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CAP诊治。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10例CAP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住院CAP患者以老年人(≥60岁)多见,肺炎的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症状仍为咳嗽、咳痰、发热,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易于出现呼吸困难和神志障碍,X线主要表现为片状影或间质渗出;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治疗;痰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治疗效果尚可。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相对容易。但在部分老年人中症状重,且不典型,伴有基础疾病时可出现预后不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8岁,咳嗽、咯痰4~5年,进行性呼吸困难一年,后有低热,血痰及关节疼,听诊下肺可闻及捻发音,杵状指趾,OT1:2000(-),痰找抗酸杆菌6次(-),抗核抗体(+)>1:10,IgG1950mg%,其他化验检查正常。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测定,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两肺见粗网状纹理及蜂窝状透光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影,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测定4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及综合分析相关病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85例儿童CAP患儿中,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9例(24.5%),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84例(17.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5例(15.4%),<3岁的婴幼儿CAP有非典型病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46例(38.65%),肺炎衣原体30例(35.7%),混合感染22例(29.33%)。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而喘息症状153例(75.37%)、肺部哮鸣音74例(36.45%)尤为明显。全部病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小儿CAP不可忽视的病原。婴幼儿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CAP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CA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疗效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等,而多数老年患者则出现嗜睡、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经过全身综合治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本组痊愈53例、显效9例,痊愈率80.3%,总有效率93.9%.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既可以表现为肺炎的典型症状,也可以出现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非特异性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常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不明显,应注意避免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合理应用抗生素并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施毅 《东南国防医药》2006,8(6):401-404
根据肺炎感染的环境,目前将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因为两者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措施、抗生素选择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现将CAP和HAP的诊治进展介绍如下。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美国每年约有CAP患者300万~560万例,住院患者超过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5~12岁)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静滴乳糖酸阿奇霉素基础上,治疗组31例选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30例选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观察开始治疗当天和治疗5 d后两组咳嗽、痰液量、排痰困难、喘息评分,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5 d后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或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咳嗽、排痰困难、喘息等症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咳嗽、痰液黏稠和喘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144-145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4例,分别从临床表现、胸片、CT、痰菌培养、预后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气促、胸闷、消化道症状、精神状态的改变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片、CT报告肺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培养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76.3%,对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敏感性高,老年组合并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胸片、CT结果、痰菌培养、抗生素选择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MP感染的7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反复发热是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在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喘憋、痰鸣、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少、胸片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多。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MP-IgM阳性可以确诊,给予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大,婴幼儿以肺部体征明显且症状较重,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重且不典型;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易发生肺外并发症。一旦确诊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老年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水平,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68例老年性肺炎患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x线胸片及肺CT结果,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老年性肺炎,秋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漏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对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纳差,精神萎靡及咳嗽,应警惕肺炎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以使老年性肺炎得到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策,提高救治率。方法选择天津市红桥医院脑系科及ICU收治的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预防治疗措施、转归情况。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多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糜、意识障碍30例(占37.50%),其他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休克等,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58例(占72.50%),痰培养阳性54例(占67.50%),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且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47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18.75%,死亡病例均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应积极防治,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中学住校班级暴发的一起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聚集、暴发流行性的认识,提高支原体肺炎早期的诊治水平。方法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发病年龄为1644岁,住院治疗7例,门急诊治疗5例,持续发热544岁,住院治疗7例,门急诊治疗5例,持续发热57 d,症状普遍为干咳、少痰,伴有胸痛1例,皮肤斑丘疹2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7例(58.3%),根据CAP分层治疗原则,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或呼吸喹诺酮类治疗,退热时间(2.91±1.44)d,疗程为(10.41±1.16)d,所有患者均已康复。结论通过对上述病例的诊断、治疗,考虑本次CAP感染为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由于体质、气候等原因导致,建议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合理安排作息,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防病意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阿坝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2例CAP患儿和同期因其他非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46例HAP患儿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入院体征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入院或临床确诊时的肺炎相关体征方面,CAP组(69.0%)患儿相关体征多于HAP组(47.8%);CAP组肺炎治愈所需时间短于HAP组(t=2.53,P<0.05);实验室监测指标中除WBC外(t=1.97,P<0.05),其余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P组患儿主要检出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8.25%)、大肠埃希菌(15.08%)、肺炎链球菌(13.49%)和铜绿假单胞菌(11.11%);HAP组患儿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相对较高(17.65%)。CRP动态监测中,CAP组患儿CRP降低更为明显,治疗第7天HAP组患儿CRP水平高于CAP组(t=2.65,P<0.05)。结论:儿童感染CAP与HAP发病特点有所不同,尤其是HAP诊断及治疗相对困难,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细菌病原构成及耐药性的差异,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CAP患儿120例,HAP患儿80例,均进行痰细菌学培养及致病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120例CAP患儿共培养细菌134株,细菌构成前5位分别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0例HAP患儿共培养细菌94株,细菌构成前5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HAP患儿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CAP无明显差异(P〉0.05),HAP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SMZ+TMP耐药率远高于CAP(P〈0.05);HAP阴沟肠杆菌对庆大霉素、SMZ+TMP、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明显高于CAP(P〈0.05);HAP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CAP(P〈0.05);HAP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SMZ+TMP耐药率明显高于CAP(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在CAP致病最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在HAP致病最多,并且HAP致病菌耐药率高于C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重症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痰菌阴转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PaO2、PaCO2改善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佐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并发肺孢子虫肺炎(PCP)诊断和防治经验,分析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AIDS并发PCP病例及收治的4例AIDS并发PCP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4例均有发热、咳嗽,伴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和血氧饱和度下降;4例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改变,2例CT示肺部毛玻璃状改变;CD4均小于200/μl;病原学诊断,4例镜检均观察到包囊,巢式PCR在550bp处检出相应条带;经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效。结论AIDS的患者如CD4小于200/μl,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应考虑PCP并及时做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太原市定点医院的304例住院确诊SARS病例住院前临床症状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04例SARS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298例,占98.0%;咳嗽161例,占53.0%;乏力156例,占51.3%;全身肌肉酸痛95例,占31.3%;咯痰84例,占27.6%;畏寒85例,占27.3%;少数有头痛、咽痛、关节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77%的SARS患者在入院前使用了抗生素,其中98%治疗效果为无效、差或一般。1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占40.5%。早期白细胞正常或下降的SARS患者有213例,占93.4%。结论SARS患者临床症状以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肌痛及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为主;多数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及抗生素治疗史,而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总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41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测定该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41例中,老年患者37例(90.24%),患有基础疾病患者41例(100%),其中,11例(26.83%)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25例(60.98%)存在低蛋白血症;院外感染14例(34.15%),院内感染27例(65.85%)。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41例(100%),咳痰41例(100%),发热26例(63.41%),呼吸困难28例(68.29%);胸部X线均呈现程度不等肺部浸润阴影。药敏检测表明,除了对阿米卡星、高剂量的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比较敏感外(58.49%-41.94%),该菌广泛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好发于老年、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早选择可能敏感的抗生素及进行细菌药敏检测将有益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诱导的间质性肺炎(Lef-IP)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诊治、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21年6月国内公开发表的Lef-IP病例报告,提取患者相关信息(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含54例Lef-IP患者,中位年龄61岁(9~83岁),肺部症状出现在用药后3.3~132.9周(中位时间14.5周),给予来氟米特负荷剂量的患者出现肺部症状中位时间更短(7.5周)。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85.2%)、咳嗽(占57.4%)、发热(占53.7%);影像学检查中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的有19例,胸片表现为双肺间质性浸润的有29例;血气分析可表现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C反应蛋白和涎液化糖链抗原水平增高;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8例),其中弥漫性肺泡损伤3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出现淋巴细胞4例、非干酪性肉芽肿1例。停用来氟米特并给予相应处理(抗菌药物、激素、考来烯胺、血浆置换)后,35例(占64.8%)患者肺部症状恢复正常或好转。12例(占22.2%)患者死亡,而与未发热患者(8.0%)相比,发热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病死率(34.5%,P=0.02)。结论Lef-I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应该避免一开始就给予负荷剂量来氟米特治疗;当出现Lef-IP时,停用来氟米特并给予相应治疗,大部分患者肺部症状可恢复正常或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综合分析近年来医院收治的1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微生物学培养及治疗效果。结果住院治疗患儿以年幼儿(≤5岁)多见,以咳嗽、咳痰、发热多见,年幼儿易出现气促和呼吸困难;胸片以片状影和/或间质渗出为主;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药敏可以指导用药;但早期的经验性用药也很重要。结论儿童社区获得型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治疗效果好,但要引起重视,年幼儿亦可因救治不及时出现重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