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31例予丹参加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法对于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取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可通过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DA水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反应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清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属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6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痰汤.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下降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减低.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改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有较好的疗效,活血化痰汤对此有帮助作用,能使ET、AⅡ、TNF-α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通络汤联合眼针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常规治疗加黄芪通络汤联合眼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流变指标。对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58.8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流变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通络汤联合眼针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流变指标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治疗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症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脑活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后遗症状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逐瘀化痰汤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优势.方法 6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十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半身不遂、气短乏力、舌质暗淡等主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神经细胞营养剂及他汀类降脂药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12周后检测颈动脉内径(CAD)、内-中膜厚度(IMT)并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CAD、IMT、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能消散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研究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将142例确诊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72例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用中风回春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改善症状及总生活能力状态有明显优势,与改善肾虚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脑梗死患者的排尿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脑梗死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初尿意膀胱容量(FBS)、最大测压膀胱容量(MCBC)、最大逼尿肌压(MDP)、膀胱顺应性(BC)。将患者资料按脑梗死病程(病程1月为急性期、1月≤病程≤1年为恢复期组、病程1年为后遗症期组)分为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后遗症期组共3组。对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Qmax(ml/s)表现为急性期(7.11±1.76)小于恢复期(10.77±1.24)和后遗症期(10.33±1.61)(P0.01);PVR(ml)表现为急性期(361.33±43.10)大于后遗症期(129.62±30.82)和恢复期(83.31±14.95)(P0.01);FBS(ml)表现为急性期(347.33±69.95)大于恢复期(132.27±13.16)和后遗症期(211.25±26.81)(P0.01);MCBC(ml)表现为急性期(696.00±42.39)大于后遗症期(537.92±62.74)和恢复期(233.38±38.30)(P0.01);MDP(cmH2O)表现为急性期(16.11±4.11)小于恢复期(55.18±14.40)及后遗症期(50.85±15.27)(P0.01);BC(ml/cmH2O)表现为恢复期(11.85±1.21)小于急性期(52.22±2.64)及后遗症期(39.75±1.14)(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对膀胱尿道功能影响最大,引起逼尿肌收缩无力;恢复期对膀胱尿道功能亦有较大影响,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呈不稳定膀胱;后遗症期对膀胱尿道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施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变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比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并予其他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和hsCRP水平的比较:两组治疗后P-选择素和hsCRP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ESSS和ADL比较:两组治疗后MESSS和ADL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组治疗后MESSS和ADL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脑梗死症状,促进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恢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期和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变化 ,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 ,检测 4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组 ) ,2 5例非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其血液及脑脊液NSE的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液和脑脊液NSE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和对照组 (P <0 0 1) ;ACI患者脑脊液NSE显著高于血液 (P <0 0 1) ;血液和脑脊液NSE含量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脑脊液或血清中的NSE浓度 ,是脑组织破坏程度较合适的生化标记物 ;对预测病人出院后神经症状和体征的恢复程度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氧化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以7 d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DA、ox-LDL水平均降低,SOD、GSH-PX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改善更为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作用这一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路懋英 《当代医学》2011,17(25):117-119
目的评价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近期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医院健康教育组和社区健康教育组:每组30例,空白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另两组在空白组前提下分别组予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患者神经功能评价判定、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度及生活质量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及社区健康教育组患者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及家属认识脑梗死及高血压相关知识、采纳及施行健康生活方式上,社区组明显优于医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具有更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初发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生存质量,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就医和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建议。方法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对初发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运用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6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社会一般工作能力(49%)和社会适应角色(43%)明显低于其他维度;就诊于不同等级医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发病后96h内入院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较好(P〈0.01);腔隙性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在脑梗死的临床四类分型中最好(P〈0.01)。结论初发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与就诊时间相关,与发病部位相关;就近尽快就诊是提高恢复期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脑脉泰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钙、镁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化验7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及10 d后(恢复期)血清钙镁含量,并选取73例非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钙、镁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恢复期其血清钙、镁含量较急性期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血清钙、镁均降低,是脑梗死原发和继发的共同结果,随着病情的稳定好转,其含量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