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AB)/异体脱矿骨粉(DBP)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以期获得一种既具有传导性又具有骨诱导性的复合材料。方法:将HAB/DBP复合物、HAB、异体脱矿骨(DMB)植入兔桡骨中段骨缺损处,设置空白对照,在2、4、8、12周分别取材,观察新骨形成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HAB/DBP组、DMB组2周时可见骨断端附近有大量软骨细胞聚集,并有少量基质形成。4周时,大量软骨细胞及少量骨小架。8周时,见大量骨小梁和层板状骨形成。12周见层板成熟骨组织和哈佛系统形成。其成骨能力及新骨生成量明显高于HAB组及空白组。结论:HAB/DBP复合物为一种既具有骨传导性又具有骨诱导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具有与DMB同样的诱导骨生成的能力,可能成为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缺损及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rhBMP_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的制备及其异位诱骨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采用几丁质作为BMP载体,胶原作为缓释系统,制备出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诱骨活性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几丁质不影响rhBMP2的诱骨活性,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植骨材料植入小鼠股部肌间隙,1周时有软骨围绕材料表面形成,2周时有较多编织骨形成,3周时改建为小梁骨,并有骨髓腔形成,且材料周围无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无变性和坏死的组织学表现.这种复合植骨材料同时为BMP提供支架系统和缓释系统,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 2 )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把rhBMP - 2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进行小鼠肌内种植 1、3、6周后 ,组织学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 2赋予珊瑚 /聚乳酸骨诱导能力 ,珊瑚 /聚乳酸则充当rhBMP - 2的载体和释放系统 ,对BMP的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与单纯的珊瑚 /聚乳酸相比 ,这种复合人工骨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诱导成骨。结论 :rhBMP - 2 /珊瑚 /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 ,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新的骨代用材料。方法:采用珊瑚转化多孔羟基磷石(CHA)作为移植物支架,用I型胶原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及赋形剂,将三者复合制成新型人工骨,进行了大鼠标准颅骨缺损骨移植实验。结果:CHA/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rhBMP-2/CHA/胶原具有骨引导和骨诱导双重特性,其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CHA/胶原植入。结论:该复合人工骨有可能成为临床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较差的缺陷,本研究将具有骨诱导特性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珊瑚复合,制备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免颅骨标准大小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2、6、12周取材,通过X残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显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修复能力和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珊瑚(coral)复合,制成rhBMP-2/coral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小鼠股部肌肉内,并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1、3、6周取材,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rhBMP-2/coral复合人工骨在植入局部诱导形成骨和软骨,表现出良好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珊瑚对rhBMP-2的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是rhBMP-2的良好缓释载体。此复合人工骨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性植骨材料而应用于骨科和颌面外科。  相似文献   

7.
胶原与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胶原为颗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粘接成形剂,将HA-胶原复合材料植入狗下颌实验性骨缺损中,采用组织学、定量组织学和X线等方面法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研究结果发现HA-胶原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骨引导性,能与新骨形成紧密结合,抑制HA颗粒散动及改善其操作性能,胶原在植入后4周完全吸收。本研究表明,HA-胶原复合人工骨作为新的骨修复材料,人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较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rhBMP-2/胶原复合物对大鼠下颌角缺损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在大鼠双侧下颌角各制备一个直径4mm的骨缺损,一侧植入rhBMP-2/胶原复合物,另一侧植入单纯胶原,分别于术后2、4及8周处死动物,行X线检查及制作脱钙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评价骨愈合情况。结果:植入rhBMP-2/胶原复合物的骨缺损成骨面积百分比及新生骨面积均明显高于植入胶原的骨缺损:术后两周,实验侧骨缺损已基本为骨桥所连接,术后8周,骨缺损已完全骨性愈合对照缺损术后8周仍基本保持原状。结论:rhBMP-2服原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可加速大鼠下颌角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胶原与骨形成蛋白复合物在大鼠皮下的骨诱导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Ⅰ型胶原与rhBMP-2复合物在大鼠皮下骨诱导活性。方法 将150mg牛皮来源的Ⅰ型胶原与1mg的rhBMP-2相复合,冻干压成圆盘状,同时制备单纯胶原作为对照。将rhBMP-2/胶原,胶原及1mg的rhBMP-2植于大鼠背部皮下,于术后1、2及4周处死动物,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 rhBMP-2/胶原复合物在大鼠皮下术后1周可诱导骨形成:术后4周,已完全由骨所代替,较单纯BMP植入组成骨时间早且致密。结论 Ⅰ型胶原可作为rhBMP-2的良好载体。可增强rhBMP-2的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10.
胶原/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胶原(Collagen,简称Co)/纳米磷酸三钙(Nano-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N-TCP)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Co/N-TCP植入骨缺损区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 家兔24只,颅骨制成直径8.0mm圆形穿通型缺损,左侧植入Co/N-TCP复合人工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作为对照组;于2,4,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行肉眼,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 两组材料除早期(2周内)轻微炎性2细胞浸润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未见异物巨细胞反应,4-8周骨新生活跃,有骨岛形成,12周时可见骨性连接。结论 Co/N-TCP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活性,能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是一种颇有潜力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弥补珊瑚无骨诱导活性、成骨能力弱等缺陷。方法将珊瑚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复合,制备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兔颅骨直径15mm的圆形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2、6、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以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制完成骨修复过程,骨修复能力和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瑚。结论此复合人工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2.
几丁质作为植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几丁质作为植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几丁质对人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影响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及ALP活性,人成骨细胞可以在几丁质膜表面较好地贴附和伸展,但增殖较慢。培养40d时可以形成矿化结节。几丁质植入肌肉中,周围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未发现组织变性和坏死,并可完全降解。结论:几丁质具有较好的骨性生物相容性,但仍需提高其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3.
rhBMP载体系统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犬颌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rhBMP载体系统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的效能评价。方法将可吸收性聚乳酸(PL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以一定方式复合,种植体外培养扩增的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后,植入颌骨缺损区。采用放射学、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等方法对其成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A组实验侧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C、D及空白对照组。BC试验侧同样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也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rhBMP载体系统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能修复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复合人工骨双重机制修复骨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生物珊瑚 /聚乳酸和rhBMP 2合成人工骨 (复合骨 )修复兔颅骨缺损的骨修复能力。方法 选择 2 4只新西兰兔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1 2只 ,建立兔颅骨缺损标准模型。植入复合骨 ,用珊瑚 /聚乳酸作为对照。术后 4、8、1 2周每组各处死 4只动物。进行X线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复合骨在植入缺损后 ,不仅在其周边部有骨组织长入 ,而且在整个植入物内均有新骨形成 ,即出现多中心成骨。复合骨在同一时间点的成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随时间推移 ,成骨量递增。结论 生物珊瑚 /聚乳酸和rhBMP 2合成人工骨在体内以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制完成骨修复 ,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和骨生长因子复合植入块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骨形成的影响,评价多孔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在56例下颌骨缺损的兔模型中分别植入PLA/rhBMP-2/bFGF、PLA=rhBMP-2、PLA/bFGF、PLA并设空白对照。植入后2、4、8周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区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3种材料复合物较两赤道昨合物成骨更好,而后者又 单一的PLA成骨好,所有含骨生长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壳聚糖(CS)/β-磷酸三钙(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索CS/β-TCP作为可注射性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48侧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植入CS/β-TCP/rhBMP-2、实验组2植入CS/β-TCP、对照组1植入自体骨、对照组2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2、4、8周分批处死动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荧光染料标记组织切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值。结果术后2、4、8周,不同组间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组1明显优于实验组2,并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成骨面积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荧光观察示实验组1黄色标记面积较大,红色标记面积较小。实验组1术后各时间点的骨密度值明显优于实验组2和对照组2,而与对照组1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S/β-TCP/rhBMP-2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引导及骨诱导能力,CS/β-TCP可作为rhBMP-2良好的注射性载体,对于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rhBAAP2,胶原,珊瑚复合骨在于同种属动物体内诱导异位成骨的活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肌袋异位成骨的动物模型,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组织测量等手段,研究珊瑚、型胶原、rhBMP2复合骨在大鼠、兔、狗体内异位诱导新骨形成的特点,珊瑚降解的过程。结果:rhBMP2、珊瑚和胶原复合骨在大鼠、兔、狗体内均可异位诱导骨组织形成,在大鼠体内诱导成骨量大,骨组织成熟程度高,在兔、狗体内成骨量小,成熟程度低。结论:说明rhBMP2、胶原、珊瑚复合骨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都具有异位诱导骨组织形成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