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的体质性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58例(258只眼),均为初发患者,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39例,年龄45~82岁,平均67岁。术前采用中医体质分类表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中医体质分布。术后追踪随访6~12个月,统计复发人数,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中医体质差异。结果 1.258例翼状胬肉患者中,湿热质138例(53.5%),阴虚质72例(27.9%),阳虚质12例(4.7%),气郁质12例(4.7%),气虚质10例(3.9%),痰湿质10例(3.9%),平和质2例(0.8%),血瘀质2例(0.8%)。以湿热质、阴虚质为主。2.截止末次随访时复发30例,湿热质20例(66.7%),阴虚质10例(33.3%);未复发者228例,湿热体质118例(51.8%),阴虚体质62例(27.2%),其他体质48例(21.1%)。两组患者湿热质、阴虚质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性别构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湿热质和阴虚质居多;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中医体质特点尚不明确,需调整调查设计、扩大样本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Q型因子分析于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男性以痰湿质(31.3%)、湿热质(23.9%)居多,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各8.9%);女性以气郁质(22.7%)、痰湿质(18.8%)、血瘀质(15.1%)、阴虚质(15.1%)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湿热质(各9.4%);不同性别患者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中存在差异性(P0.05)。18~29岁以平和质为主,30~3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多呈现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男性患者18~29岁以平和质、特意禀体质分布为主,30~4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女性患者18~29岁以气郁质为主,30~44岁以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4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渐多。结论:不同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中医体质偏颇性,不同性别、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存在差异,可以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荔湾区中医院和荔湾区彩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中医体质量表》,按照标准逐条进行评分,按照最终得分判断其中医体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结果纳入调查的患者共450例,男200例,女250例;年龄18-65岁,平均48.65岁,40岁以上患者占比例较大。平和质72例(16%),其余378例(84%)均为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阴虚质(90例,20%)、血瘀质(74例,16.5%)和湿热质(63例,14%)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性别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男性患者中平和质(45例,10%)、血瘀质(43例,9.5%)、湿热质(40例,9%)较多;女性患者中阴虚质(68例,15%)、血瘀质(31例,7%)、平和质(27例,6%)、阳虚质(27例,6%)、痰湿质(27例,6%)较多。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偏颇体质者容易复发,其中以阴虚质、血瘀质和湿热质患者更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指导居民进行养生保健、抵御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广州市花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2 444例老年人居民的中医体质辨证分型资料,探寻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同时根据居民的中医体质对其进行养生保健指导。结果:居民的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69.45±11.82)岁,其中男1 160例,女1 284例,阴虚质344例(14.08%),阳虚质612例(25.04%),气虚质356例(14.57%),痰湿质176例(7.20%),湿热质273例(11.17%),气郁质161例(6.59%),血瘀质225例(9.21%),和平质152例(6.22%),特禀质145例(5.93%)。结论:岭南地区老年人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较多,这可能与居民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以期为泌尿系结石的中药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42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体质分类量表,对体质类型和年龄、性别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6例结石患者中平和质占46.7%,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各占15.3%、13.8%、8.0%。兼夹体质构成比的前三位分别是痰湿质(18.9%)、气虚质(18.0%)和湿热质(16.3%)。年轻患者平和质、气虚质比例低,湿热质、阴虚质比例高,而老年患者刚好相反。男性湿热质比例比女性高,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比例均比女性低。结论: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是容易罹患结石的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中湿热质和阴虚质在性别、年龄分组间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选择186例复发性脑卒中患者,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以及与性别、年龄、体重的关系。结果: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血瘀质和气虚质居多,分别为34.4%、23.1%和17.7%。男性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为阴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女性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为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50岁以下及50~60岁患者以阴虚质和痰湿质最为常见,60+~70岁患者以阴虚质和血瘀质为主,70+~80岁及80岁以上患者主要以血瘀质为主。肥胖及超重患者以痰湿质最为常见,其他患者以阴虚质最为常见。结论: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血瘀质和气虚质为多;不同年龄和体重的患者,其中医体质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探讨高度近视的易感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调查表对324例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析。结果 1.不同性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男、女性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男性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占总体质的39.7%;女性患者以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9.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5,P=0.007)。2.不同屈光度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不同屈光度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10.00 D的患者以阴虚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38.7%;≥-10.00 D的患者以阴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3,P=0.258)。3.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18岁患者体质构成比以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9.5%;18~40岁患者体质构成,以气郁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2.1%;41~60岁患者体质构成,以阴虚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8%;60岁的患者体质构成,以阴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0%。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47,P=0.002)。结论高度近视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以平和质为主,除此外,以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例干眼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200例干眼患者中平均年龄(50±15)岁,女性114例(57.0%),男性86例(43.0%),常住地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占比最大,其次分别为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是干眼常见的体质类型,干眼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均与体质有关系。因此,可根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一般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干眼健康宣教及健康管理,达到探究干眼病机、优化该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并筛选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测评,观察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 600例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总体分布规律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较为多见,占81.33%。300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8例(2.67%)、阴虚质109例(36.33%)、阳虚质40例(13.33%)、湿热质14例(4.67%)、气郁质9例(3.0%)、血瘀质6例(2.0%)、痰湿质109例(36.33%)、特禀质0例,其中以阴虚质、痰湿质为主;3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2例(0.67%)、阴虚质76例(25.33%)、阳虚质39例(13.00%)、湿热质27例(9.00%)、气郁质2例(0.67%)、血瘀质20例(6.67%)、痰湿质129例(43.00%),其中以痰湿质为主。经χ~2检验分析,体质类型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3种体质体现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民族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中,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偏咸的多于汉族,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缺乏运动人数明显高于汉族(P0.05),说明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结论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民族患者的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青春期痤疮发病特点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青春期痤疮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株洲地区部分高校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就体质类型与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皮肤类型、好发季节、饮食偏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中偏颇体质者占84.31%,湿热质、痰湿质为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亦占一定的比例,阳虚质、血瘀质与特禀质出现较少。皮肤类型以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为多见。饮食偏好辛辣食物居首位,偏好甜食、油腻食物次之。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株洲地区青春期痤疮患者的好发体质,提示青春期痤疮的防治可从体质角度作为预防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频复发性肾病(FRNS)中医证型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FRNS的患儿50例,对其进行病理诊断和中西辨证分型,并对治疗前后患儿的血生化、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其次为肾虚血瘀、湿热内蕴等;病理类型主要为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炎(MsP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FSGS+MsPGN)及IgA肾病。其中肝肾阴虚患者中多为MsPGN,湿热内蕴型患者中多为IgAN,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临床上可以将IgAN和MsPGN作为湿热内蕴型和肝肾阴虚型的辨证依据和客观指标,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医体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从延吉社区45-74岁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2 228人行空腹血糖试验,对筛检出的178例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结果: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中医体质构成与糖耐量正常人群不同(χ2=44.065,P<0.0001),糖调节受损人群多见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29.21%)、气郁质(20.79%)、气虚质(17.98%)和阳虚质(13.48%),糖耐量正常人群主要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33.77%)、气虚质(28.57%)和阳虚质(20.78%),由于样本量较小,糖调节受损人群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群的体质构成无明显差异(χ2=11.634,P=0.625;χ2=6.927,P=0.422)。结论: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为主,与血糖正常人群的体质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阴虚体质与患者的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方法:将524例患者按中医体质进行分类,301例患者纳入阴虚体质组(阴虚组),223例纳入非阴虚体质组(非阴虚组)。对两组患者的饮酒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水平(TG)、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血小板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阴虚体质患者与饮酒、高胆固醇(TC)水平及高空腹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阴虚体质与吸烟、甘油三酯水平不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与饮酒、高胆固醇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体质及证候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体质情况及证候类型的分布。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0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各占28、25、22例。征候分布中脾虚痰盛型所占比例最大,占33.33%,心肝阴虚型占28.33%、气郁痰阻型占15.83%、肝火旺盛型占13.33%、痰瘀互结型占6.67%、无明显证型者2.50%。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证型主要为脾虚痰盛型、肝阴虚型。中医体质、证型二者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记录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病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统计体质频次98例次,气虚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2例次(22.45%),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和质在不同病程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虚、阴虚角度调理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大肠癌术前证候以湿热蕴结型最多,其次依次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大肠癌术前主要证候群: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和气血两虚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东部地区结节性痒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选取12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作为病例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结节性痒疹患者年龄(41.58±16.27)岁,性别男女比例约1∶1.2,体质类型分布前四位的是湿热质23例、血瘀质20例、气郁质19例、特禀质13例;健康体检者体质类型分布前四位的是平和质33例、气虚质19例、阳虚质14例、痰湿质13例;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偏颇体质明显增多(P<0.01),2组体质构成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较对照组转化分增加(P<0.05)。结论结节性痒疹的发病与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偏颇体质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发病类别的分布规律。方法: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病例资料及血液标本共计152例,将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IONFH)患者50例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判定AIONFH患者一般情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结果:AIONFH患者中男46例(92.0%),女4例(8.0%);中医体质中痰湿质频次31,占48.4%、平和质频次12,占18.7%、阳虚质频次7,占10.9%、湿热质频次6,占9.4%;ARCO分期结果显示,Ⅲ期最多为26例(52.0%),其次为Ⅱ期15例(30.0%),再次为Ⅳ期8例(16.0%),Ⅰ期仅有1例(2.0)%,未发现0期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病为左侧髋关节者9例(18.0%),右侧髋关节13例(26.0%),双侧髋关节28例(56.0%)。结论:AIONFH患者的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患者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ARCO分期以Ⅲ期最为常见,多为双侧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4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9种体质类型按照出现频次的高低进行以下排列:处于前三位的依次为痰湿质,总计人数为621例,占总人数的18.74%;湿热质总计人数为543例,占总体的16.39%;平和质类型的总计人数为160例,占总体的4.83%。最终结果显示偏颇体质类型的总人数为600例,占总体比例的90.91%;单一体质类型的人数为223例,其比例为占总病例人数的33.79%,此外兼夹体质类型的人数为437例,占总体人数的66.21%。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痰湿质、湿热质和瘀血质3种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