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3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内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每周复查B型超声,必要时复查上腹部CT,一旦检查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即给予TDP(CQ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烤腹部相应囊肿部位皮肤,烤后再以适量黄冰解毒消肿软膏外敷腹部相应囊肿部位皮肤,每周复查B超1次,直致囊肿消失。结果:63例胰腺假性囊肿56例胰腺假性囊肿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消失,有效率88.89%(56/63),平均6-8周时间,最短时间2周,最长时间12周。7例囊肿未消失,其中2例囊肿有缩小,5例无效。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早期诊断,早期联合物理治疗和中药外敷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时机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 75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手术组 34例中发生胰周脓肿 12例 (35 .2 9% ) ,胰腺假性囊肿 8例 (2 3.5 2 % ) ,死亡 8例 (2 3.5 2 % ) ;延期手术组 4 1例中发生胰腺假性囊肿 2例 (4 .88% ) ,胰周脓肿、肠梗阻 4例 (9.76 % ) ,死亡 2例 (4 .88% )。结论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延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早期手术明显降低 ;治疗宜采用延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与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的指征与时机.[方法]65例SAP患者,非手术治疗23例,手术治疗42例.手术组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24 h内手术3例,24 h后手术2例.合并腹腔间隔综合征(ACS)48 h内手术2例,48 h后手术1例.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3周内手术14例,其中2例术后10 d和12 d并发胰腺脓肿再手术切开置管外引流;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3个月后再手术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术.有胆道梗阻者同时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0例;无胆道梗阻者3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7例.[结果]非手术组治愈9例,死亡14例;手术组治愈31例,死亡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AP 24 h内手术3例,死亡1例;24 h后手术2例,死亡2例.合并ACS 48 h内手术2例,无死亡病例;48 h后手术1例,死亡1例.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3周内手术14例,出现并发症5例,再手术3例,死亡6例;3周后手术20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1例.两者并发症比较(P<0.05),再手术比较(P<0.05),死亡率比较(P<0.01).[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与时机,是SAP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陈松旺  黄岩  孟凡荣  赵美丽 《临床荟萃》2008,23(23):1725-1726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胰腺外伤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早期PPC指病程≤6周的囊肿,囊壁没有成熟[1]。以往认为PPC须在6周后等待囊肿壁成熟,才能在超声、CT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术,或内镜下囊肿穿刺内引流术。我院对37例早期PPC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透壁性胰腺坏死伴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假性囊肿(PPC)患者42例,依照患者的不同治疗情况分为初期治疗组和缓期治疗组各21例。比较2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分析手术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初期手术治疗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缓期手术组(P0.05)。初期治疗组在围术期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缓期治疗组(P0.05)。初期治疗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缓期治疗组(P0.05)。结论初期采用手术治疗SAP合并PPC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9例非胆源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旦确诊SAP即更早期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干预.腹腔镜下分离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腔暴露胰腺,吸净渗出液,冲洗腹腔,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在网膜囊、胰周及盆腔置入灌洗管和多根引流管,术后用大量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结果:治愈28例,住院时间17~42 d,平均22 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8d,平均6d;肛门排气时间为5~11d,平均7d.无胰周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1例死于合并胰腺癌.结论:更早期采用腹腔镜对SAP进行手术干预,可有效地改善SAP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对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治疗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腹腔镜外引流治愈1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超声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治愈7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病情加重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结论: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早期可应用腹腔镜或超声定向穿刺进行外引流治疗,可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2002~2005年共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12例,现就其诊断、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胰腺炎患儿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7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1例.[结论]加强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血浆置换对非轻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9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的非轻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患者67例,根据患者腹痛后48h以内是否行接受PE治疗,分为早期PE组(n=33)和晚期PE组(n=34)。收集所有患者病史、检查和治疗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在死亡、器官功能衰竭、腹腔内高压、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感染性胰腺坏死、外科手术干预,统计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晚期PE组相比,早期PE组患者的急性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手术干预、短暂性器官衰竭、持续呼吸衰竭、持续肾衰竭发生率更低(X~2值分别为7.923,7.403,5.518,4.377,4.750,3.945;P值分别为0.005,0.007,0.019,0.036,0.029,0.047)。早期PE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晚期PE组(Z值分别为-2.243,-2.426,-2.982;P值分别为0.019,0.015,0.003)。2组在住院病死率(3.0%比2.9%,P=1.000)、感染性胰腺坏死(6.1%比23.5%,X~2=2.766,P=0.09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浆置换在降低非轻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一部分局部并发症和器官衰竭的发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套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住本院的复杂性胆石症18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壶腹套扎 (97例A组)和腹腔镜胆囊管解剖闭合 (85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情况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1...  相似文献   

12.
许剑  刘德良  王萍  刘文  刘遂娥  刘雄祥  田赞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21-2323,2326
[目的] 探讨全覆膜可回收支架联合经鼻胃空肠管治疗食管穿孔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7例食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全覆膜可回收支架治疗,治疗组24例采用全覆膜可回收支架联合经鼻胃空肠管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堵瘘成功率、堵瘘所需时间、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治疗组堵漏成功率95.8%(23/24),对照组91.3%(21/23),两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堵瘘所需时间对照组为(12.2±5.9) d,治疗组为(8.3±3.2)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治疗组(14.3±4.2) d较对照组(22.2±5.5) d显著缩短(P〈0.05);住院费用治疗组(2.3±1.2)万元较对照组(4.2±1.7)万元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死亡2例;对照组并发症3例,死亡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覆膜可回收支架联合经鼻胃空肠管治疗食管穿孔病变安全有效、创伤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对62例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器系统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A组)与同期62例普通阴式子宫全切术(B组)在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器系统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较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早、住院天数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径≤2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微创手术方式。方法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3例合并或不合并肾积水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6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63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软镜组与经皮肾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min、(90±5)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0.2±0.1)g/L、(30±8)g/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0.5)d、(10±2.3)d,住院费用分别为(22006±1589.6)元、(15106±658.3)元,碎石成功率分别为100%、93.7%(59/63)。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除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镜外,与之比较具有创伤少、住院时间短、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60例接受手术的急腹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分别采用FI'S新理念治疗(FTS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4±0.5)d比(10.3±0.7)d],治疗费用明显减少[(4235±231)元比(5731±211)元],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3±0.4)d比(2.6±0.3)d]、排便时间[(2.1±0.3)d比(3.3±0.5)d]均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0.8±0.2)h比(0.9±0.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外科治疗中应用FTS可有效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Ⅱ)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母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72例需胰岛素治疗的GDM随机分为每天胰岛素多次注射组(MDI组)和CSⅡ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母婴并发症,并进行费用比较。【结果】与MDI组相比,CSⅡ组能快速控制空腹、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P〈0.05),母婴并发症少,所需住院时间短,CSⅡ组日平均费用高于MDI组,但两组住院总费用相比较无差异。【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31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其中一级脾蒂离断法14例(A组)、二级脾蒂离断法17例(B组)的一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3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出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胰漏、脾热的发生及住院天数和费用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二级脾蒂离断法安全和有效,该法并不增加手术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而且具有降低术后并发脾热、胰漏并发症及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的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组间的视力改善率和肿瘤全切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鼻中隔缺损率和鼻窦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为73.3%(22/30),明显高于观察组20%(6/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术式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切口为(4.5±1.2)cm,明显小于对照组(18.6±3.4)cm;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3±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4.2±2.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为(112.3±23.5)mL和(116.4±2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8.6±13.6)ml。和(224.2±31.7)mL;观察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为(1,5±0.2)d和(7.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3.7±1.6)d和(13.6±2.3)d,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Voo(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7/3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优势突出,对肝血管瘤患者创伤小,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其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0.
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比较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