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1例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研究,评定认知功能和评定社会功能及疗效评定,并以42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喹硫平,平均日剂量分别为4.2mg、18.6mg、561.3 mg.从基线至6周实验结束,治疗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值分别为(19.7±20.2)分、(20.2±21.0)分、(15.8±19.4)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改变为(7.8±16.3)分、(8.2±15.2)分、(6.8±14.8)分.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定在3个治疗组从基线到终点的改善显著(P<0.05).所有患者组治疗前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在执行功能、记忆均未见改善,奥氮平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三项指标中有改善(P<0.05).3个治疗组在知觉运动速率以及注意、概念转换能力有改善(P<0.05).利培酮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轻度的EPS,奥氮平、喹硫平组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是嗜睡.结论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都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喹硫平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体精神症状、抑郁症状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均P< 0.01),研究组在阴性、焦虑抑郁、认知缺损因子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均P< 0.01),抑郁症状疗效较优于对照组(P<0.01).MARDS减分差值与焦虑抑郁、阴性、认知缺损等因子分均呈正相关(r=0.237、0.389、0.495、0.296,均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抑郁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分别在入组时、12周、24周末测定PANSS、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成人言语学习测验、CPT、WMS、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结果:喹硫平组患者在言语流畅性、CPT和执行功能方面优于奥氮平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功能的改善与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的改善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33,P<0.05)。结论:喹硫平、奥氮平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喹硫平在某些方面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幸福感提升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幸福感提升训练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及WCST和CPT中W1、W2、C1、C2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并且治疗12周末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及W1、W2、C1、C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幸福感提升训练不仅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奥氮平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和奥氮平合并坦度螺酮组(合并组)。治疗前后进行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测定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结果入组基线期,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及认知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共失访21例,两组PANSS总分减分及CGI评分减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合并组患者RBANS总分增加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坦度螺酮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效利培酮微球(RLAI)、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LAI组30例,利培酮片组45例,喹硫平片组45例,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12周末RLAI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利培酮片和喹硫平组(P<0.01);治疗12周末,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LAI与利培酮片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喹硫平组为体重增加、心动过速.结论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RLAI组在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且有长期维持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治疗组给予喹硫平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率97.5%,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喹硫平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纠正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初诊或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疗效不显著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喹硫平(n=25)与齐拉西酮(n=25)2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应用PANSS、MMES分别评定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结果共40例临床稳定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喹硫平19例,齐拉西酮21例)。治疗前,喹硫平与齐拉西酮2组的PANSS总分及子项目得分与MMSE总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喹硫平与齐拉西酮都能明显降低PANSS总分与子项目得分,但升高MMSE总分(P<0.05);且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喹硫平与齐拉西酮均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障碍,且两者疗效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伴有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5例)、奋乃静组(33例),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时三组PANSS评分、CD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低于奋乃静组(P<0.05);治疗2周末喹硫平组CDSS评分较利培酮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各时间点两组CDSS评分与奋乃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副作用均较少,低于奋乃静组。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在阴性症状及伴随的抑郁症状方面改善均优于奋乃静,喹硫平在改善抑郁症状时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黄胜昌  陶建青  曾强  王海琴 《医学综述》2014,20(19):3590-3592
目的探讨奋乃静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奋乃静组35例,给予奋乃静治疗;喹硫平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语词流畅性测验(VF)、连线试验A(TMT-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奋乃静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SP评分显著升高(P<0.05),喹硫平组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评分较治疗前及较奋乃静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伴强迫症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55例伴强迫症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的观察期均为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副反应量表(TESS),比较并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的平均剂量在两组患者间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强迫症状均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ANSS、Y-BO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结论:喹硫平单用治疗伴强迫症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联用艾司西酞普兰相当,患者的强迫症状与精神症状的改善呈显著正相关,支持强迫症状作为精神分裂症固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标准)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分别予阿立哌唑、喹硫平治疗并随诊至6个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 - 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2%、显效率65%,喹硫平组有效率90%、显效率63%,两组疗效相仿,但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低于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WHO QOL - 100各维度(除精神支柱外)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均明显优于喹硫平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喹硫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且相当,不良反应阿立哌唑更轻,且阿立哌唑对女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喹硫平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98例)和舒必利组(93例),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疗程8周.疗效指标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外反应量表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在治疗结束时PANSS和BPRS总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喹硫平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44.4±13.7)分和(25.9±7.5)分;舒必利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50.4±13.0)分,(28.2±6.6)分(P<0.01),2组间比较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治疗第4,6,8周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症状分在第8周差异有显著性,喹硫平组分值低于舒必利组;临床总有效率喹硫平组为61.2%,舒必利组为46.2%,2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143,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程度轻,但喹硫平组便秘、心电图异常及体重增加发生率少于舒必利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改善,而且对阴性症状疗效更优于舒必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及执行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改善其执行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用x2检验和t检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Y-BOCS评分2、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Y-BOCS评分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喹硫平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伏沙明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喹硫平治疗,且降低喹硫平使用剂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获得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两组均给予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基线和12个月时给予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威斯康辛分类卡片(WCST)评估认知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测精神病性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BANS量表总分以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注意力的变化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CST中分类数、正确数、概念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总分变化与阴性症状总分以及淡漠/社交退缩、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有显著负相关性(r=-0.21,P=0.03;r=-0.24,P=0.01;r=-0.26,P=0.01)。结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喹硫平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性负波(MMN)的影响.方法 选择6~15岁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组,23例正常儿童少年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喹硫平治疗前、4周后以及8周后予MMN 检测,同时予PANS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对照组入组时预MMN 检测.观察MMN波幅、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4周后以及8周后PANSS量表分低于基线水平(均P <0.05).研究组频率偏离MMN波幅及持续时间偏离MMN波幅[分别为(1.57 ±0.9)μV、(1.53±0.8)μV]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1±0.4)μV、(2.00±0.86)μV](均P <0.05).将MMN型与治疗时间层面作为组间因素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频率偏离MMN与持续时间偏离MMN2组波幅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 =0.704,dF =1,P =0.403);MMN型与治疗时间层面交互作用不显著(F =0.299,dF =2,P =0.796);治疗时间层面间存在显著效应(F =3.576,dF =2,P =0.031).治疗8周后MMN波幅[分别为(1.94 ±0.5)μV、(1.88±0.7)μV]比基线水平、治疗4周后[分别为(1.65 ±0.8)μV、(1.42±0.7)μV]明显升高(P =0.025、0.020).结论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MMN提供了喹硫平能够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初诊或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疗效不显著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喹硫平(n=25)与利培酮(n=25)2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结果共39例临床稳定患者(PANSS量表≤60分或PANSS减分率≥50%)完成3个月的治疗(喹硫平组19例,利培酮组20例)。与基线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3个月后MME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ANSS总分及各子项目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MMES与PANSS项目评分并无差异性。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舍曲林+奎硫平、安慰剂+喹硫平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ANSS的阴性因子分为(32.3±3.5)分与(35.1±4.2)分,治疗12周末时评分为(30.1±3.7)分与(34.2±3.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末PANSS总分分别为(64±10)分与(6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3例,无效14例;对照组痊愈0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11例,无效27 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8,P<0.01).结论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刘显阳  岳晓斌  王姗  党伟  贾杰  房明  王赞利 《吉林医学》2010,(25):4256-4257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符合CCMD-Ⅲ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PANSS抑郁症状4个因子至少一个因子分评分≥4分,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采用PANSS因子分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2.1%,利培酮组为9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和利培酮的PANSS抑郁因子分在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不良反应为嗜睡,体重增加。利培酮有锥体外系反应、泌乳、月经紊乱、体重增加、激越等。结论:①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②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组优于利培酮组;③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