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Schwab Ⅳ级截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术后7 d及术后24个月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69~256 (227±18) min;术中出血量850~1 450(980±1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7 d及24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24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断裂及松动,患者截骨界面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有限脊柱截骨加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6年12月,采用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45.22±2.34)岁。采用JOA评分(29分法)、背部疼痛VAS评分和影像测量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4.14±1.58)个月。VAS评分由术前(7.23±2.24)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93±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13.40±4.12)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4.1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45.22±10.21)°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8.4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重建椎间盘骨性融合,所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未见松动、拔出、切割、断钉等并发症。[结论]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满意,术中脊髓360°减压充分,远期椎间融合率高,术后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纤维环后缘及后纵韧带完整性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Dem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骨折椎体椎板减压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腰椎x线片可见椎体高度及LSA、RSA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ASIA评分在术后3个月有0~2级的恢复,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完整组患者术后影像学参数及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破裂组患者.[结论] 经后路椎板减压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完整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近期随访观察发现能够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术后疗效优于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破裂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6.12本院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神经功能ASIA评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28例患者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其中,20例患者于损伤前影像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病并脊柱后凸畸形;与损伤前相比,术后即刻局部后凸角(LKA)显著减少(P0.05),而椎体前缘高度(AVH)、椎体后缘高度(PVH)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LKA、AVH、PVH均无显著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8例患者均达到BridwellⅠ级融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端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安全及可行,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8年1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减压治疗的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108例。依据医患沟通将患者分为两组,52例采用小切口手术,56例采用常规后路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严重并发症。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ASIA评级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小切口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间ASIA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α、AVH均显著大于术前,而CA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切口减压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微创、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