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定不同稀释度含清肺口服液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人胚肺细胞(HELF)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转录的影响。结果:清肺口服液可以下调RSV攻击后HELF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结论:清肺口服液对RSV感染后HELF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其他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症状轻重不等,主要表现为发作时喘憋、咳嗽、重者呼吸困难。笔者自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以来,采用葶苈地龙汤佐治小儿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爱华  袁斌 《河北中医》2012,(10):1576-1579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所致,多见于〈2岁小儿,尤其是2~6个月的婴儿。其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及肺泡;主要表现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其突出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RSV感染与儿童反复喘息和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给儿童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10)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病毒,目前西医主要对症治疗,无成熟的疫苗上市;传统中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副作用小,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新药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RSV生物学特性、清热药抗RSV感染机制研究、清热药抗RSV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清热药抗RSV筛选思路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从清热药中优化出抗RSV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顾海云  徐雪梅 《吉林中医药》2008,28(12):892-89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合胞病毒肺炎主要以阵发性喘憋和伴有两肺广泛的喘鸣音为临床特点,严重者可以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  相似文献   

6.
周娣  赵霞 《中医药信息》2009,26(5):16-18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小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目前西医尚无具有肯定疗效的治疗药物,鉴于中医药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本文从中药直接、间接抗病毒及对细胞因子影响等角度作一综述,探讨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虎解热袋泡剂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的对抗效果。方法进行狗肾细胞(MDCK)上抗流感病毒[甲1型流感病毒(FM1)]试验,体外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抑制实验。结果黄虎解热袋泡剂在无毒浓度6.25 mg/ml下能完全抑制FM1;对RSV体外抑制作用的最低浓度为2 mg/ml。结论黄虎解热袋泡剂对RSV、FM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可能是其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62例,随机入组。试验组27例,使用清肺口服液加用不含抗病毒药物的液体,对照组35例,使用利巴韦林加用清肺口服液安慰剂。结果:试验组痊愈率76.19%,显效率23.81%,对照组痊愈率48.15%,显效率29.63%,试验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方面,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1].我国的研究证明,RSV也是我国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第一位病原[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由RSV所致,多见于小于2岁小儿,尤其是2~6个月的婴儿.其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及肺泡[3];主要表现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胸片多见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斑点状影.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故受到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喘憋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主要使用抗病毒药,如病毒唑治疗。近年来我科采用止喘合剂配合西药治疗73例,与单独使用西药49例作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发病多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常见于2岁以内儿童,尤以2~6个月婴儿为多。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憋、缺氧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体征,且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在重症治疗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喘憋性肺炎是冬春季节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我们1998年11月~2000年12月采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本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喘憋性肺炎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  相似文献   

13.
金贝清肺颗粒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金贝清肺颗粒的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方法采用小鼠体内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实验观察金贝清颗粒的抗病毒作用。结果金贝清肺颗粒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增殖。结论金贝清肺颗粒具有明显的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情一般较其他普通感染性肺炎重,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金通络饮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退热栓药效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家兔退热试验,观察小儿退热栓直肠给药后对发热家兔的影响;采用体外抗病毒感染试验,观察小儿退热栓体外对FM1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影响。退热结果表明,小儿退热栓给药18、9g生药/kg后2、4h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小儿退热栓分别以250、125、62.5μg/ml进行体外抗病毒感染试验,药物先处理及药物病毒同时加入对FM1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种病毒有抑制病毒复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欣口服液有效单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RSV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并用药物干预、提取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体外转录,同位素检测RSV的mRNA全长转录本,检测金欣口服液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对RSV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细胞组比较,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组(病毒组)放射性核苷酸辐射强度明显增加;与病毒组比较,单体联合(黄芩苷+白藜芦醇)组辐射强度显著降低;而各血清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金欣口服液有效单体黄芩苷+白藜芦醇联合作用能够降低RSV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其可能是金欣口服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痰热闭肺证165例,发现该药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肺汤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儿随机分为A(清肺汤联合更昔洛韦)、B(清肺汤)、C(更昔洛韦)3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清肺汤与更昔洛韦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其治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肺炎已相对减少,病毒性肺炎却逐年增多。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肺炎中病毒病源极为多见,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发病率已超过腺病毒肺炎,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可是,现  相似文献   

20.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2~6个月的婴幼儿,发病急,进展快,喘憋严重,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而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中,痰热闭肺证占76.9%。开肺化痰、解毒活血为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组应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6例,与利巴韦林对照组34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