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济宁市城区小学5所,教育培训机构4个,共向1355名三至五年级小学生发放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0.55%。结果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率为66.91%,尝试吸烟率为9.16%。五年级小学生对家人和同伴吸烟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低于三、四年级(χ2分别为6.427、9.44,P分别为0.04、0.009)。老师及学校控烟情况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7.579、24.557.P<0.001),五年级小学生课堂讲授吸烟危害健康相关知识比例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帮家人买烟是影响小学生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认知的危险因素,OR=2.416,95% CI(1.356~4.304),听说过被动吸烟、老师曾讲解吸烟危害健康、学校设有烟草危害的宣传教育栏、学校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或警示性标语是小学生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认知的保护因素。结论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均较高,提高家庭成员的控烟意识,加强校园控烟教育,建设无烟校园,是减少小学生被动吸烟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吸烟状况,为学校制订控烟措施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方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共1480名进行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吸过一口)的学生占24.1l%,其中男生为38.15%,女生为8.96%,2者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6.39%。高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1.95%;第一次尝试吸烟时年龄最小的仅3岁,最初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和好玩,占67.44%。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8.59%,有73.78%的吸烟学生认为父母或周围的人吸烟对自己有影响,98.26%的学生认为吸烟危害健康。88.46%的学生表示反对吸烟,但出现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分离。结论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比较普遍,应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齐抓共管,并从低龄学生开始采取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1635名中小学生吸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吸烟率为1.22%。初中生吸烟率为2.80%,高中生吸烟率为3.54%;最初吸烟心理以觉得好玩为主占52.4%;第一次吸烟的年龄高峰是11—12岁和13—14岁,即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二年级;香烟的来源以他人送烟为主占54.8%;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吸烟率越高。提示:中小学生吸烟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早对其开展吸烟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 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彤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116-117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为学校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3项指标对某学院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7092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尝试吸烟率为71.9%和18.6%;男、女生近期吸烟率为41.1%和3.3%;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分别为1.0%和0.2%。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一至大三学生吸烟率变化不大,大四男生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较高。结论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在全校各年级实施,应将大四、大一年级学生及所有男生作为控烟干预重点教育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赣州市中学生的吸烟情况及对吸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对赣州市139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赣州市中学生的总吸烟率为8.7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12.60%,女性吸烟率为2.73%;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4岁,最小为11岁;吸烟的主要动机是好奇和社会交往;中学生吸烟与学校类型和家庭收入等因素有关。本次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学生对控烟措施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有效控烟应采取创造无烟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增加控烟的有关知识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的现状,为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650名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6名有效调查大学生中现吸烟率为17.9%,体育专业大学生吸烟率最高,58.1%的大学生第一次吸烟年龄为20岁及以上,50.7%的大学生最近一周内受到过被动吸烟的影响,96.6%的大学生认为吸烟损害健康,94.0%的大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损健康。结论大学生控烟工作应结合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开展,控烟有效方法与技巧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查统一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的《中学生有关吸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原因主要为聚会时和伙伴在一起吸,家里拿的、自己买的和同学朋友给的,中学生首次吸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和街上,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出首次吸烟后有再吸意向.从控烟措施实施前后行为的改变来评价控烟效果.干预学校学生劝说戒烟行为和拒烟行为发生率均达到了90%以上,比干预前有较大提高,而最近1周和3个月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0.0%和2.0%以下.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原因主要是“同伴效应”,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和大街,其第一根烟主要来自家里,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控烟措施实施后,干预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明显好转,近期控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控烟策略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方法 对401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吸烟率为2.3%,现在吸烟率为2.3%。性别、年级、专业与现在是否吸烟有关。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非医学专业的吸烟率高于医学专业。结论 大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信念较好,但是吸烟率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近一半的吸烟者并没有戒烟的打算,非吸烟者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开展控烟运动已刻不容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张胜 《中国热带医学》2008,8(5):865-866
目的了解松岗街道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连续3年对松岗街道中小学生共6361人进行健康监测,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以Excel及SPSS10.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松岗街道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营养不良率(25.39%)比男生营养不良率(13.68%)高,而男生肥胖率(9.77%)比女生肥胖率(4.49%)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26.55%)比小学生营养不良率(12.87%)高,而小学生肥胖率(8.26%)比中学生肥胖率(5.65%)高。结论营养状况出现小学生肥胖上升现象,应对学生加强营养与健康关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怀化市某高校大学生尝试吸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怀化市某高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 业中随机选择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尝试吸烟的因 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050名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973份。结果显示在收回问卷的973名大学生中,尝 试吸烟率为21.17%。53.7%的大学生在初高中开始尝试吸烟,主观原因主要是好奇心理及压抑烦闷,分别占47.1%和 45.2%。男性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高于女性(OR=6.730);家长对子女吸烟不反对不管理的态度(OR=1.866)是学生尝试 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初高中时期是尝试吸烟的高峰期,好奇及烦闷心理是大学生尝试吸烟的重要原因,性 别及家庭教育管理是影响大学生尝试吸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易聪  方桂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60-2161
目的了解海口市龙华区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为该地区进一步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海口市龙华区农村中小学各2所共计1850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参加调查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7.78%,以轻度为主,占总体的38.38%,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总体超重率为4.54%,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总体肥胖率为5.62%,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学习阶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和干预,改善其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青少年对烟草的知、信、行现状,为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延吉市两所中学共1 306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封闭式无记名吸烟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延吉市初中生吸烟人数为105人(8.3%).40名(42.1%)吸烟者第一次所吸的烟都是由朋友送的,首次吸烟最主要的原因为好奇59人(60.8%).学生对于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影响知晓率较高,肺癌的知晓率可高达84.4%,但是由于吸烟而引起心脑血管类和其他类别疾病的知晓率低,尤其是糖尿病(7.4%)、脑中风(7.2%)的知晓率偏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对于吸烟态度相关问题和将来吸烟意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控制青少年吸烟,应当注重对青少年控烟教育的深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教师和家长应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将控烟教育的重心放在初中阶段,并把控烟教育贯穿于青春期始终.  相似文献   

15.
Tobago, until lately, was considered a society with a low prevalence of cigarette smoking. Recent surveys, however, showed an increasing smoking prevalence among school children. To assess whether teachers in Tobago can be credible role models for their pupils, we carried out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their smoking-related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in 2002. We distributed anonymous,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to teachers of all 52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island and conducted structured observations in schools. Of 579 teachers present during the survey, 559 (97%) returned a completed questionnaire; 8.6% of the male and 2.4% of the female teachers reported to be current cigarette smokers; slightly higher proportions had ever been daily smokers. Teachers were well aware of 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 Significantly more non-smokers than current smokers were in favour of strict school smoking regulation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teachers perceived anti-smoking education as their duty. None of the schools had dedicated smoking rooms for teachers, and we found no cigarette butts in or around teachers' rooms. In Tobago, teachers have a lower reported prevalence of cigarette smoking than their pupils. Thus, most teachers can be credible role models with regard to smoking prevention and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become more active in school-based preventiv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百色市右江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小学校开展卫生教育对策。方法2004-2006年,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对右江区12所小学和10中学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共调查中小学生64759人,34267人视力低下,低下率为52.91%。视力低下率以年均5.81个百分点速度递增,视力低下程度也呈逐年加重趋势;视力低下年均增长率顺序是小学大于初中,初中大于高中;男生大于女生;城郊大于市区,普通中学大于重点中学。结论右江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与课业负担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密切有关,应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足够重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视力低下发生。  相似文献   

17.
Smoking habit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related facto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baseline data for an anti-smoking educational program. Nineteen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s in a prefecture in Kyushu, Japan,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In July 1982, unsign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on smoking habits were answered by 4689 students--3088 males and 1601 females--during a homeroom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ir class teacher. The proportions of students who admitted that they had smoked cigarettes were 45.9% for males and 18.2% for females at the ordinary schools, and 78.1% for males at vocational schools. Eleven to twenty percent of male students had already smoked cigarettes in primary school. More mal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had smoked than either male or female students in ordinary schools. Over 40%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ere regular smokers, in contrast to 11.8% for males and 3.4% for females at ordinary schools. 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younger the students, the earlier the age at which they had smoked their first cigarette. The incidence of smoking at the primary school age appeared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smoking by a family member and at high school age with the incidence of smoking by a friend. Spending money and a friend who smoked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smoking stat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le parental smoking had a weak associ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anti-smoking education beginning in a lower grade in primary school.  相似文献   

18.
南通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通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南通市6所青少年心理行为监测点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初一到高三学生共1261人。结果 伤害行为中:75.8%的学生经常骑车带人,48%的学生酒后骑车,15.3%的学生打架,1.3%的学生携带刀具,1.4%的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的多数行为检出率较高。吸烟、饮酒行为中:曾经吸烟的有18,9%,近期吸烟的有9,1%,规律吸烟的有4.6%,曾经饮酒的达63.9%,近期饮酒的有26.9%,规律饮酒的有4.4%,男生、高中生、乡村学生吸烟、饮酒的多数行为较高。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导致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市四类不同性质的中学,抽取869名中学生,采用定式问卷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层次分析。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25.09%,男37.48%,女7.73%(P<0.000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有明显差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伴有品行障碍、学习成绩差,有不良的伙伴关系,家庭成员中有吸烟史,父母亲对孩子管教方式不良及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从事体力劳动。结论干预和预防中学生吸烟行为必须从上述因素着手,制订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乡市郊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乡市郊区2320名中小学生,对其视力、龋齿、沙眼进行检查,并观其PPD试验反应。结果总视力不良率为16.94%,其中小学生为12.62%,中学生为32.16%,且视力不良率与学龄呈正相关(r=0.9628,P〈0.01);总龋患率为32.28%;沙眼患病率为12.24%;结核的感染率为7.07%。结论中小学生龋齿、视力低下和结核病是群体防治的重点疾病,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