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昕  邓京城  马强 《北京医学》2009,31(9):546-548
目的 探讨0-3岁儿童复拇畸形的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方法对136例164指通过Wassel分型,选择切除副指,保留重建拇指屈伸肌腱,修整关节囊,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改善拇指外观及功能。结果所有患儿通过Wassel分型采用不同术式,拇指外观及功能均获得较满意的改善,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并发症主要为:①掌指关节成角畸形(6例);②指间关节成角畸形(2例);③伸指功能及对掌功能差(2例);④关节僵硬(2例)。结论通过Wassel分型可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较早期手术治疗可促进拇指发育及心理发育。结合支具及术后功能锻炼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复拇指单纯切降术后遗畸形,往往导致手部功能的障碍。从1988年1月起,共收治7例有后遗畸形的患者,对拇内收畸形,并节偏斜和伸拇无力等畸形作了综合矫正治疗,功能和上形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复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治疗的23例先天性复拇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男15例(65%),女8例(35%).年龄6 d至18岁,平均年龄1.6岁.对病例作Wassel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和畸形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单纯多指切除术,合并各种皮瓣、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矫形手术的多指切除术,改良的Bilhaut手术,少数大龄患儿行截骨矫形术.结果 23例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随访9.6个月,对治疗结果用改良的Tada评分进行评估,优15拇,良5拇,中2拇,差1拇.结论 先天性复拇畸形的治疗,应该根据畸形的分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在疾病的早期即行合并各种软组织矫形的多指切除术,手术效果优良,有效避免再次骨性手术.  相似文献   

4.
儿童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多指畸形是小儿骨科常见的手部畸形.治疗目的是改善拇指的外形和功能。多拇指畸形是由拇指多种异常结构所组成:漂浮拇指,拇指发育不良,拇指内收畸形,关节偏斜,拇指伸指力弱和关节不稳定等。由于该畸形有独特的解剖特点,手术方式选择对于将来拇指外形和功能恢复意义重大。本文介绍我院对拇指多指畸形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29-1330
目的:探讨修饰组装技术治疗复拇畸形的疗效。方法:运用优势互补组合原理,对于复拇畸形中Ⅵ、Ⅶ型患者9例10侧,在手术设计中尽可能充分利用畸形组织,精心设计,优势组合,再造完美拇指。结果:术后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年半,新拇指外观、功能满意,两点分辨觉56mm,骨均愈合。结论:复拇畸形中部分Ⅵ、Ⅶ型,充分利用修饰组装技术,设计出合理、完美拇指,提高手术效果,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探讨先天性扣拇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通过报告1例先天性扣拇畸形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先天性扣拇畸形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先天性扣拇畸形是临床少见的先天性手部畸形,发病率低,漏误诊率高,治疗方式多样化。临床诊疗中需提高对扣拇畸形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根据个体化的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忠全  王正声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71-3371
在基层医院的手部畸形中,复拇畸形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规范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共收治包括末节指骨分叉和成双的拇指末节指骨畸形8例,依照B ilhau t-cloquet术式结合显微外科技术矫正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并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岁~25岁,平均14岁,其中左拇指2例,右拇指6例,均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本组病例中有家族遗传史者3例,占37%。1.2治疗术前拍X光片确诊,排除其他遗传性及先天性疾患,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下,取“V”形切口,将畸形复拇楔形切…  相似文献   

8.
<正>拇指多指畸形表现为拇指桡侧或尺侧多指,拇指挛生.本院自1984年8月~1994年12月收治20例.笔者分别作单纯切除术,指骨合并术和综合整形术予以矫治,术后拇指外观和功能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月~24岁,平均7.5岁;右手15例,左手5例;单纯型9例,挛生型5例,附指型6例.二、分型根据临床表现,病理解剖特点和X线表现,本院将其分为如下类型:  相似文献   

9.
多拇畸形亦称重复拇,是常见手部先天畸形之一,近年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由于拇指功能重要,且重复拇其神经、血管、肌腱,骨关节构造的解剖变异很大,与拇指关联密切,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指(趾)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对先天性多指(趾)的手术成功率。方法:本组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11.63±10.45岁。左侧12例,右侧7例。其中多指6例,足部多趾13例(均为重复小趾畸形),有1例伴有手部并指畸形,有2例伴有足部并趾畸形。参考Wassel法分类,手部拇指畸形Ⅰ型(末节分叉型)2指,Ⅲ型2指(近节分叉型),小指畸形Ⅳ型(近节成对型)2指;足趾Ⅱ型(末节趾骨复趾型)2趾,Ⅲ型(近节趾骨分叉型)2趾,Ⅳ型(近节趾骨复趾型)5趾,Ⅴ型(跖骨分叉型)2趾,Ⅵ型(跖骨复趾型)2趾。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临床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以确诊软组织多指或骨性多指(趾),并根据这些资料分型和制订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临床查体包括记录多指(趾)畸形的类别和其活动范围。对伴有并指畸形者,需同时检查指间软组织的松弛程度,决定指蹼的皮瓣设计。结果:术后常规X线摄片均显示多指(趾)完全切除,正常指(趾)位置满意。经6个月~4年随访,外形和发育良好,功能达到正常运动和日常生活需要;除有1例并指畸形早期出现皮肤少许坏死,经局部伤口换药后治愈。没有关节僵硬及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4.74%(18/19)。结论:多指(趾)畸形的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手足部的功能重建,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还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术前应详细了解多指(趾)局部解剖结构特点,认真设计手术方案。只有对皮肤、肌腱、韧带、关节囊、骨与关节等组织进行矫正与修复,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示指拇化术矫正成年漂浮拇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示指拇化治疗成年漂浮拇畸形患者的手术方法并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用示指拇化方式对3例成年漂浮拇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术后随访2年.结果 临床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2年,虎口开大70° -90°,接近健侧.拇指对掌及对指功能良好,指端两点分辨觉同健侧,患肢外形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示指拇化对于成年漂浮拇畸形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术式,安全、可靠、可很大程度改善患肢外观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卢帆  刘健民 《四川医学》1999,20(5):468-469
多指畸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有些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最常表现为拇指或小指多指,其发病率未见报道,而多指(趾)的发病率为1.48‰。过去,对多指畸形的治疗,多半只是采取简单的切除术,而致少对留下的指进行功能重建及外形的矫正。自1981年至1998年,我科共收治多指畸形71例,共85只手,根据其外形X线片表现特点进行分类,以分类为依据,结合具体多指畸形的功能状态和外形,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切除多指,并以被切除的多指作为组织移植供区,对存留的指进行整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3日收治的1例高龄右手严重压砸毁损伤患者的资料,分次经历4次手术,采用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术后对症治疗。结果:术后重建拇指存活,拇指功能恢复70%,可执笔写字,外观较好。结论: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是治疗拇指毁损伤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手术时机选择对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51例(59指)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专科体查及影像学评估,从患儿Wassel分型及年龄、畸形程度出发,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涵盖各种皮瓣成形、单纯多指切除术、肌腱移位或移植、关节囊修复、韧带重建等矫形手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1例(47指)术后随访(11.65±0.03)个月,行改良Tada评分评估,发现优31指,良8指,中6指,差2指,其中1指术后2年于掌指关节桡侧处出现残留骨骺,1指术后1年呈继发性成角畸形,经再次手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时机而言,应从拇指骨化中心显现时间出发,结构变异大、畸形严重的复杂多指应强化术前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及手部皮肤的缺损。方法:先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同时保留手外伤中可利用非失活的残端组织,待皮瓣成活断蒂时,用拇甲群与手部残端可利用的非活组织再造拇指。结果:13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感觉、运动及外观良好;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全部成活,不臃肿,感觉稍迟钝。结论:此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手部残存非失活组织及功能,减少急性再造拇指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及其它组织移植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趾移植再造修复多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拇、手指等多指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双足趾移植再造修复。随访5~24个月。结果:本组20例40指,一期全部成活,外观基本满意者11例,9例给予二期外观再塑形手术。再造的拇、手指功能:优15例,良4例,可1例。结论: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修复拇指等多个手指缺损,是当前再造拇、手指诸多方法中比较理想的方法,且对足部的美观及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多指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疾病,而复合拇指畸形是常见的手指畸形,约占手指畸形的2/3。治疗目的是改善拇指的外形和功能[1]。而早期治疗可更好地改善功能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指动脉轴型皮瓣扩容矫形治疗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4例患有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儿童进行拇指扩容矫形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设计1个窄而长并携带动脉血运的皮肤及软组织皮瓣,扩容患指软组织,重建患指周径和外观。手术前后测量健指与患侧指周径和外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完全成活,甲粗隆处、远指间关节处、近节指骨中段处、掌指关节和掌骨中段处测量所得数据表明重建扩容患指平均周径为健指的89%~104%,患指外观接近健指。结论:使用带指动脉的轴型皮瓣扩容矫形治疗WasselⅢ~Ⅴ型复拇指畸形不仅易于切取且外观良好,是一种有效改善患指细而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手部先天性畸形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结论 并指为常见的手部畸形,常为双侧性,可分二类:二指指间皮肤相连并指称"皮肤并指",骨骼成分融合指称"骨性并指".多指是最常见的手指畸形,以拇指为多见,依其畸形可分三型.本畸形将手分为二部分,形成中心裂,中指常缺如,合并横行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手部爆炸伤的损伤特点及分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4月间收治的手部爆炸伤病人48例,根据损伤程度和创面情况分为四型:Ⅰ型:单纯皮肤撕裂伤,伴或不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皮肤缺损,治疗选用清创缝合或植皮修复;Ⅱ型:有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或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手指血运障碍,治疗选用股与关节复位固定、肌腱修复的同时必须采用皮瓣覆盖;Ⅲ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或伴有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手指缺血或离断,治疗须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吻合、断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和皮瓣移植;Ⅳ型:广泛且严重的毁损伤,组织结构紊乱,治疗须用截肢术。结果Ⅰ型14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肌腱粘连,优良率92.86%。Ⅱ型15例,患者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例遗留关节僵直,1例拇指外展受限,优良率80%。Ⅲ型17例,患者手功能恢复较差,6例术后发生肌腱粘连或关节僵直,3例拇指缺损,2例择期行拇指再造,优良率41.18%。Ⅳ型2例,手部功能完全丧失。结论手部爆炸伤伤情复杂,严重创面可延期修复,临床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