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志华  邹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51-15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66例伴有明显双下肢神经症状的成人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椎体融合方法的不同分成治疗组36例(椎间植骨)和对照组30例(后外侧植骨),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椎体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后路充分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髂骨植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曹益民  王永 《黑龙江医学》2003,27(3):194-194
经椎弓根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开展 ,方法众多。作者 1999- 0 8~ 2 0 0 1- 0 8应用国产钛合金脊柱滑脱复位内固定装置 (DRFS)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 32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年龄 4 8~ 70岁 ,平均5 8岁。病程 6个月~ 8年 ,平均 2 5个月。滑脱部位L3~ 42例 ,L4~ 52 2例 ,L5~S18例。1 2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有腰部活动受限 ,下腰痛及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 ;间隙性跛行 2 6例 (81 2 5 % ) ;鞍区麻木 ,括约肌功能障碍 4例 (12 5 % )。合并椎间突出 8…  相似文献   

3.
治疗腰椎滑脱症(sponclyolisthesis,S)和胸腰椎骨折(fracture,F)的内固定器,简称为SF内固定器,是一种操作简便、复位固定效果良好的新型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我院自1994年2月~1997年12月,应用该固定器治疗下胸腰椎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彭伍四  彭远立 《四川医学》2002,23(9):942-943
腰椎滑脱症为临床常见病 ,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以神经根减压、滑脱复位 ,内固定加椎骨间融合为主要方法。我院 2 0 0 1年 2~ 9月采用后路切开神经根减压 ,RF- 复位内固定 ,骨笼椎间融合治疗腰 5椎体滑脱症4例 ,随访 6~ 12个月 ,取得了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男 2例 ,女 2例。年龄 19~ 4 6岁。临床分型 : °滑脱 1例 , °滑脱 3例。均为腰5椎体滑脱 ,临床都有腰痛症状 ,合并下肢神经症状者 3例 ,有马尾综合征者 1例。病程 3个月至 5年 ,平均 3.1年。因外伤所致者 1例 ,因劳损及退变所致者 3例。1.2 手…  相似文献   

5.
腰椎滑脱症是常见的脊柱疾患,其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临床效果各有不同.本院骨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5月采用后路减压,DRFS(distraction reduce fixation system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复位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方法,治疗腰椎滑脱26例,随访6~36个月, 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的特点 ,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围绕椎弓根螺钉的应用 ,出现了Roy camille ,Steffee和Dick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继之在RF基础上出现改良后的新型内固定器—SF内固定器[1 ] 。我院自 1997年 5月~ 1999年 5月 ,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3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5 .6岁。单节脊椎骨折 37例 ,双节脊椎骨折 1例。骨折按Denis分型[2 ] :屈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50min。参考Prolo腰椎术后功能评定标准:治愈11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94.4%;住院时间10~21d,平均15d。3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滑脱率较术前显著降低(t=34.235,P〈0.01),椎间隙高度明显提高(t=4.237,P〈0.01),滑脱角明显缩小(t=17.346,P〈0.01)。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3.264,P〈0.01),JOA评分明显升高(t=6.823,P〈0.05)。随访期间结果显示,3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JOA分与术后比较,差异不显著(t=0.235、0.573、0.873、0.467,P〉0.05)。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旭强 《四川医学》2012,33(5):813-81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4月~2007年8月用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观察临床疗效、融合率、滑脱复位率、并发症等。结果随访21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95.5%,滑脱复位率约93.8%,融合率达97.5%,2例神经根牵拉,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PILF加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朱贤康 《中原医刊》2007,34(6):46-4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6例腰椎滑脱症采用RF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滑脱复位率83%,优良率91.3%。结论RF内固定结合植骨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腰椎滑脱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 ,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决定着疗效的好坏。自1 989年 9月~ 2 0 0 2年 6月 ,我科共完成 61例腰椎滑脱手术 ,分 4种手术方式 ,经过术后 3~ 1 2个月随访 ,其中以RF -Ⅱ加后路椎体间植骨的疗效最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61例中男 39例 ,女2 2例。年龄 1 7~ 65岁 ,平均 38 6岁。病史 3个月~ 2 5个月 ,平均 1 1个月。Ⅱ~Ⅲ°滑脱 5 5例 ,Ⅰ°滑脱 6例。症状以腰骶痛为主者 31例 ,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者 1 5例 ,两者合并存在的 1 5例。均通过X片、CT检查确诊。手术方式 :单纯腰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加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应用椎间cage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1~67岁,平均48岁。其中Ⅰ度滑脱14例,Ⅱ度滑脱7例,Ⅲ度滑脱1例。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3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所有滑脱基本复位,融合率100%,椎体间高度恢复,症状明显改善, cage位置正常,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根据邹德威等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5.46%。结论:采用cage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好、安全,椎间融合率高,内固定物无断裂、松动,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 1 993年以来 ,我们采用椎板切除减压 ,Harrington系统撑开 ,钢丝通过椎弓根钉提拉椎体复位固定 ,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5例 ,经 6~ 2 4个月随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32~ 57岁 ,平均4 4.5岁 ,L5滑脱 4例 ,L4 滑脱 1例 ;Ⅱ度滑脱 4例 ,Ⅲ度滑脱 1例。2 结  果术后 1周、1月、3月及半年摄X线片 ,3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 ,1例Ⅱ度滑脱及 1例Ⅲ度滑脱复位至Ⅰ度。 5例中 3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 ,2例症状已明显改善 ,恢复正常工作 ,无再滑脱。手术方法 局麻下取L2 ~S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工作能力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00 min,平均住院时间18 d;完全复位率92.3%(36/39);随访期间X线片复查复位满意,无椎间高度丢失以及内固定断钉、断棒、脱出等并发症;优良率为94.9%(37/39).结论 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38~65岁。滑脱部位:L34例,L412例,L536例。根据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II度35例,III度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15~60个月,平均36个月。患者术后4~10个月植骨均融合(平均6.5个月),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9例、良20例、可3例,优良率94.2%。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14例,Ⅲ度滑脱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10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9例。经后路采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进行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24~41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内,优2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6%。23例滑脱解剖复位,仅有6例留有Ⅰ~Ⅱ度滑脱。术后第4个月起至末次随访,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固定节段的椎体间复位无丢失,椎间高度无丢失。全部病例椎弓根螺钉及cage位置良好,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无cage塌陷、松动、移位。结论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能使腰椎滑脱症状改善明显,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GSS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病例,观察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融合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9例完全复位,1例残留Ⅰ度滑脱。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优9例,良1例。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具有复位完全、固定牢固、融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潘云堂  马仁治 《湖南医学》2000,17(3):167-168
目的 评价Harrington棒,Dick钉,Steffee钢板,S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应用不同内固定技术治疗胸椎骨折脱位48例,其中Harrington棒14例,Dick钉10例,Steffee钢板16例,SF内固定8例。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 所有柱骨折均有明显复位,皆无感染及或神经根症状加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leA级6例2例恢复到B级,B级101例中5例恢复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滑脱腰椎节段椎板切除减压、神经根松解、Tenor内固定,滑脱椎尽量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神经功能、腰背痛、下肢疼痛改善各37例,无变化各1例;脊柱活动改善36例,无变化2例。结论Tenor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可达到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1992年 6月至 1 998年 5月用CDI(Cotrel Duboussetin strumentation) [1]椎弓根钉和短棒做单FSU(functionspinalu nit)复位固定和PLIF(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 ,同时加上关节突间和横突间植骨融合 ,手术治疗脊椎滑脱症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 1 6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43.2岁 (34~ 5 3岁 ) ,平均病程 8年 (6月~ 2 0年 )。 46例均有下腰痛 ,站立久加重并同时出现下肢麻木或疼痛 ,多为一侧或两侧交替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复位联合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器椎体间融合并横突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腰椎滑脱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管减压,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器椎体间融合,横突间自体骨植骨的手术治疗方法评定,术中常规C型臂X线机监控下置钉和植入椎间融合器。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其中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复位,椎间融合并自体骨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复位融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