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细菌感染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细菌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hs-CRP、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提升AECOPD细菌感染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营养支持及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病区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按照患者住院编号的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饮食指导及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支持及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比较两组血氧分压(PaO)、动脉血二2氧化碳分压(PaCO)、12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肺活量(FVC)、两组呼吸困难(Borg)指数、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FEV1、FVC、PaO_2、PaCO_2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org指数、BMI、ALB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og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BMI、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营养支持及呼吸运动锻炼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感染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抗感染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抗结核、抗感染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机体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及IL-1、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及sIL-2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异烟肼雾化给药方式进行抗结核抗感染的综合治疗,能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加重期组),4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组),同时设45例老年非COPD患者(对照组)。观察3组血清Hcy水平变化,测定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重期组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EV1、FEV1/FVC,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重期组显著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Hcy测定有助于预测COPD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环孢霉素A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白介素8(IL-8)、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 治疗组CD4+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8、TNF-α、MMP-9、血清TGF-β1、HA和PC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FEV1/FVC、VC、TLC、FRC和Pa0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霉素治疗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能够减轻患者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显著降低患者MMP-9、TGF-β1、HA及PCⅢ水平,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结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胺治疗组(治疗组)与舒利迭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早期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舒利迭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EV1和FEV1/FV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值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评分[分别为(78.93±7.10)、(85.39±7.22)、(84.92±6.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9.34±7.18)、(91.63±7.44)、(94.38±8.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口干、尿潴留、咽部不适、心动过速等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结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促进肺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炎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艾滋病患者(包括急性期56例、无症状期64例、艾滋病期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10、IL-16水平及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细胞计数,计算CD4+/CD8+。比较两组及血清研究组中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患者IL-10、IL-16、CD4+、CD8+、CD4+/CD8+水平,分析血清IL-10、IL-16水平与CD4+、CD8+、CD4+/CD8+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IL-10、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16、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期患者血清IL-10、CD8+水平高于无症状期、急性期,无症状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急性期;艾滋病期患者血清IL-16、CD4+、CD4+/CD8+水平低于无症状期、急性期,无症状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急性期,上述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C-反应蛋白(CRP)、IL-6及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的相关性,为COP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DPN、CRP、IL-6水平及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DPN、CRP和IL-6水平,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COPD患者血清ADPN、CRP和IL-6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PN、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ADPN、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r=0.228,r=0.312,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DPN与FEV1、FVC和FEV1/FVC呈负相关(r=-0.427,r=-0.397,r=-0.52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ADPN、CRP和IL-6水平高于正常人群,ADPN水平与CRP、IL-6及FEV1%、FVC%和FEV1/FVC存在明显的关系,可能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科护理。观察两组肺功能、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FEV1、FEV1/FV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FEV1、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的83%比较,显著更高,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较之对照组的79%而言,明显更高,P0.05。结论:实施全科护理作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极佳。肺功能有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大为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89例,分为呼吸衰竭组5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138例,收集同期COPD缓解期患者39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1秒率(FEV1%)、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PO2呈负相关(均P<0.05),与P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能够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白介素(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以及此3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探讨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儿童哮喘病患儿治疗前(治疗前组)、治疗3个月(治疗3月组)、治疗6个月(治疗6月组)外周血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分析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变化,以及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在各组中最高,IL-37水平在各组中最低(F值分别为177.000、43.460、3.042,均P<0.05)。治疗后哮喘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9358、-0.9105,治疗3月组r值分别为-0.9661、-0.9807,治疗6月组r值分别为-0.9796、-0.9844,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IL-17、IL-18浓度和IL-37浓度成负相关,此3种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IL-23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表达,为临床治疗VMC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5只4周龄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5只、VMC组40只,分别设置0、1、2、4、6周5个时间点,其中VMC每亚组为8只,而对照组的亚组为5只,对VMC组各小鼠在腹腔内注射0.1ml的病毒液,而对照组则注射0.1ml的磷酸盐缓冲液(即PBS),对比各时期两组小鼠心肌组织内IL-6、IL-10、IL-23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感染柯萨奇病毒(CVB)后的2~4周内心肌组织产生的炎症反应最为明显,且IL-6、IL-10及IL-23 mRNA在各时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0~6周各时期中的IL-6、IL-10及IL-23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及IL-23可能与VMC发病过程有关,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CE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方法将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实验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在终末激发后(依据致敏结果以及取材时点的不同,将TCE实验组以及DNCB阳性对照组分为TCE致敏组24 h、TCE致敏组72 h、TCE未致敏组24 h和TCE未致敏组72 h;DNCB组24 h和DNCB组72 h)进行皮肤反应评分,并采取皮肤组织,制成蜡块,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IL-1、IL-6和IL-8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皮肤反应评分≥1判断为致敏阳性,TCE实验组致敏率为62.1%;TCE致敏组24 h和TCE致敏组72 h的IL-1水平要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CE致敏组24 h与TCE未致敏组24 h比较、TCE致敏组72 h与TCE未致敏组72 h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和IL-8水平在各个组别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3和IL-18水平在煤工尘肺(CW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测定(ELISA)方法检测了349例CWP患者(CWP组,Ⅰ期322例,Ⅱ+Ⅲ期27例)、57例0+(O+组)、64例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井下煤矿工人(接尘对照组)及50例井上体格检查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8、IL-13和IL-18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在接尘对照组和0+组显著降低(P<0.05):与接尘对照组和0+组比较,CWP组显著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3水平在接尘对照组、0+组和CWP组均显著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8水平在接尘对照组和0+组显著降低(P<0.05);与接尘对照组和0+组比较,CWP组显著增高(P<0.05).与Ⅰ期CWP组比较,Ⅱ+Ⅲ期CWP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WP组不同接尘年限比较,3项指标水平均未发现显著改变(P>0.05).随着CWP患者年龄的增加,IL-8显著增加(P<0.05).与单纯CWP比较,合并肺部疾病组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IL-8水平显著增高(P<0.05).IL-18和IL-8在正常对照组、0+组和CWP组呈正相关.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在CWP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3项指标可能对CWP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香烟对肺部炎性介质IL-1、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备香炯烟雾提取物(CSE),用不同浓度的CSE(10%~100%)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IL-6、II-8的水平。用不同吸烟剂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吸烟4、8、16支)制备动物吸烟模型,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组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探讨细胞因子对HBV感染进展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组82例患者及HBV感染自行恢复组65例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细胞因子IL-4、IL-10、IL-12的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2、IL-10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中明显高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42,P=0.029),而IL-4水平显著低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01)。各组血清中的IL-12水平与IL-4水平都呈负相关(R=-0.441,P0.001;R=-0.462,P0.001);IL-12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241,P=0.029),在HBV感染自行恢复组血清中与HBsAb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5);而IL-4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不相关(P0.05),与HBsAb水平呈负相关(R=-0.348,P=0.04)。IL-10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IL-12、IL-4、IL-10的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慢性HBV感染组中存在异常免疫应答;血清IL-4与IL-12水平的协调分泌对HBV的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医院》2016,(8):1172-1174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阐明这些因子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方法应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9例成功治愈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各因子3个时点间的血清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3个时间点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pg/m L):治疗前分别为1.71±0.91、5.02±11.53、2.48±11.03、1.12±0.46、0.36±1.87、8.99±7.82和882.74±1 110.73,治疗2个月末分别为2.39±1.47、8.95±13.76、1.77±1.80、0.96±0.22、0.51±1.11、4.75±4.16和408.38±492.27,治疗6个月末分别为1.84±0.93、5.14±10.16、1.59±0.78、0.79±0.22、0.44±0.48、4.05±4.51和177.57±104.83。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末及治疗6个月末的IL-6水平、治疗前与治疗2月末的IL-10和IL-12p40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的IL-17A和IP10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17A、IP10、IL-6、IL-10和IL-12p40水平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某些白细胞介素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尘肺患者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9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40例、矽肺19例)灌洗液中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与Ⅱ、Ⅲ期煤工尘肺相比,Ⅱ、Ⅲ期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2p70、IL-12p40和IL-10水平在各组中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纯煤工尘肺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矽肺及其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改变。IL-12p70、IL-12p40和IL-10三者间呈正相关,与IL-18不相关。结论尘肺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应答。检测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IL-18和IL-10水平可能对鉴别尘肺期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