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人格特征与心理困扰的关系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BF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10)和凯斯勒10量表(K10)对19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精神科护士K10得分为20.66±5.91,80.7%的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K10得分≥16)。K10总分与人格特征中的N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E维度、C维度、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心理弹性与E维度、C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部分中介了神经质与心理困扰的关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4%。 结论 神经质人格与心理弹性是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困扰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部分中介了神经质人格对心理困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癔症(HyS)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HyS组30例,正常对照(NC)组66例,入组时按要求填写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 HyS患者投射、退缩和躯体化防御机制分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分别为(3.64±1.45)分,(5.63±2.29)分,(5.33±2.36)分,(4.74±1.27)分]均高于NC组[分别为(2.61±1.09)分,(4.33±2.02)分,(3.86±1.60)分,(3.98±0.9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解除、理想化、假性利他、同一化防御机制分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压抑、幽默防御机制分、成熟防御因子分和掩饰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EPQ结果:HyS患者精神质标准分、神经质标准分和掩饰标准分显著高于NC组(P<0.01)].内-外倾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HyS患者组成熟型防御因子分与EPQ的SP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HyS患者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倾向明显,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后者与患者不良的个性特征尤其是精神质个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的个性特点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某部集训独生子女新兵12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并设立84名非独生子女新兵为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心理教研室研制的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Ⅳ)对三组同时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在系统综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心理干预前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干预组EPQ结果N量表分(43.4±8.9,52.3±10.7)明显偏高,L量表分(49.2±9.6,41.6±6.3)偏低(P<0.01);FST结果总分(5.3±1.8,3.5±2.3)偏低(P<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FST总分及EPQ各因子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组EPQ的N、P量表分均明显降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升高(P<0.01);非干预组EPQ的N量表分降低(P<0.05),其余各因子变化不明显;非独生子女组EPQ和FSR测试变化不明显。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EPQ的N量表分(42.5±8.8,46.7±10.3)偏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偏高(P<0.01);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FST总分偏高(P<0.05)。结论独生子女新兵虽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住院官兵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障碍形成的人格基础。方法:抽取某战区所辖8所部队医院526名住院军人,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艾森克个性测验(EPQ)测查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结果:军队医院住院官兵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内外向和精神质两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住院官兵EPQ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内外向维度与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精神质维度与SCL-90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军队医院住院军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内倾的人格特点可能为其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患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晤谈法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的部分因子组成调查表,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对1176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结果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PCL-C各症状因子均分<2分;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EPQ中神经质(N)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内外向(E)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SCSQ中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消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不同救援单位军人在PTSD总分、再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SCL-90、SOS和EPQ对36例高中生网络成瘾者(成瘾组)和105例正常使用网络高中生(对照组)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差异。结果成瘾组的网络成瘾总分、耐受性、强迫戒断症状、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瘾组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成瘾组的SD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成瘾组与对照组在人格的E、N、P、L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者具有明显的不良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的个性特点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某部集训独生子女新兵12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并设立84名非独生子女新兵为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心理教研室研制的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Ⅳ)对三组同时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在系统综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心理干预前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干预组EPQ结果N量表分(43.4±8.9,52.3±10.7)明显偏高,L量表分(49.2±9.6,41.6±6.3)偏低(P <0.01);FST结果总分(5.3±1.8,3.5±2.3)偏低(P <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FST总分及EPQ各因子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组EPQ的N、P量表分均明显降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升高(P <0.01);非干预组EPQ的N量表分降低(P <0.05),其余各因子变化不明显;非独生子女组EPQ和FSR测试变化不明显.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EPQ的N量表分(42.5±8.8,46.7±10.3)偏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偏高(P <0.01);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FST总分偏高(P <0.05).结论独生子女新兵虽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被试对熟知同学人格特征社会认知的正确性,及其性别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中文版"大五"人格量表,让84名大学生自己和熟知者在该量表上对其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统计分析自己评定与熟知者评定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双方评定数据进行相关样本的t检验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在外倾性、开放性人格维度上,对熟知者评定与熟知者自己评定之间相关显著(r=0.564,P<0.01;r=0.508,P<0.01);在神经质、外倾性和认真性维度上,女大学生对熟知者的评定[分别为(21.20±3.95)分,(27.33±5.36)分,(30.76±5.18)分]与熟知者自己评定[分别为(24.76±5.01)分,(25.42±5.53)分,(28.51±4.85)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4.254, P<0.01;t=2.519,P<0.05;t=2.384,P<0.05);男大学生只在外倾性维度上,对熟知者评定与熟知者自己评定之间相关显著(r=0.404,P<0.05);在外倾性和认真性维度上,男大学生对熟知者的评定[分别为(28.28±5.21)分,(30.79±5.37)分]与熟知者自己评定[分别为(25.90±5.10)分,(28.18±5.81)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2.646 P<0.05;t=2.315,P<0.05).结论 大学生对熟知同学人格认知的准确性,有不同维度和性别上的差异性;并且大学生存在从社会期许和对同学有利的方向去评价熟知同学人格特征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卖淫妇女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卖淫妇女(研究组)和41名女大学生(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4.78±1.02)分,(4.96±0.86)分]均高于对照组[(3.95±0.68)分,(4.26±0.73)分](P<0.01);研究组SCL-90中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掩饰因子与SCL-90中的强迫、敌对、偏执、躯体、抑郁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卖淫妇女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心理状况差,且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维和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心理应激状态与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驻利比里亚维和官兵80人,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别在任务初期和末期进行调查.结果 (1)在进驻利比里亚初期维和军人T分≥70分的有6人(4.44%),任务末期T分≥70分的有14人(10.4%),任务期前后维和军人的心理应激状况差异有显著性;(2)维和任务结束期维和军人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人际敏感和抑郁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高于任务初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3)任务末期EPQ-N分值[(11.87±4.26)分]高于任务初期[(9.09±4.72)分];(4)维和任务末期心理应激T分与EPQ-P、EPQ-N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EPQ-L呈显著负相关(P<0.01);EPQ-P和EPQ-N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PQ-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执行维和任务中维和军人出现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个性特征对其心理应激状态有显著影响,外向个性和稳定的情绪对维和军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学生人格特征、内外控、自尊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内外控量表(IELCS),自尊量表(SES)对723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杀意念率为24.5%;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组EPQ-E、内外控、自尊水平分数低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组(P<0.01),而EPQ-P和EPQ-N分数则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组(P<0.01).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差,性格内向,具有精神质倾向和外控个性,自尊水平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97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胸外科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的一般资料、人格特征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分[( 153.28±41.98)分]、躯体化[(1.78±0.42)分]、强迫症状[(1.96±0.52)分]、抑郁[(1.77±0.67)分]、焦虑[(1.82±0.56)分]、敌对[(1.68±0.87)分]、恐怖[(1.44±0.75)分]、精神病性因子[(1.56±0.51)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P量表得分[( 10.96±2.65)分]高于国内常模[(5.84±3.27)分](P<0.001);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人格方面喜欢独处,不关心他人,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和神经质维度可以预测负性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情商、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阐明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方法:以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364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商量表(EQ)、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广西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情商和精神质人格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或P<0.01),掩饰性人格在民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侗族、回族和土家族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民族(P<0.01),精神质人格和掩饰性人格在学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科生的得分高于硕士生(P<0.05);情商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掩饰性呈正相关关系(r=0.274,P<0.01;r=0.145,P<0.01),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关系(r=-0.422,P<0.01;r=-0.202,P<0.01),人际信任与情商和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呈负相关关系(r=-0.273,P<0.01;r=-0.169,P<0.01),特殊信任因子与情商和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呈负相关关系(r=-0.252,P<0.01;r=-0.151,P<0.01),人际信任及普遍信任因子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关系(r=0.313,P<0.01;r=0.338,P<0.01),与掩饰性呈负相关关系(r=-0.201,P<0.01;r=-0.217,P<0.01)。结论:广西高校学生情商和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有密切关联,并且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提升高校学生情商及人际信任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其可能带来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驻港部队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驻港部队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11名男性驻港部队军人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1)211名驻港军人中有10人呈现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占4.74%;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而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2)驻港军人心理应激评分与EPQ的精神病质、神经质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效度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SCL-90各因子分与EPQ的精神病质、神经质维度分呈正相关,与内外向质、效度量表维度分呈负相关。(3)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驻港军人心理应激的因素是:EPQ-N、休息、EPQ-L、人际关系及是否理解军训意义。结论 情绪不稳定及掩饰倾向严重的个性特征、休息、人际关系和是否理解军训意义是造成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神经症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32名住院患神经症士兵进行了调查。结果患神经症士兵各因子分均高于男军人常模(P〈0.05),且主要集中在强迫、焦虑、抑郁因子上。患神经症士兵的EPQ中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分高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5),内外向性(E)维度分低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5),掩饰程度(L)维度无显著差异。患神经症士兵EPQ的N分与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分与SCL-90总均分和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E分与人际敏感、抑郁呈负相关,除躯体化、恐怖以外,EPQ的L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患神经症士兵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新兵入伍前进行SCL-90、EPQ检查,可有效的减少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或精神病患者带病入伍。  相似文献   

16.
252例医学专科毕业生求职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各大院校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点。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对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4.9%,较全国范围检查范围高。②医学专科毕业生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③男女之间在强迫、人际关系上存有显著性差异。④EPQ-E和EPQ-P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EPQ-L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EPQ-N除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他无相关关系外,与其他各因子都有正相关。结论: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且与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袁(SCL-90)评定518例高一学生,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作多因素分析。结果:父母的温暖理解与EPQ的内外向因子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EPQ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因子负相关;SCL-90高分组学生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负性情感。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过多使用负性情感易使子女出现心身症状及不良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某高校新生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焦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576例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新生的焦虑检出率为10.24%,SAS的平均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P?<0.05)。焦虑组学生表现出敌对、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相关分析显示学生的SAS标准分与EPQ-P、EPQ-N因素呈正相关,与EPQ-E、EPQ-L因素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的专业、高考成绩、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及不稳定的情绪因素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高校新生焦虑水平较高,学生的专业、高考成绩、父亲文化程度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94名新兵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兵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 194名男性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新兵EPQ -P、EPQ -N维度分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EPQ -E、EPQ -L维度分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新兵个性内向、倾向内向及情绪不稳定者比例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个性外向、倾向外向及情绪稳定者比例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不同气质类型新兵SAS、SDS评分间差异明显 ,得分高低次序为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抑郁质新兵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与其他气质类型军人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多血质新兵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与其他气质类型军人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新兵个性有其特征性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个性特征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