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对男性不育者精液参数和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间接血凝法检测2367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浆AsAb,比色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2367例不育者精浆AsAb阳性率为8.9%,精液AsAb阳性组中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活力精子率,畸形精子率与AsAb阴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活力精子率、精液量的减少,精液粘度的增高和精液液化时间的延长,精浆AsAb阳性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精浆AsAb阳性组与阴性组顶体酶活性,顶体酶活性正常组与异常组精浆As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AsAb对男性不育者精液参数有影响,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生精冲剂治疗少精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 276例患者分为少精症组(n=116)、弱精症组(n=686)和少精弱精症组(n=474),分别给予益肾生精冲剂,1次/d,每次15 g,开水冲服,2个月为1个疗程,伴有生殖道炎症者加用抗生素.结果:治疗2~6个月后,1 27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16%.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少精弱精症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17%,85.42%和59.07%.治疗后少精症组的精子密度,弱精症组的精子活力及少精弱精症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精浆生化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益肾生精冲剂对少精弱精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与精子密度和动力的关系。方法210例男性不育患者分别根据年龄和精浆锌含量分成5组(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50岁)和4组(≤5.0μmol/次、5.1~10.0μmol/次、10.1~15.0μmol/次、≥15.1μmol/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第4版)进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改良PRA法进行精浆锌的检测。结果各年龄组的精浆锌含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浆锌含量不同的4组中,精子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和非前向运动精子密度及其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精浆锌含量低于10.0μmol/次射精时,前向运动精子密度及其百分比均显著降低( P<0.01)。精浆锌含量大于10.0μmol/次射精两组和小于10.0μmol/次射精两组分别比较,精子密度及其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锌含量降低不影响精子的运动速度,但可能是导致前向运动精子密度及其百分比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I 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精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实验 组为26名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选取15名有生育史且精液分析各参数正常的男性为对照组,收集新鲜精液。应用鲁 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精浆中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eroxiredoxin I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及对照组精子 中表达的差异。结果:1)实验组精浆ROS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精浆ROS 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呈负相关(r=–0.777,P<0.01)。2)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peroxiredoxin I的表达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精子peroxiredoxin I含量与精浆ROS水平也呈负相关(r=–0.474,P<0.01)。3)两组患者精子 peroxiredoxin I的含量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呈正相关(r=0.779,P<0.01)。 结论: 精子中peroxiredoxin I表达下降可能是 引起特发性弱精子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水平ROS可能是引起特发性弱精子症精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入手,探讨中药加电针改善弱精症患者精液质量的机制。方法将120例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组各60例,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和精子活力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比较、精子活力比较,治疗后两组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比较、两组精子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电针能明显提高弱精症患者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水平并增强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精液粘度增高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308名男性不育门诊患者,按精液粘度正常与否分为粘度增高组和正常组,进行精液检查。结果:精液粘度正常组和增高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比、b级精子百分比、c级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精子运动轨迹各项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粘度增高组精液pH值、液化时间、d级精子百分比分别为7.3±0.2、22.0±4.3(min)和(59.5±15.5)%,明显高于粘度正常组,分别为7.1±0.2、20.7±5.1(min)和(54.5±19.3)%,P<0.05;粘度增高组精子存活率为(65.2±17.0)%,明显低于粘度正常组,后者为(70.7±15.2)%,P<0.05。精液粘度增高与精液白细胞数量无关(rs=-0.005,P值=0.927),与精浆抗精子抗体存在正相关(rs=0.184,P值=0.001)。结论:精液粘度增高可以导致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H值增高,降低精子存活率和活动力,与精浆抗精子抗体相关,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白细胞定量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对137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检测,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进行精液白细胞定量测定,采用清华同方CASAS-QH-Ⅲ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进行精液质量分析。结果: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异常组与对照组精液pH、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异常的隐性感染组与确证感染组精液pH、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白细胞定量呈正相关(rs=0.561,P〈0.01);正常组不育患者精液白细胞含量(〈1×10^6/ml)与异常组(≥1×10^6/ml)不育患者精液pH、a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弹性蛋白酶及白细胞含量可能与精液质量及不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温变化对无精子症、极重度少精子症、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精子总活力、精子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对收集的4194份精液标本,根据检查当天的日平均气温,将所有标本分为5个组:其中日平均气温A组≤15℃、15℃<B组≤20℃、20℃<C组≤25℃、25℃<D组≤30℃、30℃<E组,分别比较各组间无精子症、极重度少精子症(浓度小于1×106· mL-1)的比例及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精子总活力、精子存活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组间的无精子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E两组的极重度少精子症比例明显高于A、B、C 3组(P<0.05)。 A组精液量(3.58±1.49)mL最多,E组精液量(3.29±1.50)mL最少,A组精液量显著高于E组(P<0.05),而B、C、D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子浓度B>A>C>E>D,A、B、C 3组的精子浓度明显高于D、E两组(P<0.05);前向运动精子比率:A>C>B>D>E,A、B、C 3组明显高于D、E两组(P<0.05);精子总活力、精子存活率的比较结果跟前向运动精子比率比较结果类似,均为A、B、C 3组明显高于D、E两组( P<0.05)。结论气温变化对精液质量有明显影响,气温>25℃时极重度少精子症的比例明显升高,气温<15℃时精液量最多,而气温<25℃时,精子的浓度、前向运动、总活力、存活率均明显优于气温大于25℃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男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不同标志物模式对常规精液参数和精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第一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男性患者557例,根据患者血清HBsAg是否阳性分为HBV感染组(n=105)和未感染组(n=452)。比较两组间的精液常规参数和精浆生化指标的差异。再根据乙肝五项检测分为12个标志物模式组,乙肝五项均为阴性或仅HBsAb阳性设为对照组,比较病例数大于10例的7个模式组与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HB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间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组的顶体酶活性和精浆锌含量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中性α-葡糖苷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标志物模式分析中,模式6和9组的精子浓度高于对照组,模式2和9组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高于对照组,模式7组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欧洋帆  张敏建 《西部医学》2017,48(2):25-26;30
目的观察石萆汤对肾虚夹湿型弱精子症合并精浆果糖偏低患者的果糖影响,进一步推测石萆汤治疗肾虚夹湿型弱精子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肾虚夹湿型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石萆汤口服)和对照组(五子衍宗丸口服)各30例,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精浆果糖的含量以及治疗前后a级精子数量、(a+b)级精子活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5.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在改善精浆果糖含量、a级精子数量和(a+b)级精子活率水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b)级精子活率与精浆果糖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并且成正相关(P<0.05)。结论石萆汤能有效提高肾虚夹湿型弱精子症合并精浆果糖偏低患者精浆果糖的含量,从而改善精子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弱精了症患者中左卡尼汀水平与精子活力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特发性弱精子症50例,对照组:有致孕史男性1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浆左卡尼汀水平,并检测精液参数(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结果 两组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卡尼汀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的左卡尼汀水平明显降低,与精了活力低密切相关,提示左卡尼汀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精浆对氧磷酶-1(PON-1)活性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生
育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50例,男性不育症组270例,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别测定精浆PON-1活性和精
液常规参数。结果参数正常男性不育组和参数异常男性不育组精浆PON-1活性(U/L)分别为1.22±0.76和0.64±0.54,均明显
低于健康对照组精浆PON-1活性为(3.17±0.8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不育各精子活力组精浆PON-1活性均明
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各弱精子症组中,随着精子活力降低,精浆PON-1活性依次降低;在轻度弱精子症组、中度弱精
子症组和重度弱精子症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PON-1活性与精子存活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而精浆
PON-1活性与精子畸形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根据制定的ROC曲线,PON-1活性曲线下面积为0.907,有显著统计学意
义(P<0.01)。结论精浆PON-1活性测定为男性不育症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人精浆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在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1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精液检测的88例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分为3组:10例精液正常者、68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以及10例无精子症患者.对其中5例精液正常者和5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浆样本进行细胞因子相关蛋白质芯片检测.利用ELISA法检测精浆中PlGF的含量,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精浆中P1GF含量与精液中精子浓度和活力、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精液正常组患者精浆中P1GF含量高于少弱精子症组和无精子症组(P<0.05).精浆中PlGF含量与精子的浓度和活力均存在相关性(r=0.362、0.253,P均<0.05),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精浆中P1GF含量与精子的浓度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胚胎质量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精子miRNA-21,miRNA-34c, miRNA-140,miRNA-375的表达情况,探讨精子来源的miRNAs与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12月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治疗原发不育的男性患者44例,收集 IVF取卵当日剩余新鲜精液标本,采用实 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精子miRNAs(miRNA-21,miRNA-34c,miRNA-140,miRNA-375)的表达水平。观察胚胎情况后分 组,第3天胚胎评分的平均值<8分为实验组,≥8分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资料,分 析精子miRNAs表达水平与胚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精子miRNA-21,miRNA-34c,miRNA-140,miRNA-375 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获卵数、减数分裂II期(metaphase II,MII)卵子数、双原核(dual pronuclear,2PN)受精数、卵裂数、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卵裂率低于对照组(P<0.05)。精子 miRNA-21,miRNA-34c,miRNA-140,miRNA-375表达水平与第2,3天胚胎碎片率呈负相关,与第3天胚胎卵裂球数呈 正相关,与胚胎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子miRNA-21,miRNA-34c,miRNA-140,miRNA-375的表达水平上升可能影 响卵裂期胚胎质量,对胚胎发育可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浆蛋白在成年男性特发性弱精子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 纳入2017年1-5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15例作为试验组,年龄24 ~ 47岁.同时,纳入精液正常成年男性1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 ~ 44岁.用等重同位素多标签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 的方法研究成年男性正常精浆蛋白以及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浆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共发现精浆中2 784个蛋白质.其中,与正常组相比,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表达上调蛋白数为14个,精浆中表达下调蛋白数为79个(表达差异倍数> 1. 2倍,且P<0. 05) .经斑点印迹技术验证蛋白INF2表达水平与iTRAQ结果一致.经GO(gene ontology) 蛋白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特发性弱精子症精浆中差异蛋白功能主要包括调节钙离子跨膜转运、胞浆内转运以及螯合、蝶呤钼辅因子合成及代谢、调节铜离子跨膜转运等.经KEGG蛋白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特发性弱精子症精浆中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叶酸生物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通路.结论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浆蛋白同正常成年男性精浆蛋白存在差异,其可能是引起特发性弱精子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液pH值与精液参数及精浆生化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精液pH值在精液质量检测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2009年1月-2011年3月资料完整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分析及精浆生化记录616份,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精液pH值与精液参数及精浆生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液pH值和受试者精浆弹性蛋白酶、精液A级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存活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性(P<0.05);与精浆酸性磷酸酶、精浆锌呈负相关性(P<0.05);与年龄、精浆果糖、精浆α-糖苷酶、精液白细胞、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数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精液pH值和精液参数及精浆生化的多项数值均具有相关性,进一步研究精液pH值的影响,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 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不明原因少、弱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87例不明原因的少、弱精患者 ,随机分为 3组。A组 5 1例 ,单用克罗米芬 ,5 0mg ,1次 /d ,连用 3个月。B组 89例 ,用益肾灵颗粒 3个月。C组 4 7例 ,用注射用尿促性腺激素 75IU肌注 3次 /周 ,共 3个月。将用药前后 3组病人精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B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A ,C两组 (P <0 .0 5 ) ,而治疗后A ,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对不明原因少、弱精患者 ,可选用益肾灵颗粒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精液常规检查评价大样本量的不育男性的生育能力,为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
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6 835例不育男性的精液标本,以1 567例精子库候选供精者精液标本作为普通人群对照组,采
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computer 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 )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不育患者精液异常主要表现为弱精症。不育组无精症、弱精症、少弱精症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不育组少精症
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弱精症、无精症、少弱精症与不育相关,而单纯少精症不一定与不育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