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平均动脉压的(MAP)关系。方法 对2589例蒙古族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调查、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以及PRA和AngⅡ等指标的实验室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PRA和AngⅡ与MAP的关联关系。结果 蒙古族人群中,PRA与MAP之间呈负相关(r=-0.125,P<0.001)。多因素调整后,与最低分位组相比,PRA最高分位组的MAP升高的OR值(95%CI)为0.57(0.42~0.76)。AngⅡ与MAP之间呈正相关(r=0.119,P<0.001)。多因素调整后,与最低分位组相比,AngⅡ最高分位组的MAP升高的OR值(95%CI)为2.25(1.71~2.98)。结论 在蒙古族人群中,PRA水平降低和AngⅡ水平增加可增加MAP升高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缺血性心电图的关系。方法在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4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PRA和AngⅡ的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的PRA 1.37 ng/(mL.h)低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1.38 ng/(mL.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的Ang Ⅱ(51.3 pg/mL)低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53.0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PRA和AngⅡ水平对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PRA和AngⅡ水平与缺血性心电图表现均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此院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94例,分为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69) 160例,非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69) 134例;另收集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紧张素(Ang)Ⅱ、Ang-(1-7)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AngⅡ、An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组Ang-(1-7)水平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AngⅡ在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组AngⅡ/Ang-(1-7)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和对照组(P0.05),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AngⅡ/An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体质指数、HOMA-IR、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和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和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外周血Ang-(1-7)与卵泡刺激素呈正相关,与胰岛素、体质指数及HOMA-IR呈负相关;在非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外周血Ang-(1-7)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HOMA-IR、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出现胰岛素抵抗者以AngⅡ、Ang-(1-7)平衡失调为主;提升Ang-(1-7)水平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深圳市南山区开展的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51名18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采用易侕软件和R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铁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0名信息完善者,男性血清铁蛋白的几何均值(192.91 ng/ml,95%CI:178.49~208.50 ng/ml)高于女性(59.32 ng/ml,95%CI:53.10~66.2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男性和女性研究对象根据血清铁蛋白实际值分别分为3组,其中男性300人分为血清铁蛋白低组(7.79~146.67 ng/ml)100人、血清铁蛋白中间组(146.68~262.88 ng/ml)100人、血清铁蛋白高组(262.89~1 941.51ng/ml)100人;女性350人分为血清铁蛋白低组(2.35~43.10 ng/ml)117人、血清铁蛋白中间组(43.11~109.88 ng/ml)116人、血清铁蛋白高组(109.89~673.33 ng/ml)117人。不同血清铁蛋白组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混杂因素调整,男性血清铁蛋白高组胰岛素抵抗(OR=2.53,95%CI:1.31~4.89)和代谢综合征(OR=2.15,95%CI:1.17~3.93)的患病风险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调整胰岛素抵抗之后,男性血清铁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血清铁蛋白增高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介导血清铁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中间桥梁,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肥胖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到我院就诊及体检 538例高血压病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及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分析各肥胖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糖等的关系. [结果]经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tR是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血糖调节异常(IGR)、高TG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IGR、高TG的OR值最大,分别为1.819 (95%CI:1.09-3.29),2.21(95%CI:1.15-423) (均P<0.05);WC是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低HDL-C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IR、低HDL-C的OR值最大,分别为1.1(95%CI:1.03-1.16),1.30(95%CI:1.03-1.63)(均P<0.05). [结论]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饮用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在广西喝油茶地区开展的居民营养健康调查资料,以≥18岁成人为研究对象,共1 076人。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喝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喝油茶地区居民的血脂异常率为21.38%,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总胆固醇血症(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患病率分别为13.66%、5.67%和5.48%。与不喝油茶的人相比,喝油茶居民的TG和TC水平更低,而HDL-C水平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95%CI)=1.50(1.05~2.14)]、超重[OR(95%CI)=2.00(1.38~2.91)]和肥胖[OR(95%CI)=2.52(1.42~4.46)]与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相关,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居民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更低[苗族OR(95%CI)=0.41(0.22~0.77),侗族OR(95%CI)=0.46(0.28~0.75)]。喝油茶量可能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OR(95%CI)1.00,P0.05),但喝油茶同时食用阴米、油炸食品和炒花生可能与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相关。结论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喝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喝油茶可能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有必要继续开展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油茶与血脂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征集高血压者和血压正常者.先按高血压家系、非高血压家系和家系不清分组,再进一步将人群分为3种家系中的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结果 Ang Ⅰ、AngⅡ和PRA在3种家系中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g Ⅰ和AngⅡ不仅在3种家系的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高血压家系中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家系中的正常组、家系不清中的正常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A仅在高血压家系的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蒙古族人群中,Ang Ⅰ、AngⅡ和PRA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关.PRA与高血压家族遗传史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瘦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胰岛素的相关性,探讨瘦素在肥胖高血压患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肥胖高血压患者38例,非肥胖高血压患者32例,肥胖者33例,健康对照者33例。测定瘦素、空腹胰岛素(FINS)、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肥胖高血压组、高血压组和肥胖组患者I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肥胖高血压组、肥胖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肥胖组(P〈0.05)。以瘦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收缩压、BMI、ISI和PRA(r^2=0.596,P〈0.05)。各组患者瘦素水平均与ISI负相关(P〈0.05)。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瘦素水平与PRA、ALD正相关(P〈0.05),高血压组患者瘦素水平与AngⅡ正相关(P〈0.05),肥胖组患者瘦素水平与PRA正相关(P〈0.05)。将肥胖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合并后,按PRA分为高肾素组(B组)、低肾素和正常肾素组(A组),B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肥胖者、肥胖高血压者均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二者相互作用。瘦素通过影响RAAS活性导致肥胖者血压增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并且这一效应独立于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寒冷季节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循环肾素(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孕妇血浆PRA和AngⅡ的水平.结果:与同季节型正常妊娠相比,冬季及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PRA水平降低,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降低,冬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升高(P均<0.05);与过渡季型正常妊娠相比,冬季型正常妊娠AngⅡ水平升高(P<0.05);与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相比,冬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升高(P<0.01);各组血浆PR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寒冷刺激时,子痫前期患者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显著激活,血浆AngⅡ升高,导致血管收缩增强,血管痉挛、组织缺血,可能是寒冷季节子痫前期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根据WHO诊断标准确诊的102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OR值为1.530(95%CI:1.234-1.896),用可能起混杂作用的多重因素调整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病因,并且其作用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制定适宜于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年我国60~69岁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0.7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城市高于农村,OR值为1.584 (95%CI:1.424~1.763);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水平较高(OR=1.521,95%CI:1.359~1.703),中部较低(OR=0.863,95%CI:0.752~0.991);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具备素养的OR值分别为1.843 (95%CI:1.559~2.178)、2.768 (95%CI:2.337~3.278)、3.870 (95%CI:3.216~4.656)和5.060 (95%CI:4.018~6.372);与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人群相比,健康状况"好""比较好""一般"的人群素养水平较高,其OR值分别为1.529 (95%CI:1.006~2.324)、1.973 (95%CI:1.311~2.969)和1.639 (95%CI:1.094~2.456)。患慢性病数量、年限及健康状况与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且与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城乡、地区、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 125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被纳入研究,且按照其血钠水平分为低血钠组和正常血钠组,检测其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低血钠组患者PRA、AngⅡ及ALD、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YHAⅡ级患者比较,NYHAⅢ级和NYHAⅣ级患者血钠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RA、AngⅡ及ALD、BNP水平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NYHAⅢ级患者比较,NYHAⅣ级患者血钠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RA、AngⅡ及ALD、BNP水平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水平与患者PRA、AngⅡ及ALD、BNP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2、-0.367、-0.499、-0.622,P0.05)。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低血钠水平可能会促进RAAS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省东台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究生活环境与幸福感间的关联,为制定合适可行的居民主观幸福感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8—9月,运用配额抽样方法选择东台市14个乡镇的3 665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并匿名、自主完成问卷填写,选用个人幸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幸福感,生活环境评估量表包括美观程度、健身环境、服务与治安、环境质量4个子量表。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幸福感在不同个体特征间的差异;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生活环境与幸福感的关联。[结果]问卷有效率为79.3%。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38±1.76)分,并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经济状况的居民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人口学特征后,以低水平组为对照,美观程度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52(95%CI:1.23~1.89)和2.97(95%CI:2.25~3.92);健身环境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11(95%CI:0.89~1.37)和1.64(95%CI:1.27~2.11);服务与治安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08(95%CI:0.87~1.33)和1.81(95%CI:1.40~2.34);环境质量中、高水平组的OR分别为1.57(95%CI:1.27~1.94)和2.77(95%CI:2.12~3.61)。[结论]生活环境会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优良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制定适宜于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年我国60~69岁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0.7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城市高于农村,OR值为1.584 (95%CI:1.424~1.763);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水平较高(OR=1.521,95%CI:1.359~1.703),中部较低(OR=0.863,95%CI:0.752~0.991);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具备素养的OR值分别为1.843 (95%CI:1.559~2.178)、2.768 (95%CI:2.337~3.278)、3.870 (95%CI:3.216~4.656)和5.060 (95%CI:4.018~6.372);与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人群相比,健康状况"好""比较好""一般"的人群素养水平较高,其OR值分别为1.529 (95%CI:1.006~2.324)、1.973 (95%CI:1.311~2.969)和1.639 (95%CI:1.094~2.456)。患慢性病数量、年限及健康状况与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且与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城乡、地区、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了7964名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体系、自然环境、健康知识宣传、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体系、食品安全和健身娱乐活动的满意率分别为:78.07%(95%CI:77.13%~78.99%),75.74%(95%CI:74.77%~76.69%),75.05%(95%CI:74.08%~76.02%),74.77%(95%CI:73.79%~75.74%),74.60%(95%CI:73.61%~75.56%),71.22%(95%CI:70.20%~72.23%),65.51%(95%CI:64.44%~66.57%)和58.88%(95%CI:57.78%~59.98%),其中居民对食品安全和健身娱乐活动的满意率较其他维度低,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居民对社会保障体系(OR=1.63,95%CI:1.34~1.98)、健身娱乐活动(OR=1.49,95%CI:1.28~1.74)和食品安全(OR=1.49,95%CI:1.25~1.76)的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正向关联。结论四川省泸州市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满意率较高,其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交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在蒙古族高血压现况调查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年龄≥30岁的高血压患者767人,对照762例,进行有关危险因素分析和身体指标的测量,采集血标本并进行血脂、血糖、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含量检测.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C-反应蛋白含量为(2.10±0.83)mg/L,高于对照组的(1.80±0.7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C-反应蛋白含量将研究对象等分为<1.40,1.40~1.83,1.84~2.53.≥2.54 mg/L 4组,以C-反应蛋白含量最低组作为参照,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其他3组由低到高与高血压关联的OR值分别为1.144(95%CI=0.840~1.559),1.330(95%CI=0.970~1.824)和1.556(95%C/=1.116~2.172).存在高血压的患病危险随着C-反应蛋白升高而增高的趋势(χMH2=7.397,P=0.007).调整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吸烟、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高含量的联合作用对高血压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9(P<0.01)和0.651(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患病危险相关联;吸烟、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高含量对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煤矿工人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和皮质醇 (CORT)水平进行分析 ,探讨矿工高血压发病的因素和机制。方法 对地面与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浆PRA、AngⅡ、ALD和CORT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 (均P <0 0 1) ,矿工平均动脉血压与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3 71、r =0 412和r =0 3 5 2 )。在高血压患者中 ,井下作业组血浆PRA、AngⅡ、ALD和CORT水平显著高于地面作业组 (均P <0 0 1) ,且井下作业组中又以安装维修组最高 ,CORT与Ang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89) ;高盐饮食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 (均P <0 0 1) ,而年龄、工龄、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煤矿井下作业可能作为一种应激刺激 ,在高盐饮食协同作用下 ,通过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介导引发矿工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高血压与危险因素聚集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脂、高血糖、饮酒和超重的聚集与农牧区蒙古族高血压患病危险性的关联.方法 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和奈曼旗农村20岁~居民,调查其高血压患病和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检测血糖、血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聚集项数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危险因素聚集1~4项的OR值分别为1.297(95%CI=1.035~1.624),3.064(95%CI=2.393~3.923),3.490(95%CI=2.486~4.900)和3.777(95%CI=1.781~8.013);危险因素聚集2项及以上的OR值均高于1项的OR值.结论 农牧区蒙古族人群高血压患病危险性随着危险因素的聚集项数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sterone,ALD)在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为A组,肾病内科住院的肾性高血压患者28例为B组,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对照定为C组。研究比较3组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采用多因素和单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其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间比较发现,肾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为(45.55±18.52)岁,较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更小,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P<0.05)。3组间比较发现,血清AL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1,P>0.05),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随机血糖(Glu)、AngⅡ和PR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23、71.19、3.37、8.18,均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C组血清AngⅡ、ALD、PRA水平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血清Hb A1C、随机Glu水平与A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在肾性高血压组微量白蛋白尿危险相关因子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AngⅡ、ALD、PRA与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病程、血清AngⅡ、ALD、PRA、随机Glu与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程、随机Glu、血清ALD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发病年龄较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导致高血压早;肾性高血压血清AngⅡ、ALD、PRA水平较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导致高血压更高;血清AngⅡ、ALD、PRA是肾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危险相关因子;病程、随机Glu、ALD是糖尿病导致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危险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相关性,探讨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90例,其中24例为原发性高血压Ⅰ级,32例原发性高血压Ⅱ级,34例原发性高血压Ⅲ级,对照组56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血浆肾素(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结果:高血压组瘦素、PRA、AngⅡ均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与PRA、AngⅡ正相关(P0.01),而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与PRA、AngⅡ负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