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行为情况,针对社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有效开展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调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干预前后的资料,并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居民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居民,知识知晓率干预效果比较理想,行为行成率干预效果存在着一定差异。干预后,男性的行为改变较明显(χ^2=7.67,P〈0.01);20~30岁人群(χ^2=2.96,P〉0.05)、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χ^2=2.03、3.34、2.04,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人群(χ^2=2.85、12.41、0.44,P〉0.05)的行为干预效果最不理想。结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社区居民糖尿病(DM)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状况。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74岁本地常住居民2300人为调查对象,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逻辑回归方法,分析社区居民的DM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各因素与知晓情况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调查人群两性DM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4.8181,P=0.1856);而年龄越长,DM健康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越低(χCMH2=18.7593,P0.0001);答对问题数越多,DM患病率和有DM家族史率也越高(分别为χCMH2=41.0114,P0.0001和χCMH2=24.2751,P0.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M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DM史、DM家族史、高脂血症、家庭人均收入和文化程度均成正相关,而与年龄成负相关关系。结论在该社区要大力加强DM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人群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况及文化程度和不同健康状况的需求,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兴辖区30个村9 096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或保健知识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形式及途径等。结果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家庭保健及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对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及控烟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对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家庭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则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段、学历及经济水平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均有明显的侧重;居民最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28.36%)、健康知识讲座(24.16%)及报刊杂志(15.71%)。结论应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突发灾害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提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7个乡镇(社区)14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灾害相关行为和灾害相关知识两大部分。结果此次调查共抽取700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95份。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应对常见突发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总知晓率,为52.5%,应对火灾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5.6%),其次为应对地震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61.9%)、灾后防疫相关知识知晓率(45.8%)、应对洪涝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27.0%),农村人口(48.O%)和18岁以下人口(43.2%)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晓率相对较低。参与调查的房山区居民希望了解应对常见灾害知识主要是地震(81.2%)、洪涝灾害(67.2%)和火灾(61.7%),获取各类灾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广播(90.6%)、网络(52.5%)和报纸(38.O%)。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今后房山区灾害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台州市急诊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和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623例意外伤害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意外伤害儿童的性别、年龄、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原因、部位及结局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3例意外伤害儿童中男童、女童分别占60.35%、39.65%,性别比为1.52∶1。0~3岁、3<~7岁、7<~12岁及12<~14岁儿童分别占19.58%、42.38%、26.32%及11.72%,不同年龄段儿童性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5,P<0.05),3<~7岁、7<~12岁年龄段男童多于女童。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及其他地点,分别占20.39%、27.29%、40.13%及12.20%,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地点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06,P<0.05),0~3岁主要在家庭,3<~7岁主要在学校,7<~12岁及12<~14岁主要在社区。意外伤害原因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和非机械性损伤,分别占60.67%、39.3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原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97,P<0.05),所有年龄段儿童均主要为机械性损伤。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面颈部、躯干、四肢及复合伤,分别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部位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94,P<0.05),0~3岁年龄主要在头面颈部,其余年龄段均主要在四肢。伤害结局为门诊治疗后回家、留院观察/住院、转院及死亡,分别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结局均以门诊治疗后回家为主。结论台州市急诊科救治的意外伤害儿童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为主,男童多于女童,以机械性损伤多见,大部分儿童均经过门诊治疗后回家,但不同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和特点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住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伤害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北仑区居民伤害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4.10/10万,占全死因的12.63%.占该地区全死因第3位;按PYLL排位,伤害居第2位,总PYLL为22354人年,占全死因PYIJL的28.74%,平均减寿年数为13.68人年,人。伤害死亡外部原因前5位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溺、自杀和被杀,占伤害死亡的69.46%。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男性(27.67/10万)是女性(10.73/10万)的2.58倍。随着年龄增长,伤害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淹溺居首.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是北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因伤害死亡外部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7.
高婕  丛革新  孟婧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04-2105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城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的相关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0 000户家庭,对18岁以上的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23 505人。结果城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9.66%,男性高于女性(χ2=10.167,P=0.001);45岁组人群女性知晓率最高为72.79%;文化程度与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有趋势性(P=0.000)。结论天津市河北区城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针对知晓率较低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螺城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状况,为制定适合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共调查219名。结果 71项测评内容的总知晓率为59.36%,男性与女性的知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素养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χ2=38.70,P<0.05)。结论螺城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应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5年株洲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特征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利用2015年株洲市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居民伤害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5年株洲市居民伤害死亡率38.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5/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0.86/10万和44.70/10万,女性高于男性(χ2=44.51,P=0.000)。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是30 058人年,导致的平均潜在减寿年数为26.65年。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自杀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主要死因。0~岁年龄段以溺水为主,15~岁、45~岁年龄段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 65~岁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 结论 伤害是2015年株洲市居民最主要死亡原因,疾病负担重,严重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开展伤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濮阳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与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濮阳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认知和卫生服务需求,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03人,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49.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民知晓率不同(χ^2=13.801,P〈0.005;χ^2=50.107,P=0.000);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84.4%),对慢性病防治知识需求最多(72.6%);78.2%的居民对定期健康检查有需求,仅12.9%居民愿意支付50元以上来获取健康知识及卫生服务。结论: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定期体检成为健康需求的热点,应加强以电视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宣传教育,尝试成立适应农村的健康检查机构,来满足无偿或较低消费水平人群的需求愿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认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2013年10月在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分别调查800名健康管理认知门诊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 400人,发放问卷2 400份,回收问卷2 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并进行预实验.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开展风险因素评估工作、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实施在校学生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实施60岁以上人群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实施养老机构老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实施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对不同特征人群(就医类型、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退休、职业、文化程度和医疗保障形式)的需求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当问及“家庭医生开展风险因素评估工作”、“家庭医生实施在校学生健康管理”、“家庭医生实施60岁以上人群健康管理”、“家庭医实施养老机构老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实施特殊人群健康管理”的需要时,认为无所谓(9.3%、7.4%、3.8%、6.2%和5.7%)和不需要(3.6%、4.4%、2.5%、4.2%和3.9%)的都在少数,多数人都认为需要(51.1%、52.9%、57.2%、55.6%和55.3%),其次为一般(24.5%、18.9%、12.4%、18.0%和16.5%)和非常需要(11.5%、16.4%、24.1%、16.0%和18.6%).其中,职业、退休与否、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形式和不同年龄人群对以上健康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需求程度不同.结论 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最关注的健康知识和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为制订有效可行的健康素养传播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厦门市4614名15~80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厦门居民最关注的健康知识依次为:饮食卫生(66.3%)、慢性病(53.8%)、传染病(53.6%)、心理疾病(50.8%)。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75.3%)、报纸(43.2%)、义诊等户外宣传活动(31.2%)、路边宣传栏(29.5%)、电台广播(28.2%)。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关注的健康知识及对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的利用不同。结论不同年龄、文化与职业背景的居民关注不同健康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可行的健康信息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危机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危机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阜阳市共抽取8个居委会的1652名15~60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7.3%的调查对象从没获得过心理干预和帮助,47.5%的人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获得过心理知识,8.3%的人接受过专业机构的心理干预和帮助;如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51.6%的调查对象希望从大众媒体获得心理知识的宣传,46.4%的调查对象希望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帮助;49.3%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是突发公共事件后如何调适和缓解自己的心理反应;调查对象喜欢的心理帮助方式主要为电视(67.4%)、聊天(37.5%)和网络(28.3%)。结论公众缺乏对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的了解。专业机构应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性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心理健康知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使用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在16个区抽样,每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每个居委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 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77%,健康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24.5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为22.12%,健康技能具备率为13.78%。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在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人群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41.84%,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25.01%,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16.73%,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54.98%,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为9.85%,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为32.65%。15-24岁年龄组城乡与农村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24岁年龄组人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各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在中学、大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各企业应该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员工健康素养继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个丰台区街乡镇的27个居委会/行政村,从每个居委会/行政村中按北京市18~79岁常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比例选取1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共调查2700人。结果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8.14%。非北京市户籍、男性、文化程度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的组别之间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安全与急救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97%和78.09%;对慢性病预防和地方病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为65.74%和60.50%。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特定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仍较低,不同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差别较大,需针对不同人群和知晓率较低的健康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203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知识、行为和技能等部分。健康素养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为43.4%,男性为41.6%,女性为4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是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2、1.5和1.2(以健康素养合格组为研究组)。健康素养合格率呈现随文化程度、月收入升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抓住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重点影响因素,利用现有政策平台,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性的干预活动,全面提高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苏丽壬  陈炜卿  王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05-3006,3008
目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改善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18~75岁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6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27%,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4.30%。3项总体正确率为81.14%。②女性、低年龄组、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结论泉州市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影响,对薄弱知识可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3个行政区内共抽取6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15~69岁居民3 000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健康素养量表维度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因子分析模型包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理念4个公因子成分,共解释原始变量54.56%的信息;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测量及格率为89.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及疾病史有关。结论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理念4个方面,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和疾病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理念形成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在汕头市随机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各2处,对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002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知晓率为42.03%,其中城市居民为50.02%,农村居民为33.97%(P〈0.01)。居民获取健康素养知识的渠道与期望来源渠道,主要为电视、报刊、人户宣传品、亲朋好友谈论。[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赵莹颖  何朝  郑奇光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62-296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改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57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顺义区农村居民对高血压8个主要危险因素全部认知的占22.5%,对糖尿病7个主要危因素全部认知的占25.0%,居民对流感的4个主要预防措施全部认知的占80.4%,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4个主要措施全部认知的占81.1%。居民主要希望通过电视(60.9%)、医生咨询(59.8%)、健康大讲堂(41.8%)的方式来获取健康知识;而目前主要是通过电视(72.7%)、广播(50.1%)和报纸(40.09%)方式获取知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被调查对象健康需求情况有所不同,年龄越大健康知识需求越强烈。结论北京市农村居民需要掌握慢性病预防知识,今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以电视、健康大课堂和广播为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