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肉眼及光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内血肿的影响。电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血肿病理模型术后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血肿吸收快,毛细血管增生活跃,组织修复好。治疗后其脑微血管内皮光滑,内皮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减轻,管腔无狭窄,内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对照组治疗后毛细血管增生较少,组织修复不理想。其脑微血管内皮毛糙,微绒毛增多,内皮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管腔明显受压变窄,并有微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管用水肿,提示毛冬青甲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可行的、有效的,并说明毛冬青甲素确有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肿吸收及脑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旺清  郑关毅 《福建中医药》2010,41(2):46-47,49
目的探讨毛冬青甲素(Ilexonin,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甲素治疗组。假手术组、毛冬青甲素治疗组和模型组按缺血2 h再灌注分为3、7、14、28 d 4组,每组各4只。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用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GAP-43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正常组皮层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多,形态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核深染,核仁明显。模型组表现为皮层神经元皱缩变形,呈三角形改变,核暗染,固缩,间质水肿,细胞间隙增宽。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皮层皱缩变形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排列较规整,组织水肿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AP-43蛋白表达术后3 d开始升高,7 d达到最高水平,14 d仍维持较高水平,之后逐渐降低(P0.05)。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相点脑组织GAP-43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以术后7 d最显著。结论毛冬青甲素可能通过促进缺血侧脑组织GAP-43的表达,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毛冬青甲素对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表达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RT-PCR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毛冬青甲素对K562细胞survivin和bax表达影响。结果毛冬青甲素对K56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一时间效应关系。毛冬青甲素处理细胞后可见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细胞质内出现空泡化。RT-PCR法和FCM检测结果显示毛冬青甲素可抑制survivin上调,促进bax的表达。结论毛冬青甲素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urvivin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钙荧光指示剂 quin-2定量测试法测定了静息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及血小板激活时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并以已知的钙通道拮抗剂异搏定作为对照、观察毛冬青甲素对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毛冬青甲素、异搏定都明显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胞外钙的内流,二者作用强度非常近似,但都不能抑制同等剂量凝血酶所引起的胞内贮存钙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到毛冬青甲素体外给药,能抑制 ADP、胶原诱导的人、兔血小板聚集和5羟色胺释放,剂量与效应相关。药物抑制 ADP 诱导的聚集和释放反应较强,给大鼠体内给药,也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电镜下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正常大鼠血小板呈椭圆形,颗粒清晰可见,给注射盐水大鼠的 PRP 中加入 ADP,血小板从分散变为明显聚集,甚至互相融合,但颗粒仍存在.若给静脉注射毛冬青甲素大鼠的 PRP 中加入 ADP,则血小板的超微结构除偶见伪足形成外其余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陈辉  孙锋  邵跃斌 《新中医》2014,46(1):171-174
目的:研究毛冬青甲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探讨毛冬青甲素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48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后,治疗组:腹腔注射毛冬青甲素4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0天、7天、14天、28天分别处死,各组取6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2组大鼠的收缩压在14天、28天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7、14、28天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第7、14、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CP-1表达均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第7、14、28天的α-SM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毛冬青甲素可通过降低α-SMA、MCP-1,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和和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小球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于输卵管内注入苯酚糊剂造成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通管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复方丹参片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IL-6,TNF-α含量变化。结果桃红通管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IL-6,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尤以桃红通管胶囊高剂量组更为突出。结论桃红通管胶囊能有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与其降低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促进炎症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
侧脑室注射毛冬青甲素降低大鼠动脉血压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毛冬青甲素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降低的机理。结果显示:SD 大鼠(n=51)侧脑室微量注射毛冬青甲素(1g/L,20μl),可使平均动脉血压下降23%,此降压效应可被酚妥拉明完全阻断;毛冬青甲素还具有类似心得安阻断β受体的作用。结果证明毛冬青甲素可影响心血管中枢兴奋性,通过神经调节机制改变外周血管平滑肌紧张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毛冬青甲素作用于心血管中枢而使血压降低的机理,结果显示SD大鼠下丘脑室旁核(n-50)微量注射毛冬青甲素,可使平均动脉血压降低18.7%,孤束核(n=70)微量注射毛冬青甲素(IA 1g/L,10μl),可使平均动脉血压降低18.2%,结果证明毛冬青甲素可影响心血管中枢兴奋性,通过神经调节机制改变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的药理作用。方法将实验用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通管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根据实验要求,制备不同的动物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输卵管通畅情况、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其对小鼠在化学刺激和热刺激下的抗炎、镇痛效果;观察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结果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高、低切)均有降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增加通畅输卵管条数,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及小鼠对化学刺激和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桃红通管胶囊具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并有抗炎及镇痛作用,能有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  相似文献   

11.
杏丁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PNS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加用杏丁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改善,而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沉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杏丁注射液改善PNS血液流变学异常效果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 200μ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个月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各1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Dpv、Dsv缩小,Spv、Ssv加快,Qpv、Qsv减少,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前列腺素E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状及缺血总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减少缺血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性状,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 ( PSS)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PN S)的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将 6 8例 PN 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藻酸双酯钠 ( PSS)、复方丹参配合激素治疗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5 8.8% ,38.2 % ,总有效率分别为 88.2 % ,6 7.6 % ,有显著差异 ( P<0 .0 1) ;在改善血液粘滞度和降低纤维蛋白原等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 PSS治疗 PN S可提高疗效 ,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年芳 《河北中医》2007,29(3):208-209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7.
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与非诺贝特对照优劣。方法72只SD大鼠用SAS软件随机分为6组,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各组按规定灌胃药物或者0.3%CMC溶液,14 d后禁食12 h,剪尾采血,测定血脂各项指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后颈动脉采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消栓降脂丸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全血粘度高、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水平(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非诺贝特仅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水平(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而对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消栓降脂丸有显著的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且某些指标优于非诺贝特(P<0.05)。消栓降脂丸各剂量组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灌肠消炎方辅助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灌肠消炎方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酸痛、疲软无力、行经腹痛加重)、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ESR、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IL-2、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TGF-β1、MCP-1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灌肠消炎方辅助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突发性耳聋肝火上扰证患者64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和抗氧化剂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听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实验组平均听力的提高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并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运用丹栀逍遥散进行中医辅助治疗,可改善症状,对听力的提高及血黏度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向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