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鼻腔局部用药及内窥镜下鼻腔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鼻渊丸。观察患者鼻腔黏膜肿胀消除以及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82.14%;2组患者术后1周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丸可能通过加速鼻黏膜修复明显改善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3.
姚子杨 《国医论坛》2006,21(4):21-23
目的:观察针刺、口服鼻渊舒、针刺加口服鼻渊舒治疗急鼻渊的疗效.方法:将99例急鼻渊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口服鼻渊舒组和针刺加口服鼻渊舒组,每组各33例.针刺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鼻渊舒口服液10ml/次,3次/日,10日为1个疗程.结果:针刺加口服鼻渊舒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为87.88%,口服鼻渊舒组为84.85%,针刺加口服鼻渊舒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口服鼻渊舒口服液在急鼻渊治疗中优于单纯针刺、口服鼻渊舒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44例,均采用经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治疗,矫正鼻中隔偏曲,消融肥大下鼻甲。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从头痛、鼻塞、鼻涕反流、鼻出血等方面给予患者症状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术后未见改善的患者给予鼻内镜检查,分析原因。结果与术前相比较,3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术后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仅有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出现了症状,给予鼻内镜检查后,发现均为有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术后治疗的效果评价可采用症状评分,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0侧)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手术总体疗效满意,痊愈153侧,好转7侧,无无效患者,有效率100%。术后半个月左右手术下鼻甲结构和功能即可恢复,未出现干燥性和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行之有效的微创和功能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选取病程为90d以上一年以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给予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15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系统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在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从疗效比较看,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3.3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结论:1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2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对患者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方面有改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三针为主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西药组(31例),针刺组采用鼻三针为主治疗,西药组予氯雷他定片,通过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观察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1%,西药组为76.7%,针刺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鼻三针为主的针刺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蜂针组以蜜蜂蜇刺作为针刺,取穴风池、足三里、肺俞;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主穴取鼻三针(双侧迎香、上迎香、印堂),配穴为合谷、足三里;药物组则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蜂针组为100%、针灸组为86.7%、药物组为73.3%,蜂针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P<0.05),而蜂针组疗效又优于针刺组(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蜂针组的复发率最低。结论:蜂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鼻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复方血竭散创面贴敷治疗经鼻内窥镜行鼻腔术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行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配合凡士林纱片创面贴敷;治疗组60例行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竭散创面贴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3、5、7、9、11、13、15天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经鼻内窥镜检查,所有患者鼻中隔黏膜、双侧下鼻甲黏膜光滑,鼻通气畅,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联合复方血竭散创面贴敷治疗疗效满意,中药创面贴敷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凡士林纱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40例,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汉化英文版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SNOT–20)、糖精试验(ST);鼻气道阻力(NAR)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知,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渊合剂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作用。方法:90例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A组应用鼻渊合剂治疗,B组应用鼻渊合剂、吉诺通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地塞米松、吉诺通治疗;3组局部均应用激素喷鼻和术腔冲洗。比较3组病例术腔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A组术后应用鼻渊合剂对术腔黏膜上皮化具有对照药物相同的作用,而B组术后应用鼻渊合剂加吉诺通加快术腔黏膜完成上皮化,经χ2检验,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合剂可以促进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与黏膜促排剂配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烟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小鼠针灸结合治疗效应的影响,以及针刺结合无烟/有烟艾灸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结合无烟艾灸组和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每组20只。采用开放上颌窦置入带有肺炎链球菌的膨胀海绵制备CRS小鼠模型。正常组不造模,假手术组开放上颌窦后缝合皮肤切口,其余各组小鼠开放上颌窦后置入带菌的海绵。西药组予克拉霉素0.103 g·kg~(-1)·d~(-1)灌胃;针刺结合无烟艾灸组和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均针刺双侧"足三里""肾俞",留针30 min,透刺双侧"合谷",分别予无烟艾灸、有烟艾灸"关元""神阙"穴20 min,针刺与艾灸隔日交替进行;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200μL/d)。各组持续治疗21 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鼻窦黏膜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鼻窦黏膜中TSLP、PACA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炎性反应;西药组、针刺结合无烟艾灸组、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鼻部炎性反应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且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鼻部炎性反应程度改善明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鼻窦黏膜中PACAP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余组间鼻窦黏膜中PACAP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鼻窦黏膜中TSLP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西药组鼻窦黏膜中TSLP蛋白表达降低(P0.01),针刺结合无烟艾灸组鼻窦黏膜中TSLP蛋白表达升高(P0.01);针刺结合无烟艾灸组鼻窦黏膜中TSLP蛋白的表达高于针刺结合有烟艾灸组(P0.01)。结论:CRS的病理机制可能与鼻窦黏膜中PACAP蛋白的下调、TSLP的上调有关;针刺结合有烟艾灸通过降低鼻窦黏膜中TSLP的表达,能减轻CRS小鼠炎性反应及组织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孟亚军 《陕西中医》2014,(10):1347-1348
目的:采用鼻渊舒口服液预防鼻腔术后并发症鼻腔黏膜粘连的疗效。方法:采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术后鼻腔黏膜粘连6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鼻腔黏膜发生粘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预防鼻腔术后黏膜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鼻内针刺联合自拟益气解敏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患者60例,采用鼻内镜引导下针刺双侧鼻腔内迎香穴和鼻丘穴,隔日1次;同时口服益气解敏汤,每日1剂,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炎主要症状评分(TNSS)、一般活动的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鼻腔体征评分、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EOS)计数临床指标评价。结果治疗后60例患者VAS、TNSS、RQLQ、鼻腔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针刺联合益气解敏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疗效显著,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的补充或替代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鼻炎是鼻粘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粘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为主。笔者采用火针配合循环针针刺治疗鼻炎1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41岁,病史最长2年,最短1年。急性鼻炎30例,慢性鼻炎5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40例。临床上局部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全身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头昏、头痛、眼痒、咽痒等。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咽喉炎是临床常见病,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性反应.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采用针刺治疗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鼻三针"对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的血浆中IL-4含量和行为学的影响,揭示针刺"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和行为学基础。方法:将40只清洁级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对照组、西地利嗪疗组、针刺"鼻三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过敏性大鼠模型,观察针刺"鼻三针"治疗后血浆IL-4含量以及行为学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明显升高,行为学指标升高,针刺"鼻三针"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含量明显降低,行为学指标比照明显减低。结论:针刺"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或减缓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以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而且能够降低行为学指标,从而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氧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模型鼻窦黏膜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针氧疗法治疗((2RS)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针刺组、针氧组,每组6只,建立CRS模型.西药组予克拉霉素25 mg/(kg·d),共14 d;针刺组针刺双侧迎香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和后三里穴,1次/d,共14 d;针氧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9%O<,2>吸氧30 min,1次/d,共14 d.鼻窦黏膜HE染色,光镜观察黏膜病理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鼻窦黏膜IL-8、TNF-α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鼻窦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明显增生;IL-8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TNF-α mRNA表达虽较正常组增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针氧组鼻窦黏膜上皮修复较好,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不如西药组明显;鼻窦黏膜IL-8 na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TNF-α mRNA表达虽较模型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氧疗法对CR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鼻窦黏膜促炎细胞因子IL-8、TNF-α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加味六君子汤在减轻鼻内镜术后黏膜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行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使用红蓝球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腔黏膜超微结构变化、主观症状评分及黏膜水肿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环状细胞(GC)、黏膜下腺体开口(GO)水平均较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黏膜纤毛覆盖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头痛、鼻涕、鼻塞、嗅觉失灵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膜水肿改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黏膜水肿治疗过程中采用加味六君子汤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疾病主观症状评分,在调节黏膜超微结构的基础上,减轻黏膜水肿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