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混叠速度对血流会聚定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7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了彩色多普勒混叠速度对血流会聚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返流量的血流会聚定量选用37~58cm/s混叠速度为佳。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血流会聚定量选用29~37cm/s混叠速度较佳。而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的血流会聚定量以46~71cm/s混叠速度较好。混叠速度过低,血流会聚定量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0.01)。混叠速度过高,血流会聚定量显著低于对照值(P<0.01~0.001)。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组所选用的混叠速度均与血流会聚值呈显著负相关(r=-0.951~-0.997,P<0.05~0.001)。因此,血流会聚定量应该注意选用合适的混叠速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离体实验、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及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血流会聚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血流会聚口形态不同分为平坦界面和漏斗型界面。两者血流会聚定量分别采用半球血流会聚公式和校正半球血流会聚公式。离体实验组、二尖瓣关闭不全组、二尖瓣狭窄组及室间隔缺损组混叠极限分别为46、46、37和58cm/sec。血流会聚法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或其他方法比较其相关性达0.93~0.99(P<0.0001),测值无显著性差异(>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是一种准确的血流全定量方法。根据会聚口的形态不同,应选用不同的血流会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流会聚是一种新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全定量方法。本文通过离体模型观察了仪器条件对血流会聚法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混叠极限(与Nyquist频率为同一概念)由23cm/s降至12cm/s时,血流会聚流量由1.67±1.011/min增加至2.20±1.35~2.30±1.43l/min(P<0.0001)。其他仪器条件,包括彩色增益、帧频、采样容积数、发射功率、探头频率等对血流会聚计算流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受混叠极限影响,主要与不同混叠极限所形成的加速区等速表面不完全呈半球形有关。提示血流会聚定量中除了选择适合半球形等速表界面的混叠极限外,其他仪器条件对其很少影响。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血流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定量诊断室间隔缺损分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观察了不同混叠极限对其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叠极限为71、58、46、37和29cm/s时血流会聚分流量与频谱多普勒法所计分流量相关性好(r=0.90-0.94,P<0.0005),与肺/体循环量也呈显著相关(r=0.59-0.65,P<0.01)。其中以混叠极为58cm/s所求血流会聚分流量与频谱多普勒分流最最接近,分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3例单纯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通过校正左室流出道血流对会聚区的影响,计算出校正后的分流率Fc,并根据Fc计算出校正后的缺损口面积Ac。结果表明校正后所得分流率Fc与频谱Doppler法所测Qp-QS及Qp/Qs具有极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5和0.81,P<0.001)。而且校正后的缺损口面积Ac与二维切面上直接测得的缺损口直径Dd之间较由血流会聚法测得的未校正的分流率F计算出的缺损口面积A与Dd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8和0.69,P<0.001)。该研究表明通过校正左室流出道血流对会聚区的影响计算出的分流率能更准确地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室间隔缺损分流程度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而率F与频谱多普勒法所测的每搏分流量Qp-Qs及肺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之间均有极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9和0.87,P<0.001)。血流会聚区的简化指标NL×R及NL×S与Qp-Qs(r=0,90~0.73,P<0.001)及Qp/Qs(r=0.93~0.88,P<0.001)之间的相关性均很好。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地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其简化指标可以简便地对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急性失血400ml后成人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大脑神经电生理的的变化,检测了失血前后的脑底主要动脉血流速度(Vp)、脑电各频带功率强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主要波的潜伏期。结果:(1)100例失血后左右大脑中动脉的Vp分别为99.84cm/s;椎体动脉分别为46.78cm/s和46.35cm/s;基底动脉为54.39cm/s。(2)99.84cm和99.04cm/s;椎体动脉分别为46  相似文献   

8.
血流动力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影响: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实验模型中观察血流速度对能量多普勒显像(PDI)的影响。方法:在3mm内径硅胶管中模拟不同血流速度(2.0~33.2cm/sec)的血流。记录PDI血流图,用计算机分析血流的彩色像素面积(CPA)和彩色亮度(CV)。结果:血流速度与PDI血流的CPA和CV呈正相关,其中CPA:r=0.834,P<0.01;CV:r=0.848,P<0.01,尤其在血流速度为8.3cm/sec以下时变化最明显。结论:血流速度对PDI血流的血流面积和亮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新方法在二尖瓣狭窄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新方法评价了对二尖瓣狭窄的定量诊断,并与二维超声、压力降半时间及综合法测量二尖瓣狭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是一种可行、可信的定量二尖瓣狭窄的新方法,但其准确性有赖于混叠速度的正确选择。在本组二尖瓣狭窄的条件下,37cm/s的混叠速度最适合于校正半球形血流会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评估动脉导管未闭分流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左向右分流率F进行测定,并根据F值计算出动脉导管的横截面积A。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流率F与频谱多普勒法所测的分流量Qp-Qs、Qp/Qs以及导管两端的压差ΔP和左室内径DLV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0.62,0.69和0.53,P值分别小于0.001,0.005,0.001和0.01)。根据F值计算出的导管的横截面积A与二维切面上直接测得的导管内径Dd也具有极好的相关关系(r=0.81,P<0.001)。Qp/Qs≥2∶1所对应的F值明显高于Qp/Qs<2;1所对应的F值(P<0.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动脉导管未闭的左向右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7例Shy-Drager综合征(SDS)患者进行了颅内血管的检测,结果显示:卧位时,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峰血流速度分别为78.52±16.81cm/s和69.73±14.31cm/s,立位时为67.97±16.35cm/s和62.30±13.38cm/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立位时大脑中动脉峰血流速度平均下降11.79±7.48cm/s,大脑前动脉下降9.77±4.81cm/s。实验提示,经颅多普勒作为一种辅助检查,对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脉冲多普勒于颈总动脉不同节段测量一组健康人(n=20)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旨在探讨不同取样位置对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采用7.5MHz探头沿颈总动脉进行纵向扫查完整显示其管腔长轴,固定探头使图像稳定。于距离颈动脉球部近心端1、2、3、4、5cm处取样测量血流速度,取样容积大小和角度校正保持恒定。结果:距离颈动脉球部1、2、3、4、5cm处最大血流速度分别为69.1±13.8cm/s、77.2±16.5cm/s、84.4±16.6cm/s、91.5±20.1cm/s、77.1±19.3cm/s(P<0.05)。取样位置由1cm移至4cm血流速度平均增幅7.35cm/s;取样位置由4cm移至5cm处,血流速度平均降幅为14.1cm/s。距颈动脉球3cm处血流速度变异系数最小(CV=0.19)。结论:取样位置由颈总动脉球部向近心端移动,血流测值并不相同。其中距颈总动脉球部3cm处血流速度测值较为恒定准确,选择此处作为颈总动脉多普勒测量标准取样位置使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更为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在生理性二尖瓣返流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技术(常规法)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会聚法)对52例生理性二尖瓣返流和87例病理性二尖瓣返流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33/52(63%)例生理性二尖瓣返流和87/87(100%)例病理性二尖瓣返流可于二尖瓣左室面显示血流会聚区;与常规法定量测值(返流束长度和面积)相比,会聚法定量测值(返流率和每搏返流量)在生理性与病理性二尖瓣返流之间的重叠程度较小。表明会聚法在生理性二尖瓣返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评价彩色多普勒显像(color Dopplerimaging;CDI)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的应用价值,为预防和治疗DR 提供理论依据。用CDI对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 血流进行研究。方法 病变组56 例(112 只眼) ,分为A 组: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造影(fungusfluorescein angiograph ;FFA) 结果显示正常;B组:眼底荧光造影为I~III期者;C组:眼底荧光造影为IV~VI期者;正常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眼别与病变组相匹配的健康者,命名为D组。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CRA血流速度。结果 患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频谱,较正常图形矮小,欠光滑;病变组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舒张末期血流最低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阻力指数(resistiveindex ,RI) 和PSV/CDV 值(S/D)高于对照组( P< 0-05) ;各病变组PSV、EDV 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具有典型脑动脉痉挛频谱表现的50 例偏头痛患者,测定其大脑部分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 ),大脑中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s MCA)/颈内动脉颅外段收缩峰血流速度(Vs ICA)以及血浆ET和NO含量,并与4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偏头痛组Vs〔(13478±1068)cm /s〕、Vd〔(6339±588)cm /s〕、Vm 〔(9130±554)cm /s〕、Vs MCA/Vs ICA(232±044)和血浆ET〔(8200±2545)n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122±1023)cm /s、(4603±643)cm /s、(6003±929)cm /s、(170±012)和(6571±1123)ng/L,P均< 001〕,血浆NO 含量〔(5625±2221)μm 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452±2013)μm ol/L,P< 001〕;且随着血管痉挛支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儿童白塞氏病(附1例报告)广州外国语学院门诊部儿科贺银英白塞氏病(Behcet'sdisease)又称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syndrome);眼、口、生殖器综合征(Oculo-oral-genitalsyndrome);口腔一生殖器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左向右分流率F进行测定,并根据F值计算出动脉导管的横截面积A。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流率F与频谱Doppler法所测的分流量Qp-Qs、Qp/Qs以及导管两端的压差△P和左室内径DLV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0.62,0.69和0.53,P值分别小于0.001,0.005,0.001和0.01)。根据F值计算出的导管横截面积A与两组切面上直接测得的导管内径Dd也具有极好的相关关系(r=0.81,P值<0.001)。Qp/Qs≥21所对应的F值明显高于Qp/Qs<21所对应的F值(P值<0.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动脉导管未闭的左向右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剂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庄磊①综述段云友审校经颅彩色编码多普勒检查技术(transcranialcolorDopplersonography;TCCS),不但能显示颅脑实质的二维图像,而且能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实时探查颅脑的血流状况,将颅脑...  相似文献   

19.
声学定量新技术测量左心功能侯家声,冯亭,张伟,刘实本文报告在测定背向散射(Bs;backscatter)的基础上、相应发展起来的声学定量(AQ;acousticQuantification)和心内膜边缘自动检测(ABD;automatedborder...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急性失血400ml后成人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大脑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检测了失血前后的脑底主要动脉血流速度(VP)、脑电各频带功率强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主要波的潜伏期。结果:①100例失血后左右大脑中动脉的VP分别为99.84cm/s和99.04cm/s;椎体动脉分别为46.78cm/s和46.35cm/s;基底动脉为54.39cm/s。②90例失血后脑电α波(x)43.6μV2,β波(x)20.2μV2,θ波(x)17.0μV2,δ波(x)17.6μV2。③90例失血后BAEP的潜伏期Ⅰ波(x)1.78ms,Ⅲ波(x)3.9ms,Ⅴ波(x)5.8ms。所有结果与自身失血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急性失血400ml将不影响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仍可维持大脑正常神经电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