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张志广  林韬 《职业与健康》2014,(18):2608-2611
目的了解滨州市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析主要死亡原因给全市居民带来的健康损失情况,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4位,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和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死亡原因。该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7.01岁,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死亡率降低20%,人群期望寿命增加1.11岁。各类疾病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263 153.80 a,每千人寿命损失为70 a,平均减寿年数为10.74 a。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是危害青壮年健康以及劳动力人口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以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政府应尽快把伤害预防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市南岗区2006-2014年居民伤害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伤害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方法 依据2006-2014年间哈尔滨市南岗区常住人口中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全死因期望寿命、去伤害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标化潜在减寿率(standar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SYP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进行计算。结果 伤害是南岗居民第4位死亡原因,南岗区 2006-2014年,伤害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上升(χ2=566.607,P<0.001)。该地区的居民伤害死亡,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χ2=320.389,P<0.001)。伤害对哈市南岗区居民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53 286人年,标化潜在减寿率为112.25‰,平均减寿年数为22.34人年,伤害对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占全死因寿命损失的14.25%。由此可见,伤害是导致居民早死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2006-2014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伤害的死亡率较高,其造成的寿命损失较大,其中交通事故、意外跌落以及自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进行必要的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对于预防伤害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部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死亡随访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期望寿命及潜在减寿人年指标分析了西安市部队干休所离休干部9年随防资料。共观察10551.25人年,死亡214人;死因构成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分居前三位,全死因期望寿命长于全国平均水平;减寿分析示全人群和陆军恶性肿瘤减寿率大于心脑血管疾病,空军则与之相反;不同军种比较发现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陆军高于空军,心脑血管疾病则是空军略高于陆军。提示积极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老年病是进一步延长寿命,提高部队老干部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的主要死因对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广西调查点的资料,计算并分析广西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04~2005年广西样本地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71.40/10万,标化死亡率497.30/10万。前5位死因所占构成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病,占全部死因的88.87%。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76051.5人年,减寿率为48.58‰,平均减寿数为18.04岁。位于减寿年数前五位的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了广西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损伤与中毒的潜在减寿年数位于第一位,与损伤与中毒多集中在幼儿和青壮年年龄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罗定市户籍人口的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了解该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蒋庆琅简略寿命表计算该地区2014—2018年报告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2018年罗定市校正户籍人口平均死亡率为588.23/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666.33/10万、499.57/10万;平均期望寿命为78.47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去死因寿命损失量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影响罗定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指导,尤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了解主要死因对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为75.76岁,男性和女性依次为73.41岁和78.43岁,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02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依次增加6.66、2.03、1.97、1.35和0.40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幅与全人群一致,女性期望寿命顺位与全人群略有差别,呼吸系统疾病居第2位。去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80岁、2.31岁、0.92岁、0.87岁。结论 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采用ICD-10中的死因分类标准进行编码及分析统计。通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描述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结果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亡327 769例,平均死亡率为563.67/10万(标化率为327.19/10万),以平均每年0.66%的速度上升。死因顺位前3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04.61/10万、148.43/10万、88.99/10万。损伤中毒(伤害)、肌肉骨骼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11.54%,10.62%、5.53%。年平均PYLL为443 653人年,PYLL率为53.20‰,呈上升趋势。主要死因造成的PYLL的前3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伤害),平均PYLL分别为177 631、88 302和58 678人年。结论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等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逐渐加大。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1年人口资料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死因监测资料来自2011年广州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疾病分类按ICD-10进行分类编码,对2011年广州市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1年广州市居民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44262例,粗死亡率为544.47/10万,标化率为336.45/10万,男性死亡率为612.50/10万,标化率为431.12/10万;女性死亡率为474.66/10万,标化率为248.26/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前6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33.44/10万、101.82/10万、100.68/10万、73.70/10万、31.54/10万、26.53/10万;期望寿命为80.83岁,去除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后,预期寿命可分别增加3.81、2.78和2.73岁;以减寿年数(P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分别为107716.00、81414.00、81106.50、61978.50、26523.00、22232.50年。结论慢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正严重威胁广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水平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嵊泗列岛属我国沿海恶性肿瘤高发区。为了解恶性肿瘤对居民寿命的危害程度 ,对疾病监测点 6个乡镇 (占全县人口的 5 5 % ) 1992~ 2 0 0 1年恶性肿瘤死亡减寿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 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嵊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口资料由县公安局和统计局提供。2 方法 根本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9分类、编码 ,以1990年全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相关指标 ,以“简略寿命表”计算平均预期寿命及去肿瘤后预期寿命。鉴于 1992~ 2 0 0 1年 10年期间平均期望寿命为 70 4 4岁 ,以 1~ 70岁作为目标年龄进行减寿分析[1 ] 。结  果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海安县2006-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寿命损失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海安县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数据库及人口资料,进行恶性肿瘤死亡率、累积死亡率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各种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和因恶性肿瘤死亡期望寿命损失百分率;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采用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化潜在减寿率(SYPLL)、平均减寿年数(AYLL)进行减寿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海安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31.99/105、111.79/105;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3.08%; 2006-2010年海安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58岁,去恶性肿瘤平均期望寿命为84.38岁,寿命损失3.80年;男、女性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平均每年分别增加了0.453 9岁和0.448 4岁,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P<0.05).1~69岁居民恶性肿瘤累计PYLL为62 352.5人年,AYLL为5.72人年,SYPLL为18.80‰.结论 海安县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各年份存在轻微波动,下降趋势不明显,仍位于全死因、减寿顺位第1位.应重点加强对严重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癌种进行干预,应用适宜推广技术开展对高危人群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Early life conditions are relat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abilities in childhoo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hood.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life conditions and cognitive change in old age is unknown.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position (SEP) and cognitive milieu in childhood and change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4,398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62.1% female; 61.7% Black) aged 65 years or older from Chicago, Illinois. Baseline data were collected in 1993-1997. Change in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means of a global cognitive index derived from measures of memory, perceptual speed, and overall cognitive function administered at three in-home assessments between 1993 and 2003, with an average of 5.3 years of follow-up. After results were controlled for age, sex, race, and education, interactions of time with childhood SEP (beta = -0.003, t = -1.0, p = 0.32) and childhood cognitive milieu (beta = -0.0008, t = -0.5, p = 0.62) were non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early life conditions were not related to cognitive change. SEP (beta = 0.034, t = 2.4, p = 0.01) and cognitive milieu (beta = 0.017, t = 2.2, p = 0.03) were associated with absolut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being related to higher SEP and a better cognitive milieu. A better SEP and a more stimulating cognitive milieu in childhood have small bu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bsolut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 however, they do not seem to protect against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 age.  相似文献   

12.
潘霞 《健康大视野》2007,(7):116-119
"老字号",这三个字说出来就有种历史的厚重感在唇边弥漫,仿佛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远、很远。"泽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时自成高"。踏着岁月的沧桑,它们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又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融为一体。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拈起"长春堂"这个响震200余年的名字,她没有"老字号"的贵族味道,她起步于市井之中的过去和多灾多难的历史,更让人感到她今天的不易,其生命的气息并没有随着那场灾难的余烟飘逝而去,反而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发显示出她鲜明的个性和四射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14.
Although considerab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abuse and neglect of older people by other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self-neglect in later lif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elf-neglect which comes primarily from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t is argued that evidence that gross self-neglect constitutes a specific psychiatric syndrom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Diogenes syndrome) is scant. Given current moves to make legal provi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older people, more rigorous research into self-neglec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5.
16.
The authors explored how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erceived 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models in the literature do not address disability adequately. Instead, disability was described as a multifaceted, complex experience tha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live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degree to which integration was possible was influenced by three disability-related factors: (a)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the disabling condition, (b) others' perceptions of disability, and (c) the need for and use of resources. Important contextual conditions included the environment, time, and experience. Ultimately, it was the match between how these persons perceived themselves and what was important in their liv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factors that determined how well they were able to integrate disability into their liv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need for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17.
18.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Philosophy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