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片段(UA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UAF,并测定其积分密度值,计算相对排泄率。结果UAF阳出率及相对排泄率在对照组、糖尿病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5KDa UAF可见于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UAF相对排泄率与UAER、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浆肌酐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F相对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收缩压、甘油三酯。结论UAF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前预测2型糖尿病肾损伤更为早期的指标,并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UAF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无DN组(UAER〈20μg/min)、有DN组(UAER≥20μg/min),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一般资料无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分别为(25.89±4.45)kg/m2、(7.23±1.89)%、(7.83±1.78)mmol/L、(2.03±2.01)mmol/L、(124.53±18.26)mm Hg、(267.11±76.89)μmol/L;有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27.81±6.35)kg/m2、(8.27±2.22)%、(9.67±3.62)mmol/L、(2.89±3.49)mmol/L、(139.87±20.89)mm Hg、(278.45±86.5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依照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和尿酸(UA)。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体重等危险因素,合理饮食,改善自身代谢的情况,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BUA)。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组病程、年龄与无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微量白蛋白组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较无微量白蛋白组明显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无微量白蛋白组明显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MI、舒张压、空腹血浆胰岛素两组无差别。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关;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均是2型糖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洛汀新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洛汀新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改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洛汀新)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缬沙坦(80 mg口服,1日2次)联合百令胶囊(1.0 mg口服,1日3次)治疗5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Ⅲ期25例,IV期28例),治疗前后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周后,受试患者的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不影响FPG、TG、TC、BUN、SCr。结论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快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临床蛋白尿出现。  相似文献   

6.
血清炎症相关因子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CRP含量,并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等指标.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CRP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患者血清CRP含量随病程的延长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CRP与UAER、TC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清CRP水平升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关系密切,CRP可做为判断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4例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尿蛋白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对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UAER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病、BMI、PG、HbA1c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TG、CH、FIB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TG、FIB是UAE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R)将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d)72例,微量蛋白尿组(30mg/d≤UAER<300mg/d)7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mg/d)50例,分别测定各组身高、体重、血压、血肌酐、尿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大量蛋白尿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P<0.05),而肌酐、尿素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P<0.05),且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4,P<0.01;r=-0.272,P<0.01;r=-0.278,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其临床特征、性激素水平以及某些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PCOS患者进行临床评估、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后UAER与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HOMA—IR指数是PCOS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OS患者的UAER与其它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因素有相关性,对此指标的正确评定将有益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6例。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 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平均动脉压(MAP)、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联合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血压,明显降低尿蛋白, 防止DN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0例正常人群及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排除率(UAER),并根据24 h尿蛋白排出率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正常尿白蛋白组(DN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N2组);临床白蛋白尿组(DN3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1组、DN2组、DN3组CRP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P<0.01);DN2、DN3组与DN1组比较,CRP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均为P<0.01);DN3组与DN2组比较,CR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而BUN及SCr,与对照组比较,仅DN3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CRP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炎症因子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43例)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50例),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检测患者HbA1c、TG、TC、HDL-C、LDL-C、UA、CRP、IL-6及...  相似文献   

14.
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CEI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ACEI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ARB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K 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AER、GFR和血K 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SBP、UAER与ACEI组、AR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和ARB联合治疗可以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更强的降低UAER和收缩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异常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肾病缬沙坦干预组(VAL组)和雷公藤多甙干预组(TG组).DN组、VAL组和TG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于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RT-PCR检测肾脏CTGF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UAER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肾脏CTGFmRNA表达增加(P<0.01).VAL组和TG组除血糖外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DN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VAL组与TG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两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早期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HbA1c、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仍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昌军  毛爱  冯潇宇 《西部医学》2011,23(11):2156-2157,2159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DM)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160例伴早期DN的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和葛根素治疗组(PTG),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E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减少DN患者的尿白蛋白,降低血TG、TC、,提高HDL-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血液粘度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葛根素对早期DN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及其受辛伐他汀干预的反应。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40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48例。早期DN组又分为2个亚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4例。采用EuSA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C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早期DN组患者血中TGF-β1、CⅣ水平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P〈0.05),TGF-β1与C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中TGF-β1、CⅣ水平及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TGF-β1、CⅣ水平在早期DN中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能降低其血清TGF-β1、CⅣ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活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讨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脂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DN组)66例及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C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静脉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HOMA-IR、UAER。结果 DN组外周血NF-κB p65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比NC组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与FBG、HbA1c、HOMA-IR、UAER呈正相关关系(r=0.920、0.953、0.911、0.859,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对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n=30):仅用缬沙坦,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尤以实验组降低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HbA1c、SBP和DBP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能显著降低2型早期DN患者UAER,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