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自拟芎芷细辛汤内服、针灸、放松疗法综合治疗,以西比灵胶囊服用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简便易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芎芷驱风饮治疗,治疗组给予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合用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取3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190例,Ⅰ组单纯接受活血祛风通络汤用药,Ⅱ组在上述用药下合用针灸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情况作评估。结果:①组间总有效率:Ⅱ组为85.3%,与Ⅰ组的57.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②组间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指标:Ⅱ组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合用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相对更理想,更利于头痛症状的缓解,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4.
神经性头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的措施,以提高疗效,尽快解除头痛病人长期忍受疼痛之苦。方法随机选取神经性头痛病人180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只给予西药治疗,另一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采用温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方法 :将神经性头痛患者 6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温针组 3 1例、针刺组 3 0例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椎 -基底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变学、脑血氧饱和度及血小板、血浆 5 -羟色胺含量检测。结果 :脑血管温度的升高可使脑供血增加、脑血管紧张度降低 ,并且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的粘、聚、凝状态的作用 ,针灸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对血小板和血浆 5 -羟色胺含量具有调整作用。结论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 ,提示温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中医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潜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日益增多。对近年来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药物,为治疗该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将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63例,研究组63例,对照组接受芎芷驱风饮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2.06%比对照组77.78%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状况,从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等方面来看,研究组均具有一定优势性,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可考虑将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作为首选方式之一,此治疗方式可提升治疗疗效,更好地改善各指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疼痛症状缓解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于中医“偏头痛”范畴,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性头痛应用针灸配合活血祛风通路汤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神经性头痛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其中研究组予针灸配合活血祛风通路汤治疗,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疗效性指标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等相关临床疗效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性头痛应用针灸配合活血祛风通路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奇散加减与单用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一奇散方加减)87例和对照组(单用西药)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1%)显著高于对照组(50%)。提示:本方通过从风、痰、瘀综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观察针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功能状态和SPECT技术对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符合临床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针刺前后分别进行了SPECT 99mTc-ECD脑灌注显像检查,并对此类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变和易损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SPECT检查中发现大脑皮质不同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灌注异常,以额叶和颞叶功能受损最常见。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降低病灶放射性摄取改变差异显著,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针刺可使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降低病灶增加放射性摄取,即明显改善了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结论应用SPECT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可客观定量分析针刺治疗效果,对以后评价、判断治疗疗效和针刺选穴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客观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3.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常常在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针灸科等科室辗转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内服中西药物、针刺等,但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性头痛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和每次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尼莫地平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肝潜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和血浆黏度(PV)]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BV、HBV和P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5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针刺进行治疗,同时设对照组58例,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针刺组在疗效和治疗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晓慧 《吉林医学》2009,30(23):3048-3048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颅内、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某些体液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神经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常因情绪紧张、生气而使调节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反射性地引起。2005年-2008年笔者使用针刺配合推拿的方法治疗神经性头痛患者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院从2004年开始,运用针刀+阻滞在太阳穴区域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这300例都通过CT、MRI等检查排除了其他头痛,为确诊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例.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各80例。结果:针刺纽、中药组、针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88.75%、9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针刺加中药治疗,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相关的临床表现。方法将71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针药合用)40例,对照组(单用针刺)31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服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