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种全耳再造术的疗效,探讨较理想的耳再造方法.方法77例耳部缺损患者,分别行分期法Tanzer's耳再造术(未经皮肤扩张组,52例)、扩张器扩张乳突区皮肤后耳再造术(皮肤扩张组,15例)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颞浅筋膜瓣加植皮一期耳再造术(Medpor耳支架组,10例).结果未经皮肤扩张组中有2例部分皮肤血运障碍需再行处理,其余外形良好,轮廓清晰.皮肤扩张组外形较满意,轮廓较清晰.Medpor耳支架组有3例支架外露经皮瓣修复愈合,轮廓较清楚,但耳颅角不明显.结论以肋软骨作支架的分期耳再造术是较可靠的治疗方法.扩张皮肤后耳再造术提供了充足的皮肤也较为理想.Medpor支架耳再造术易发生支架外露,常需再次植皮或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2.
三种全耳再造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种全耳再造术的疗效,探讨较理想的耳再造方法。方法77例耳部缺损患者,分别行分期法Tanzer’s耳再造术(未经皮肤扩张组,52例)、扩张器扩张乳突区皮肤后耳再造术(皮肤扩张组,15例)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opor)支架颞浅筋膜瓣加植皮一期耳再造术(Medpor耳支架组,10例)。结果未经皮肤扩张组中有2例部分皮肤血运障碍需再行处理,其余外形良好,轮廓清晰。皮肤扩张组外形较满意,轮廓较清晰。Medpor耳支架组有3例支架外露经皮瓣修复愈合,轮廓较清楚,但耳颅角不明显。结论以肋软骨作支架的分期耳再造术是较可靠的治疗方法。扩张皮肤后耳再造术提供了充足的皮肤也较为理想。Medpor支架耳再造术易发生支架外露,常需再次植皮或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 采用分期法全耳再造术观察和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Tanzer- Brent"分期法全耳再造术。一期取肋软骨支架成型埋于患侧乳突皮下;同时行耳垂转移。二期立耳、耳颅角再造。三期耳甲腔及其他修整。结果 41例中3例耳后移植皮片小面积水泡,两周后自行愈合。1例耳颅角因瘢痕增生变小,后期做瘢痕松解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再造耳小于对侧正常耳,半年后在上臂内侧作管型皮瓣,将皮管转移至外耳轮,扩大耳廓。其余病例效果均满意。术后随访1-3年。再造耳廓细微结构逐渐清晰,外型较为满意。结论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全耳再造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外形逼真,承受压力好,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再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健侧耳软骨及组织瓣修复Medpor耳支架外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Medpor耳支架外露的方法.方法:对6例Medpor耳支架外露患者予以局部清创,去除支架外露部分,应用健侧耳软骨塑形替代去除的Medpor支架部分,同时采用组织瓣加植皮覆盖软骨.对去除支架后不影响再造耳形态者可直接采用组织瓣修复.结果:本组Medpor耳支架外露的平均发生时间在外耳再造术后15个月,外露的主要原因是外伤或感染,外露的部位发生于再造耳上极、耳垂与皮瓣交界部位.6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外露好发部位的再次外露,耳廓外形良好.结论:应用健侧耳软骨修复Medpor耳支架外露不仅可获得满意的外形,而且可以防止支架再次外露.  相似文献   

5.
自体肋软骨移植全耳再造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移植全耳再造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8年3月住院的耳廓缺损15例患者,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12例,外伤后耳廓缺损3例.行全耳再造术,移植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软骨支架,利用扩张的耳后皮肤软组织制备皮瓣覆盖耳软骨支架,形成再造耳.结果:15例随访6个月~4年,13例完成耳再造术,再造耳位置正常,皮肤质地良好,三维结构清晰,医患双方满意;扩张器埋置术后发生血肿1例,行扩张器取出;扩张器外露3例,经换药等处理后完成扩张过程;软骨支架外露2例,经换药处理后痊愈.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结合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行耳再造是目前首选的耳再造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Medpor耳支架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小耳畸形耳后乳突区皮肤软组织进行扩张,植入Medpor耳支架,行耳再造。结果 对7例7只小耳畸形行外耳再造,术后随访6mo-la,效果均满意。结论请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再造后,除假体支架质硬,需要长期保护外,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耳外型较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体耳廓缺损不仅在形态和功能两方面造成缺陷,而且对个体心理造成极大影响,需行耳廓整形再造。自1920年Gillies[1]开创全耳再造术以来,先后有多种组织材料被充当耳支架,包括异体肋软骨、异种软骨、自体肋软骨、人造组织代用品,但因其为生物性合成材料而极易外露,目前较少采用。异种和异体软骨移植应用于耳廓再造均因排异反应和较严重的吸收、变形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自体肋软骨作为耳廓支架较为可取[2]但需切取自己的肋软骨,增加病人的手术创伤及痛苦且术后易发生气胸、胸廓畸形等并发症。为寻求一种尽可能完善的耳廓支架,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对18例小耳畸形,耳缺损患者采用耳缺损区扩张皮瓣联合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再造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3~37岁,先天小耳畸形11例,外伤性耳缺损7例,均用扩张皮瓣联合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再造术。1.2手术方法一期手术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置术。将扩张器植入耳乳突区及以下,术后七天拆线后开始定期分次注水至皮肤扩张的大小能满足使用量后再持续扩张2个月以减少取出扩张器后皮瓣的回缩。二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术的并发症及解决方法。方法临床应用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15例,根据并发症的发生提出解决方法,并应用改进法6例,进行讨论。结果完全使用Medpor假体行耳再造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改进后外耳轮应用自体肋软骨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术的并发症特别是外露发生率高,改进后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伤后耳廓缺损进行耳再造方法较多,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对7例患者行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支架雕刻全耳再造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烨  黄进军  蒋海越  潘博 《安徽医学》2016,37(8):1012-1014
目的 总结多层次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在外耳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对解放军第105医院整形外科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7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3层拼接雕刻耳支架,实施外耳再造术。观察再造耳三维立体结构及颅耳角的成形。结果 37例再造耳廓三维立体结构清晰,颅耳角成形良好。1例在二期术后发生小面积耳支架外露,用颞浅筋膜瓣转移+植皮法修复,预后良好。结论 多层次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可以一次成形颅耳角,形成三维立体结构,是耳再造术中同期构建颅耳角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耳支架联合扩张器法行耳廓再造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自体肋软骨和M edpor多孔聚乙烯作为耳支架行耳廓再造38例。结果38例中35例再造效果理想,其中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外露1例,经二次手术修整后,效果满意;采用M edpor支架外露2例,其中1例经二次手术修整后,效果满意,另1例发生排斥反应,后取出支架,手术失败。结论自体肋软骨和M edpor两种耳支架联合扩张器法行耳廓再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耳再造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恰当选择术式,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Medpor支架植入一期行儿童全耳再造术,以期获得更好耳廓的形态手术方式.方法:内含颞浅动脉的颞浅筋膜覆盖Medpor耳支架材料,耳背用残耳皮瓣覆盖,耳正面用全厚皮片覆盖,残耳下1/3修整为耳垂一期再造全耳.结果:2002年~2004年以该方法共完成11例全耳再造术,11例再造耳全部存活,与前期手术相比,再造耳廓结构清晰,形态更加逼真,耳颅角及耳轴线良好.结论:本改良手术能够一期完成全耳再造,再造耳形态逼真,易于存活,是一种理想的儿童全耳再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耳垂型小耳畸形的肋软骨全耳郭再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自体肋软骨全耳郭再造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方法20012~005年50例耳垂型小耳畸形患者(54耳),应用自体肋软骨二期全耳再造法进行耳郭再造,手术Ⅰ期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包括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乳突区皮瓣转位和Ⅰ期耳垂转位;Ⅱ期为颅耳角再造。结果本组50例中47例手术效果满意;2例外耳轮软骨尖端弹开外露,行外露软骨再固定,局部皮肤转瓣缝合后痊愈;1例于Ⅱ期术后3个月出现颅耳角回缩。随访3月~4年,再造耳郭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拥有良好的颅耳角。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二期全耳再造,是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评价下眼睑全层缺损创伤后采用自体硬腭黏膜或耳软骨替代眼睑后层,联合眼轮匝肌蒂颞 区皮瓣修复眼睑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11眼)下眼睑创伤后患者行自体硬腭黏膜或自体耳软骨联合眼轮匝肌 蒂颞区皮瓣修复下眼睑全层缺损。11例均为重度眼睑缺损,其中眼睑75%以上全层缺损6例,50%缺损5例。 结果:11 眼睑术后功能及外观基本恢复正常,闭合完全,无内外翻。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4个月,眼睑功能及形态保 持稳定,再造睑板无感染、外露及挛缩。结论:自体硬腭黏膜或耳软骨联合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下眼睑重建术是一 种简便易行、取材方便、临床效果满意的眼睑再造术。  相似文献   

15.
姚梅  崔颖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3,(12):1252-1254,1258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在Medpor- 肋软骨联合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使用意义。 方法 构建兔肋软骨与Medpor 耳廓复合支架模型,植于兔背部皮下,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肋软骨与Medpor 材料直接连接组(A 组) ;肋软骨与Medpor 材料直接连接后bFGF 处理组( 术中及术后2 d,每日局部注射bFGF 200 ng)(B 组)。植入后7 d、14 d、28 d 取出复合支架,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 法),检测Medpor 片边缘及内部CD34 表达,并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 计数。 结果 B 组术后早期Medpor 材料周边纤维组织增生与血管化较A 组明显,但后期血管化程度与A 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术后早期应用bFGF 对复合支架的纤维化及血管化过程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Medpor 与软骨片的连接,增强了复合支架的稳定性及抗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Medpor支架全耳郭再造术及支架外露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edpor支架行全耳郭再造的特点及全耳郭再造术后Medpor支架外露原因。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应用Medpor耳支架行全耳郭再造术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在Ⅰ期耳郭再造术后均形态较好,均于术后2周左右痊愈出院。随访结果发现有11例患者的耳郭支架发生不同程度的外露,其中8例经局部处理后痊愈,3例患者的耳郭支架取出。27例患者的耳郭形态逼真,达到很好美容效果。结论耳再造部位皮肤张力过大、皮瓣过薄或外力的作用是支架外露的主要原因。尽管Medpor耳支架外露率较高,但仍然是一种较好的软骨支架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7.
Nagata法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和探讨Nagata全耳再造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120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采用Nagata全耳再造法,实施全耳再造手术。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随访1年,120只再造耳轮廓均得到满意再现;其中,早期5例患者在期耳再造术后位于对耳屏处的皮肤发生坏死,通过局部皮瓣的转移成功覆盖;1例患者在期手术后再造耳的背侧发生移植皮片的部分坏死和软骨外露,经局部皮瓣的转移后成功覆盖。结论:精致的软骨支架雕刻和保留皮下蒂的再造耳区皮瓣分离方法是Nagata法耳再造成功的关键。Nagata法全耳再造具有并发症少,再造耳解剖结构清晰和手术次数少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东方人种的全耳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3年1月 至2011年12月采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70例;其中舌癌43例,颊癌12例,软腭癌 5例,外鼻癌4例,下唇癌3例,上唇癌2例,下咽后壁癌1例。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4 cm×8 cm,病程 4~30个月。 分析皮瓣修复技术,观察术后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仅1例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发 生坏死,其余均成活,皮瓣成活率98.4﹪。术后随访12~36个月,1例下咽后壁癌术后1年余死于远处转移,2例舌癌死 于心脑血管意外。术后供区外观平整,有色差,瘢痕不明显,无功能障碍;受区外形接近正常,吞咽顺畅,言语清 晰,修复重建效果满意。结论:游离前臂桡侧皮瓣制作简单,血管解剖恒定,管径粗,蒂长,方便吻合,对供区功 能损伤小,厚薄适中,适合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