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周径、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疼痛VAS评分、肿胀周径、AOFA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基于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可明显改善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火针加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学生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青少年学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进行毫火针及刺络拔罐治疗,火针及拔罐位置为踝关节压痛最明显的部位,隔天治疗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患肢处理。记录入选时和治疗1、3、5 d,2星期、4星期、8星期后肿胀指数评分,AOFAS评分,VAS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肿胀指数评分、AOFAS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50/50),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结论毫火针加刺络拔罐治疗为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较佳疗法,能短时间内减少患者的疼痛、肿胀,缩短治疗时间,在短时间内使其踝关节活动正常,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浮针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浮针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依据急性运动损伤处理(RICE)原则给予休息(R)、冰敷(I)、加压包扎(C)、抬高患肢(E)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肿胀程度,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等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开始之前,对两组VAS评分、AOF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以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及1周后再次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两组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1周总有效率(10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浮针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优于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原则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踝关节的活动度、降低疼痛、改善踝关节的功能和对线,可应用并推广至临床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黑敷药结合RICE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黑敷药外敷配合RICE疗法设为观察组,单纯使用RICE疗法设为对照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依就诊顺序交替入组治疗,观察治疗后第3d,第7d,第6w的肿胀、疼痛、压痛、功能等指标及第6w时的疗效,制定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d,第7d,第6w的肿胀、疼痛、压痛、功能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6w愈显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黑敷药结合RICE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减轻局部肿胀、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78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药膏外敷联合踝关节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托固定、早期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作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月后的VAS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肿胀消退率。结果①VAS疼痛评分:治疗1周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OFAS踝-后足评分:治疗1周后及治疗1月后,治疗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踝关节肿胀消退率:治疗1周后,对照组踝关节肿胀消退率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月后,两组的踝关节肿胀消退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踝三针"联合超激光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激光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Kofoed评分及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Kofoed评分及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招募的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各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 h后及治疗1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的得分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时,通过其特殊的针体及行针手法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使阻滞的组织通道贯通,使紧张的血管、肌肉舒张,恢复组织液、血液的运行与代谢,从而达到止痛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门诊治疗的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弹力绷带8字固定,对照组患者加压包扎治疗并给予内服复元活血汤治疗,在受损初期(24h内)常规采用冰敷,观察组内服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踝与后足评分量表(AOFAS)、踝关节扭伤疗效分级评定标准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进行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踝关节损伤、VAS评分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后第2周,观察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显著,有助于及时减轻患者疼痛及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郝金林  徐芳华 《新中医》2018,50(2):119-12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110例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治疗后对2组患者患侧踝关节疼痛、肿胀及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OFAS及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OFAS及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6/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3/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且治疗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给予活血止痛胶囊配合消痛贴膏治疗,治疗组给予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AOFAS踝-后足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可明显减轻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手术治疗后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处关节肿胀消退率、AOFAS踝-后足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肿胀消退率、AOFAS踝-后足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30d、45d肿胀消退率、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消退患处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平衡针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加予平衡针和骨折挫伤胶囊内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压痛、肿胀功能受限、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肘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以超声检查评估损伤韧带的恢复情况,比较患侧和健侧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差值。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同气阿是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改良RICE原则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予针刺“同气阿是穴”,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分析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9.31%(P <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同气阿是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简单易操作,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控银针治疗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针刺组(30例)和温控银针组(28例),针刺组采用跗骨窦外口针刺治疗,温控银针组采用局部封闭后温控银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温控银针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1),AOFAS踝-后足评分均升高(P<0.01),且温控银针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温控银针可有效缓解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组(治疗组)和单纯损伤膏外贴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针刺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后,于患处贴损伤膏1片。对照组单纯于患处贴损伤膏1片。治疗1周后评价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体积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VAS评分、肿胀体积、足背屈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傅林炳  季程  方煜丽  黄洪田 《新中医》2014,46(5):173-175
目的:观察新伤药粉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首先采用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组弹力绷带外固定后采用新伤药粉外敷,对照组采用传统RICE法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AOFAS评分、疼痛及肿胀程度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第3、7天AOFAS评分均治疗前上升(P0.01),治疗组在第3、7天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3、7天2组疼痛、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在第3、7天疼痛及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8%,对照组为80.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伤药粉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肿胀,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优于传统RICE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照就诊顺序将8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RICE(休息、冷敷、加压固定、抬高足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巨刺疗法配合推拿,对照组予以单纯推拿治疗,两组共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3天、治疗1周、治疗2周时评价两组患者疼痛与肿胀情况、踝关节功能及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痛药例数。结果:在治疗第3天、1周和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周长比较方面,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天时两组患者踝关节肿胀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周时,两组患者踝关节周长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第3天、1周及2周时Takakura踝关节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2周治疗期间共有4例患者服用止痛药,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服用止痛类药物,两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够较快的缓解患者疼痛与肿胀,改善踝关节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石氏针刺结合复方紫荆消伤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症状改善特点,评价石氏针刺结合外用膏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弹力绷带固定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的优效性。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弹力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三组受试者分别予石氏针刺结合膏药外用治疗,弹力绷带固定结合膏药治疗和功能锻炼处方结合膏药治疗。在入组时(入组)、第7天(第1周、访视一)、第28天(第4周、访视二)和第42天(第6周、访视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进行优效性评价。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均有疗效(P0.05)。在第7天,针药结合组AOFAS评分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AOFAS评分高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评分。在第7天、第28天针药结合组VAS疼痛评分变化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VAS疼痛评分改善大于弹力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针药结合组AOFAS疗效评定痊愈率和VAS疼痛疗效评定痊愈率高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P0.05)。结论:石氏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明确,对损伤早期的疼痛改善和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弹力绷带固定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骨科黄水联合制动与单纯制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制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制动的基础上外敷骨科黄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果随访观察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失访3例患者,均视为脱落病例,最终两组各纳入2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85.19%(P 0.05)。两组治疗前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 0.05)。两组治疗2周后患者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2周后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科黄水联合制动能有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有效促进踝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