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肛门下坠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组加用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两周后观察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PPH术后肛门下坠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低位保留灌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肛隐窝炎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以复方黄柏液涂剂低位保留灌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治疗,对照组48例予以甲硝唑溶液保留灌肠并予以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总治疗效果及肛门疼痛、肛门坠胀等症状在治疗前后的积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别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在治疗后积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低位保留灌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治疗肛隐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单纯用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两组治疗共3个疗程(7 d为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医证候评分及随访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随访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名盆腔炎性后遗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头孢地尼和复方红藤糖浆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2个月后随访生活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蕴结型可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黄术汤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裂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肛裂术后患者,依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黄术汤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水肿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评分、水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69±1.89)d,短于对照组的(22.68±2.02)d(P<0.05)。结论:加味黄术汤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可减轻肛裂术后疼痛、水肿情况,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黄峰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27-28
为了探寻慢性肛窦炎有效治疗方法,采用微波直肠腔内辐射配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肛塞治疗慢性肛窦炎,观察临床疗效。总病例数60例,分成二组,治疗组30例采用微波直肠腔内辐射配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肛塞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肛塞,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波直肠腔内辐射配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肛塞治疗慢性肛窦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窦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及实验组52例,两组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实验组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及体征评分均降低,实验组更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内蕴证肛窦炎疗效较好,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舒涛  李春花 《中国针灸》2012,32(4):313-315
目的:比较长强穴药线植入与吲哚美辛栓治疗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线埋植组和吲哚美辛组,每组40例。药线埋植组采用术后长强穴药线植入治疗,吲哚美辛组用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6、12、24、72h的疼痛程度,术后第1~3天24h内最大VAS评分(T24maxVAS),观察对其他止痛药物的需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药线埋植组治疗后6、12、24、7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吲哚美辛组(均P<0.05);药线埋植组术后第1~3天,T24maxVAS评分明显低于吲哚美辛组(均P<0.05);药线埋植组6例患者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组14例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线埋植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优于吲哚美辛组的62.5%(25/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埋植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吲哚美辛组有11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结论:长强穴药线植入法治疗痔术后疼痛疗效确切,能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少,止痛效果优于吲哚美辛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后肛内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行PPH术,治疗组术后每天换药时予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置入肛内。观察患者术后肛内下坠感、肛门胀痛、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PH术后第3天,肛内下坠感及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5天肛内下坠感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治疗组伴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及里急后重感的相关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能有效减轻痔PPH术后肛内坠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复方新诺明缓解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以疼痛为主诉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A组92例单纯口服复方新诺明治疗,B组110例应用吲哚美辛栓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C组98例单纯使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67.7%,发生不良反应4例(4.3%);B组总有效率87.9%,发生不良反应3例(2.7%);C组总有效率58.4%,发生不良反应3例(3.1%)。B组与A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新诺明配合吲哚美辛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较单用复方新诺明或单用吲哚美辛栓治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铁权  卢英 《陕西中医》2020,(10):1426-1428
目的:探究观察四君子汤保留灌肠联合太宁栓对慢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直肠炎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太宁栓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效果差异;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腹痛、黏液便、肛门坠胀)、肠镜检查评分、肠道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33(IL-33)、核因子κB(NF-κB)]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肠镜检查评分、IL-33、NF-κB等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保留灌肠联合太宁栓对慢性直肠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机体及肠道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肠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灌肠组加用黄龙汤灌肠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内压,记录两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灌肠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两组治疗前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灌肠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灌肠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5.22%(P<0.05)。结论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恢复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92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应用中药热奄包联合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清园  杨巍  彭云花  陈天  马燕玲 《陕西中医》2022,(10):1419-1422,1426
目的:探讨实炎方保留灌肠联合坐浴在Ⅲ度内痔患者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Ⅲ度内痔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当天采用高锰酸钾液(1:5000)坐浴治疗,观察组术后当天采用实炎方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肉芽形态评分、创面渗液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痊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肉芽形态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2.64%(P<0.05); 观察组痊愈率为81.13%,高于对照组的62.26%(P<0.05)。结论:实炎方保留灌肠联合坐浴用于Ⅲ度内痔患者TST术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痊愈率,促进创面愈合,缓解术口疼痛,减轻肛缘水肿,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促愈方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两组均正行放疗或放疗后1月内出现放射性肠炎,其中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促愈方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分级、中医证候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93.55%(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放射性损伤(EORCT)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与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7 d后,CRP、MDA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而SOD则升高(均P <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口服中药及灌肠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热促愈方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对治疗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确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肠黏膜细胞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胡林龙  李飞  王艳 《河南中医》2020,40(2):295-298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结合普通针刺及结构化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恐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二科住院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结构化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6 d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 d,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JOA、TSK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JOA评分为(6.96±1.72)分,治疗1个疗程后JOA评分为(17.40±1.66)分,治疗2个疗程后JOA评分为(24.36±1.87)分;治疗组治疗前JOA评分为(7.24±1.67)分,治疗1个疗程后JOA评分为(18.44±1.90)分,治疗2个疗程后JOA评分为(25.76±1.42)分。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较前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TSK评分为(45.08±2.48)分,治疗1个疗程后TSK评分为(28.84±1.65)分,治疗2个疗程后TSK评分为(25.60±1.35)分;治疗组治疗前TSK评分为(44.92±2.66)分,治疗1个疗程后TSK评分为(27.36±1.71)分,治疗2个疗程后TSK评分为(24.68±1.60)分。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TSK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结合普通针刺及结构化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恐动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腰部功能及恐动症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自制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加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0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抗炎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碘伏液灌洗创面+碘伏纱条创面覆盖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解毒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即早期患者热毒炽盛,应用复方黄柏液灌洗创面+复方黄柏液纱条创面覆盖+黄连解毒汤口服,后期患者气阴两虚,应用复方黄柏液灌洗创面+复方黄柏液纱条创面覆盖+八珍汤加减口服;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肛周疼痛程度VAS评分、理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变化,统计2组肛周水肿情况、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WBC、hs-CRP、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b、IL-13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肛周水肿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50/53)和81.1%(4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可有效减轻患者肛周疼痛、水肿及炎症反应,改善贫血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rhGM CSF对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83例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消炎止痛止泻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rhGM CS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直肠黏膜评分及KPS评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为71.43%(30/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腹胀、便血、里急后重、食少、身体困重、身热不扬积分和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以上积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直肠黏膜评分明显降低,KPS评分则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肠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rhGM CSF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确定,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抑制肠道黏膜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