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探讨白血病患儿的气质特点,为白血病患儿在长达2~3年的化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相等对匹配原则,将16名自血病患儿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预组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以90项症状检核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和白血病医学疗效评估标准等为指标.观察临床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适应、生存质量和躯体症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心理不适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显著改善,躯体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临床心理十预能起到减轻白血病患儿心理不适,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身体症状。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刘万花  吴少龄 《海南医学》2013,24(18):2798-2799
晚期癌症损害了患者的机体功能,同时也会引起因机体功能障碍而引发的情感及角色功能的丧失,因此晚期癌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生活质量包含了两方面的健康状态,一方面是患者功能水平以及疾病和治疗相关症状控制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具有健康地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1]。由于身处病患角色,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导致社交能力下降,使得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癌症治疗包括手术、放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缓解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治疗方面,我科自1998年2月始使用消炎痛栓剂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影响化疗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尧  耿熠  赵亚宁  周海平  刘晓凤  邬德东 《医学综述》2011,17(15):2397-2398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接受化疗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因素,以寻求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及卡氏功能量表,于治疗前、中、后进行问卷调查,探讨120例经病理证实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中最差,治疗后生存质量相对较高;疾病的临床分期和医疗费用为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减轻癌症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鼓励癌症患者寻求和接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已成为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我国目前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尚没有十分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相关的干预方法也在探讨、摸索之中.但是,切实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势在必行,这既是整个国家医疗水平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的根本要求.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当治愈已不再可能,延长生命、减轻病痛、保持舒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成为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涂聪梅 《吉林医学》2010,31(15):2326-2326
目的:探讨宁养服务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晚期癌症患者给予心理、疼痛症状宁养关怀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症状有明显改变,明显的提高发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宁养服务能够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后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癌症患者发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论治。强调了在治疗癌症本身的同时,对于严重影响患者机体状况、生存质量及预后的癌症发热应给予及时处理,而中医中药的辨证治疗对癌症发热具有确切的、独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方面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癌症疼痛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其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的疲乏感或疲惫感,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目前治疗主要分为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非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参麦注射液对癌性疲乏缓解程度临床疗效确切,特将近年来参麦注射液治疗癌性疲劳的报道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而且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习惯于生物医学模式的护理人员按医嘱常规给予止痛药治疗,而忽略了癌症疼痛对机体的各种不良影响,使癌症疼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此现象极为普遍。针对这种状况找出影响癌症疼痛护理障碍,对照疼痛特征通过评估确定疼痛的原因及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减轻到最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淼  陈辰  王萱  张秋菊  邱斌 《中国医刊》2023,(9):963-965
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患者术后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运动可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目前运动作为预防和管理癌症的有效策略却鲜少被关注,同时缺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因此,本文从术后运动方式、运动处方、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肺癌术后患者的运动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术后患者运动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抑郁、抗焦虑药对脑卒中后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2例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及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一个月后分别复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抗抑郁、抗焦虑及心理干预后的SCL-90及ADL量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抑郁、抗焦虑药及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及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开展癌症患者性功能障碍的防治工作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以统一自制的性功能状况问卷,对130例患各类癌症的康复期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年龄和认知因素在患者性功能障碍患病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性功能障碍的总体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在调查因素中,肿瘤分期、患者体力状况和认知因素与患者新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患癌症后新发性功能障碍的患者普遍认为针对癌症的治疗对其性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结论:癌症患者治疗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肿瘤分期、患者体力状况和认知因素显著相关;提示防治癌症患者性功能障碍首先要针对患者的认知错误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纳入70例癌症伴骨质疏松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联合补充钙剂治疗;对于对照组仅加强含钙饮食,未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指标为骨密度的变化及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痛.结果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值,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结论 对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姑息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通过情绪障碍的治疗可使免疫功能改善,有助于提高其它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正常人和34例癌症患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给予34例癌症患者服药百忧解(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HAMD和SCL-90评分的变化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癌症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症状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抗抑郁药治疗,患者不仅情绪障碍得到改善且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及NK比例均有所提高。结论:癌症患者通过抗抑郁治疗不仅改善情绪障碍且提高免疫能力,使癌症的其它治疗方法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癌痛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不仅给癌症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为了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对癌痛患者的止痛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癌症,是一种常见而极为难治的疾病.也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现代医学治癌手段。一是手术:二是放化疗;三是综合治疗,应用这些手段治疗癌症,结果都不理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癌症晚期.体质虚弱.癌肿转移等,治疗更受到限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肿瘤患者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人体的免疫功能对癌症的发生、发展、病程及预后有一定影响,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中医扶正或中西医综合治疗癌症,对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甭要的作用.已获满意成效.  相似文献   

18.
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癌症疼痛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令人畏惧。它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方面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现对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照护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55例癌症患者实施出院以后的病情监测、症状的管理、心理护理、疼痛的管理等连续照护的干预,以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和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照护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癌性疼痛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宇清  梁善斌 《医学文选》2006,25(3):539-542
癌性疼痛是癌症中晚期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约70%~95%,极大地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影响其生存质量,根据WHO 2003年的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1000多万,其中300~500万癌症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痛主要用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药物疗法治疗,病人需长期大剂量使用麻醉药镇痛。美国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麻醉药易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加快肿瘤生长、促进癌细胞扩散。我国中医一直在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及综合治疗等方法,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现将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