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观察舍曲林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为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帕金森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伴有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基础上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量表、MMSE及AD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200例患者中出现抑郁症状72例,占36%.研究组HAMD、ADL评分分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观察盐酸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合并抑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对照组仅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疗程8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 M D)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的缓解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的缓解有效率为22.73%,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盐酸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闫耀宇  隋爱民 《浙江医学》2016,38(10):725-727
目的探讨非运动症状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中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调查、简易智能精神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智能和抑郁、焦虑、睡眠、记忆、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在智能、抑郁、焦虑、睡眠、记忆、生活质量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非运动症状与病程呈正相关,与智能、抑郁、焦虑、睡眠、记忆、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发病年龄无相关。结论积极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加强心理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抑郁症状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高发病率及致残率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痛苦,而且因为抑郁症导致患者自杀的恶果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一定负担,而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机体内分泌的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内的蛋白质,在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支持和保障胚胎神经元的生长及良好发育,调节和控制各种成年期神经元的功能及效能通路,是成熟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维持生存及正常功能特性表达的必需。本文就帕金森病抑郁的流行病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帕金森病抑郁发病机制及治疗影响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测评。将SDS评定≥ 5 0分者作为研究组 ,SDS评定 <5 0分者为对照组 ,比较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特点及主要症状。研究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并在出院前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 结果 :64例患者中 ,伴发抑郁者 2 1例 ,占 3 2 .8%。这些病人具有年轻、文化程度高的特点 ,并以肌强直为主要症状的病人伴发抑郁机率高。经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 (P <0 .0 5 )。 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 ,常伴发抑郁症状 ,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201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帕金森病专科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445例,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价P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PD患者HAMD量表平均分值为7.42±6.44。其中无抑郁症状者占61.2%,轻度抑郁症状者占30.2%,中度抑郁症状者占6.5%,重度抑郁症状者占2.1%。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其SF-36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健康变化评分均低于无抑郁症状的PD患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PDRS总分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结论 PD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以轻度为主。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病情越重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菁  李舜伟 《北京医学》2005,27(8):499-501
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抑郁障碍者约为46%,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抑郁症状也是治疗PD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就PD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除了震颤这一典型症状外,还有一些蛛丝马迹能提示帕金森病的"潜伏".帕金森病发病初期会有一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消失、睡眠困难、便秘、抑郁等.  相似文献   

9.
沈姝雯  毛依予  林勇 《中外医疗》2010,29(12):92-92
目的明确全程护理干预下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等治疗和常规护理。其中舍曲林治疗组加用舍曲林50~10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12周,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施测,比较2组抑郁症状的缓解有效率。结果舍曲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抑郁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6.9%、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的抑郁在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病,位居第二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以及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大小便障碍等。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帕金森病导致的功能缺损和各种相关因素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本文对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抑郁症和睡眠障碍对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为抑郁症评定工具对PD伴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分分度。结果PD患者易合并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随疾病进展而加重并且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康复,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后随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好转,运动障碍症状减轻。结论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临床医生必须重视PD合并抑郁症和睡眠障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调整体化,个体化处理,控制病情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东杨 《吉林医学》2010,31(21):3452-34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疗效为90.00%,对照组为70.00%,并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帕金森病伴随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其中50例为帕金森病(PD组),37例为帕金森病伴随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组),以4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血清胱抑素 C水平为(0.88±0.21)mg/L,抑郁组为(1.04±0.16)mg/L,对照组为(0.62±0.13)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对抑郁组患者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年龄(P=0.011)、肌酐(P=0.012)、尿素(P < 0.001)、Hoehn?Yahr分期(H&Y分期)(P=0.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ale,HAMD)评分(P < 0.001)相关,与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等指标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H&Y分期、HAMD评分是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胱抑素 C变化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帕金森病伴随抑郁症状存在相关性,且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不同运动症状分级(H-Y)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和Ⅴ(UPDRS-Ⅲ、UPDRS-Ⅴ)、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对169例PD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名正常组对照.结果 99.41%的PD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76.3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0.47%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及非运动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同Hoehn和Yahr(H-Y)分级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及严莺度差异明显;焦虑、H-Y分级、性别、PDSS及MMSE得分进人回归方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明显,且在不同运动症状分级间表现及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孟文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5):587-58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并发抑郁,以及帕金森病类型与并发抑郁的关系。结果:39例帕金森病患者中23例(59.0%)无抑郁症状,16例(41.0%)出现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9例,占23.1%;中度抑郁5例,占12.8%;重度抑郁2例,占5.1%。病程≤5年并发抑郁5例,占12.9%;<5年伴发抑郁11例,占28.2%;年龄<60岁并发抑郁7例,占17.9%;年龄≤60岁伴发抑郁9例,占23.1%;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10例,占25.6%;少动强直型伴发抑郁6例,占15.4%。结论: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疾病的病程、类型密切相关。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时,应在帕金森病的同时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D)是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常见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目前,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会影响认知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本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PD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与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50例的抑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森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它除了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等临床表现外,许多病人还具有抑郁症状。作者用Hamilton抑郁量表作评定工具,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44%病人有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抑郁程度、非运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UPDRS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治疗早发帕金森伴抑郁,患者抑郁、非运动症状显著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呈渐进性进展,至疾病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它不仅表现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伴有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状,对患者有重要的影响[1]。PD伴发抑郁症状(PDD)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达50%~70%[2],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帕金森病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5例PD伴抑郁患者进行测评。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治疗2个月末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