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学员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了解学员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持有的态度,以便更好地为学员提供营养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倡导正确的营养行为.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军校1-4年级的学员共400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结果 学员营养知识得分为14.10±2.60,答题正确率为(70.49±13.01)%;认同营养与健康密切相关、认为营养教育也应该是军校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以及表示愿意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学生均占90%以上,但只有75.8%的学生愿意参加营养知识讲座.成组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显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军校学员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大多数学员的营养态度比较积极,但仍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因此,军校学员的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不良饮食行为也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中学生健康饮食知识和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10所学校的1072名在校学生和4所学校的917名军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为37.5%,高于初中学生(32.1%,P〈0.05),女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8.6%,高于男生(30.6%,P〈0.01)。在7道健康饮食知识题中,“平时经常锻炼身体能预防疾病”的知晓率最高,为94.3%;“怎样才能做到营养均衡”的知晓率最低,为40.6%。50.8%的学生在过去一周光顾过街边食档或熟食小贩;46.4%的学生在过去一周光顾过快餐店。结论珠海中学生的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低,应有针对性的在学生中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基本健康饮食知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部队基层官兵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某部基层479名官兵进行了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的现况调查. [结果](1)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牢最高为95.20%,最低为29.65%;态度期望回答率最高为86.01%%,最低为27.77%;高危行为期望回答率最高为92.900%,最低为53.45%.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3.73%,最低为45.30%.(2)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龄、学历因素有关联(t=2.37,t=2.18,P值均<0.05),与家庭驻地、兵龄无明显关联(t=0.89,t=0.96,P值均>0.05).24岁~年龄组官兵其知识、态度、行为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20岁及以下年龄组(P<0.05).大专以上学历者其态度、行为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历者(P<0.05). (3)相关分析发现.行为与知识、行为与态度、态度与知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部队基层官兵时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够理想,其态度和行为不太乐观,应加强部队基层官兵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其态度、引导其行为,以促进广大官兵身体健康,为保障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3所初中、2所高中,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共抽取24个班的中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营养知识14题(满分70分)、态度5题(满分10分)、饮食行为10题(满分20分)。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问卷1315份,均收回有效问卷1302份。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后,中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由(37.03±11.89)分提高到(46.35±14.11)分(P〈0.01);愿意获得更多营养知识的中学生由70.81%上升到89.32%,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中学生由61.75%上升到86.18%,注意营养搭配的中学生由20.74%上升到62.83%,每天吃足量新鲜蔬菜、水果的中学生由38.10%上升为47.24%(均P〈0.01)。结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但要真正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大学生用药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药品知识掌握现状.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某学院不同专业一~三年级6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对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对常见药物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59.36%,不良用药行为率为26.07%。男、女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不良用药行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强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用药习惯和不良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昌平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对平衡膳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平衡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昌平区抽取577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及512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钙等营养素来源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8.78%、56.56%、63.08%、65.84%。对导致肥胖的因素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8.88%,其次为对蛋白质来源的回答正确率为78.78%,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46.74%。城镇学生答题正确率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与膳食对相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两项的回答正确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但对热量、钙、甲状腺肿大的答题正确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男、女生间比较,除对肥胖一项无显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回答正确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二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与营养知识普遍较缺乏,学校今后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相关知识教育,应特别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平衡膳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学生78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最低为22.6%;对营养知识不想了解或无所谓的占9.1%,只有29.7%的学生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但他们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开式对医科大学中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8.
郑州某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营养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教育和临床营养护理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郑州某校的52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K)、态度(A)及行为(P)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及格率为66.9%,营养知识各题回答正确率最低达28.3%;护理专业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营养态度及格率为88.5%;行为评分较差,及格率50%,各题回答正确率最低为11.2%。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者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现状,评价对医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某高等医学专科学校2006年在校专科与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并对其进行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训前后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76.2%,其中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学生,大专生高于中专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培训后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明显改善,艾滋病知识正确回答率达98.9%,培训前后调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训前不同年级和不同学历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间存在差异,对医学专业大中专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军校新学员营养知识、态度和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情况,为针对性加强营养教育和培养学员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军校365名新学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该校新学员营养知识较缺乏,其知识、态度评分及格率仅为27.8%、23.0%,行为及格率为83.0%;入学前接受过营养教育者在总分和营养知识、态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未接受过营养教育者(P<0.01);新学员饮食行为不尽如人意,得分为(7.25±2.18)分;营养知识与态度、态度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营养知识与行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校应加强新学员入学后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营养知识水平,改善不良营养行为,促进其尽快适应饮食社会化保障模式,更好地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学生486人进行自行设计营养KAP问卷调查,分析其KAP评分。结果全部学生平均得分为34.82±4.53分,仅占总分的75.7%。男生营养KAP总评分为33.76±5.25,女生总评分为35.21±4.17,女生营养KAP总评分高于男生(P〈0.01),男生不及格率为24.8%(32/129),女生不及格率为10.4%(37/357),男生营养KAP不及格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优秀率为44.2%(57/129),女生优秀率为55.5%(198/357),女生营养KAP总分优秀率高于男生(P〈0.05)。高年级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和总评分分别为12.73±2.41、8.16±2.03、14.65±1.66和35.54±4.03,低年级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和总评分分别为12.06±2.79、8.02±2.34、14.31±1.81和34.40±4.75。结论医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应加强医学生营养教育,促使其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促进医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陈炜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391-392,395
[目的]评价饮食与运动个体量化干预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改善行为方式所起的作用。[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饮食、运动量化干预方法对45例2型糖尿患者进行干预,并与对照组49名患者比较。[结果]营养与运动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前后干预组(45例)分别为26.46%、78.58%(P〈0.01),对照组(49例)分别为27.46%、29.68%(P〉0.05)。干预后总知晓率和11项知识知晓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健康行为总合格率,干预前后干预组分别为21.41%、66.87%(P〈0.01),对照组分别为18.92%、21.89%(P〉0.05),干预后总合格率和11项行为合格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饮食、运动个体量化干预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知识,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自测健康状况及其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联,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测评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军校998名学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学员自测健康、抑郁、焦虑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军校学员中有抑郁和焦虑者分别占71.9%和65.8%。抑郁与非抑郁者的自测健康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抑郁与年级、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角色活动及社会适应、焦虑有关(R0=0.523);焦虑与年级、身体症状及器官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及社会接触、抑郁有关(R^2=0.472)。结论军校学员的自测健康与抑郁、焦虑情绪有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军校学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7城市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现状,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等7个城市选取9194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收集他们西式快餐消费率情况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西式快餐消费率以小学生为最高,为65.0%,初中生和高中生分男0为58.5%和53.6%(P〈0.01);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均表现为女生西式快餐消费率高于男生(P〈0.01)。认为西式快餐的食物搭配合理的比例以高中生最低,为17.9%,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为41.7%和33.5%(P〈0.01);认为西式快餐营养价值高的比例以初中生最高,为22.8%,小学生和高中生分别为17.5%和18.8%(P〈0.01);认为西式快餐的能量含量合理的比例以小学生最高,为46.2%,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为22.8%和18.8%(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认为快餐食物搭配合理、营养价值高、能量含量合理的比例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结论城市中小学生吃西式快餐的比例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西式快餐营养的认识存在误区,应针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营养教育,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促进学员营养知识的掌握以及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奠定基础. [方法]抽取了200名学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2.5±2.7)岁,偏瘦、正常、超重的比例分别为17.5%、67.5%、15.0%,他们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差,营养知识得分及格率仅53.5%,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同学历之间营养知识、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重与正常体重调查对象之间,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军校学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态度总体较好,饮食行为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建议按照不同学历层次进行营养指导,强化营养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岳麓区559名小学教师营养知信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巧艺  林茜  邓静  付中喜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190-191,195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小学生营养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06年9月对长沙市岳麓区29所小学559名小学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学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0.72±3.49分,答题正确率达到71.46%±12.04%。营养态度方面,对接受营养知识和营养教育的态度很好,但营养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经两样本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P〈0.05)、城郊分组(P〈0.01)是小学教师营养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有必要对小学教师开展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3~5月,在昆明市某医学院抽取2005级医学专业学生318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18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总分为(34.42±4.69)分,平均分占总分46分的74.83%。换算为百分制后,总分〈60分者所占比例,男生为7.04%,女生为1.21%(P〈0.05);总分〉80分者所占比例,男生为59.15%,女生为79.35%(P〈0.01)。营养知识得分,全部学生(318名)为(12.09±2.75)分,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85人)为(11.32±2.82)分,护理专业学生(133人)为(13.16±2.27)分(P〈0.01);营养态度得分,全部学生为(7.98±2.33)分,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7.77士2.45)分,护理专业学生为(8.27±2.13)分(P〉0.05);营养行为得分,全部学生为(14.35±1.79)分,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14.24±1.86)分,护理专业学生为(14.50±1.68)分(P〉0.05)。[结论]医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改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威海市2006年服务行业健康查体检出的315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体检未查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人员320人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答题正确率男性为49.88%,女性为56.70%(x2=87.75,P〈0.0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相关知识答题正确率为45.28%,正常组为62.67%(x2=598.99,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答题正确率为66.77%,中专为58.72%,初中为48.75%,小学为29.79%(P〈0.01);30—49岁年龄组相关知识正确率最高为60.35%,〈20岁年龄组最低为46.56%(x2=11.17,P〈0.01);新参加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正确率为51.99%,从业时间大于1年以上者为57.46%(X2=55.45,P〈0.01);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相关知识正确率为52.32%,公共场所类为56.93%(x2=38.24,P〈0.01)。结论饮食服务行业、男性、低年龄、受教育程度低者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缺乏,应作为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二年级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10所学校二年级共91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年级小学生每周食用 6 d及以上牛奶、蔬菜、水果的报告率分别为60.24%、69.28%、60.02%;经常看生产日期、阅读营养标签、参与买菜和做饭的报告率分别为66.45%、59.04%、25.05%,仅有11.22%的学生从不偏食、挑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的饮食行为好于男生(β的95%CI=0~0.67,P=0.048),学生营养知识(β的 95%CI=0.17~0.33,P<0.001)、家长饮食行为(β 的95%CI=0.16~0.34,P<0.001)、学生运动时间(β 的95%CI=0.29~0.63,P<0.001)和学生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β 的95%CI=1.14~2.23,P<0.001)等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本区二年级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其饮食行为主要受性别、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家长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和计划、开展儿童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中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营养态度得分较高[(17.0±2.4)分],但营养知识得分总体偏低[(12.0±6.4)分],饮食行为得分一般[(11.4±2.4)分].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男生;中心城区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得分高于近郊;五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学生总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6.1%,其中对全谷物的营养知晓率最高(73.9%).学生总体积极营养态度持有率为83.5%,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的比例最高(97.6%).学生总体饮食行为的良好率为88.1%,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最高(88.5%),几乎不吃零食、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饮料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9%,38.0%,46.1%,50.5%).中心城区、五年级学生更经常吃早餐;女生更经常吃早餐、零食和饮料,而男生更经常吃快餐;郊区学生吃西式快餐、喝饮料次数更少(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营养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态度较积极,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存在一些饮食不良行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在不同性别、城区、年级学生间有较大差异.应逐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