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率变异性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CHF)、心肌病、糖尿病(DM)等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进一步分为冠心病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组31例,慢性心衰组24例,心肌病组14例,糖尿病组19例.同时选择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所有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120例心率变异性患者的24 h 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组、慢性心衰组、心肌病组、糖尿病组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064~3.769,P<0.05),糖尿病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617~3.770,P<0.0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证之一,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病多发于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其临床特点为心率缓慢和血液动力学改变,能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目前西医治疗此类心律失常主要是对症处理,以抗胆碱能药物、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为主。  相似文献   

3.
1 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 临床上明确肯定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有时是困难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者较多,尤其是长期高血压本身可引起左室增大,甚至导致心力衰竭,与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引起的心肌病在临床上难于明确区分开来.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可参考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4.
除冠心病外,糖尿病患者还遭受另一种心脏损害,即“糖尿病心肌病”。1972年,鲁韦尔(Rubber等)最先提出该概念。不少糖尿病患者无显著冠脉粥样硬化。不伴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却发生了充血性心衰和心律失常,即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5.
韩伟国 《求医问药》2010,(11):46-47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肌的力量减弱、导致心脏不能射出足够身体使用的血液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此病多由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肌炎等疾病引起。因此,人们在治疗心衰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洪勇强  杨继东 《浙江医学》2009,31(9):1311-131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相关性全身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为本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可直接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且多与冠心病、高血压无关,现多认为其为一种独立的病种,被称为“糖尿病性心肌病”(DC)^[1-2]。  相似文献   

7.
1 糖尿病病性心肌病变糖尿病所特有心肌病变,无论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有创或无创性检查,病理及动物实验等资料均有证据.糖尿病的心脏微血管病变及心肌代谢紊乱,可致心肌广泛灶状坏死等损害,有的作者称之为糖尿病性心肌病.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用无创性心功能检查发现,有一些年纪较轻,无高血压、冠心病临床表现并经心电图运动试验,潘生丁核素心肌显像,基本除外冠心病的糖尿病人可出现早期左心室功能异常,尤其舒张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很可能是由糖尿病的心肌病变和间质纤维化引起,并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病变经常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人身上,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加速心血管病的发展,造成心血管性死亡。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同一病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心肌病比单独一个病变时严重。糖尿病性心脏病长期患糖尿病可引起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对于冠心病的发展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的冠脉血管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征性心肌病变,其病理改变有别于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瓣膜性以及肺源性心肌病变,主要是因高血糖引起糖、脂代谢异常,导致心肌内微血管病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血管周围膜及心肌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即糖尿病性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心肌病并心衰18例李晋德常州市天宁医院(213003)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糖尿病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近年来已经证实了糖尿病可出现缺血性心肌病的表现,并被糖尿病学者称之为糖尿病性心肌病,它可以引起以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1.
地尔硫[艹卓]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临床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及肥厚性心肌病等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浮肿、头痛、恶心、眩晕、皮疹、无力及心动过缓等,而引起白细胞减少则罕见报道,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秋娥  许彩玲 《新疆医学》2007,37(5):120-121
心率变异性(HRV)是一项可重复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的新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现已证明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LVH)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子,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冠心病(CHD)、糖尿病(DM)、[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痉挛危象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女,65岁,因与邻居争吵后突感胸骨后绞痛、心动过缓,随即意识丧失伴抽搐约0.5min后清醒,迅速被送医院急诊。患有胸闷史2年,心电图诊为冠心病,但无心动过缓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充血性心衰,外周血管病和中风的加速进展,亦可促进微血管病变。降压治疗能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并发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较复杂,常见并发症有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病、肾病、神经系病、直立性低血压症以及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明显增加,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促进了动脉硬化,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另外,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灶性坏死,引起心绞痛、心脏增大,称为糖尿病心肌病或微血管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约30%~60%并发冠心病,本文主要探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和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美琴  李兴 《医学综述》2005,11(1):37-38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特异性的心肌受损和心脏功能改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出现可以不伴有缺血性病变、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又称为糖尿病性特异性心肌病。目前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瘦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17.
魏文 《开卷有益》2011,(12):27-27
心力衰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在治疗心力衰竭及其基础疾病过程中,常常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其中有些药物具有保钠、负性肌力和心脏毒性等副作用,对纠正心力衰竭会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造成病情及症状加重。因而在心力衰竭期间必须谨慎使用这些药物,主要有以下八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诸多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性心肌病对患者危害为甚,患者无特定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结构病变等,却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该并发症患者血中部分miRNA水平表达增加或减少,参与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凋亡等众多糖尿病性心肌病病理过程,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即对部分miRNA在糖尿病性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洁  刘乃丰 《现代医学》2006,34(4):292-295
近30年来,依据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及动物、临床研究,提出了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研究证实,糖尿病心肌病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不同于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原因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现对DCM的发病机制综述,主要包括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微血管病变、心肌自主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除常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外,能否直接引起心肌病受到注意。1974年Hamby等曾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可能性。他们在73例“特发性”心肌病中发现有16例患糖尿病(22%),与此对照,在30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没有心肌病病人中只有33例糖尿病(11%),表明心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