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综合征 (Sj gren’ssyn drome ,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导且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口、眼干燥为其常见的症状 ,常同时伴有内脏损害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2种 :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原发性SS ;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称为继发性SS。SS以女性多发 ,女∶男约为 9∶1,发病年龄集中于 30~ 6 0岁 ,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在我国发病率为 0 2 9%~0 77% ,其中老年人群原发性SS的发病率可高达 3%~ 4 % …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主要侵犯外分泌腺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仅次于RA而居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严重时有内脏损害。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本文用国产茴三硫治疗20例早期PSS患者,观察其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壁NOS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内脏动、静脉血管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硬化症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化症与恶性肿瘤曾学军赵岩董怡文献报道系统性硬化症(SSc)可与乳腺、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及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共存,二者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93例SS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我院内科及皮肤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组织中,内皮素(ET)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浆以及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动脉(SMA)组织中ET含量,采用RT-PCR技术分析PV和SMA组织中ET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PV和SMA组织中ET及其mRNA表达量,肝硬化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而肝硬化大鼠血管组织ET含量及ETmRNA表达量,则为PV明显高于SMA(<0.05),但正常对照组动静脉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内脏动静脉血管ET含量之差与门静脉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ET可能通过更多的收缩内脏静脉特别是门静脉,增加门静脉血流阻力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多系统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怡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6):423-426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CTD),曾名为胶原血管病,是一组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多肌炎/皮肌炎(PM/DM)、血管炎病(结节性多动脉炎、Weg...  相似文献   

7.
胶原血管病-间质性肺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风湿性肺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系统性硬化症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肾危象,但随着血液净化治疗的进步,处理肾危象已经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目前系统性硬化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其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在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中甚至更高,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年生存率仅为40%~55%。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临床评价、治疗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开创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结缔组织病患者清层粘连蛋白及IV型胶原测定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及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方法对20例活动期SLE、6例SSc、5例DM及20例正常人血清LN及Ⅳ·C明显升高(P〈0.01)。结论 LN、Ⅳ·C与ANA、dsDNA抗体及补体一起可能是评估SLE活动的重要参数。它提示在SLE、SSc及DM的发展过程中LN和Ⅳ·C可能具有免疫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作者测定系统性硬化症 (SSc)患者的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 D)水平 ,评价它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同时对SP D与KL 6(已知与SSc并发肺纤维化相关 )在SSc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比较。方法  8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SSc诊断标准 ,按LeRoy等制定的SSc分类法 ,分为弥漫型SSc 3 9例 ,局限型SSc 44例。采集血样 ,并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基底间质纤维化者判定为肺纤维化(PF) ;胸部X线无异常 ,但肺功能检查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异常 (肺活量 <80 % ) ,或高分辨率CT提示肺泡炎时 ,…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及Ⅳ型胶原测定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探讨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及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方法对20例活动期SLE、6例SSc、5例DM及20例正常人血清LN及Ⅳ·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活动期SLE及DM患者血清LN和Ⅳ·C水平明显升高(P<001)、SSc组中Ⅳ·C明显升高(P<001)。结论LN、Ⅳ·C与ANA、dsDNA抗体及补体一起可能是评估SLE活动的重要参数。它提示在SLE、SSc及DM的发展过程中LN和Ⅳ·C可能具有免疫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正>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也称为硬皮病。突出的特征是皮肤发硬,以手、足皮肤硬化最常见,严重时可以出现全身皮肤僵硬。除了皮肤以外,系统性硬化症还会引起内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吞咽困难、食管反流、肺间质纤维化、心包积液以及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本文介绍了1例系统性硬化症伴发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因伴有肝脏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可能,术中并发大出血及术后发生胆瘘等风险较大,但患者胆囊炎症重,且结石长期刺激有继发胰腺  相似文献   

13.
很多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s)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nyth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等疾病临床上呈现系统性多脏器累及,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其中侵犯肺循环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是重度肺动脉高压,这是其严重的临床类型之一。风湿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PPH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是肌型小…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呈系统性侵犯,除淋巴结外,内脏也能受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患者比例较高,易造成诊断失误。根据病理学特征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后者较易侵犯远处淋巴结和脏器,诊断、治疗上更为困难。我科近期收治1例,...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硬化症的肾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化症肾脏受累的主要类型包括硬皮病肾危象、慢性肾疾病和炎症性肾损害,肾脏受累仍然是硬皮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硬皮病肾危象需要早期诊断,积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尽管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硬皮病肾危象患者的预后仍差。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任何没有高血压的硬皮病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或明显蛋白尿应考虑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16.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及其与帕金森病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ivesupranuclearpalsy,PSP),又称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综合征,1964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被提出。PSP是一种迅速进展的神经变性病,临床特征除了帕金森样改变以外...  相似文献   

17.
血管活性物质与肝硬化血液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输出量增加、内脏血流量增多外周轿管扩张、内脏和末梢血管阻力下降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心钠素、腺苷、前列环素、内皮素、一氧化氮等内源性血管生物质介导或参与肝硬化血液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动脉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缺氧PAH动物模型,观察缺氧后肺动脉收缩压(PAPs)、肺动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胶原蛋白含量(Hp)及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ACE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以上变化的影响。结果缺氧期间PAPs、ACE活性、Hp显著增高,SMC转为分泌型。西拉普利组ACE活性下降,PAPs、Hp降至正常,SMC恢复收缩表型。结论肺动脉ACE参与缺氧性PAH形成、转归过程中肺动脉胶原代谢、SMC表型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疾病状态时胃食物排空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时胃排空功能变化,探讨胃排空改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应用双同位素标记试餐SPECT胃排空检测技术研究17例健康志愿者、22例FD、17例DU、23例糖尿病(DM)、11例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在进食液体和固体试餐后食物在胃内的分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曲线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液体排空曲线与对照组相似,但pS3和DU组的液体L’延长(PSS:79.3±19.3;DU:59.0±17.3;对照组:41.6土9.6分钟;P均<0.05)。4个病例组的固体食物胃排空曲线发生类似的变化,即迟滞相消失、初始胃排空较快、继后的排空变慢,其中54.5%FD、81.8%PSS、70.6%DU和56.5%DM患者的固体T50延长,未见固体食物排空加速者。结论:本组FD,DU患者的胃排空模式改变与PSS、DM患者相似,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在疾病的发生中可能不起始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对狼疮性肾炎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要重视对狼疮性肾炎的研究叶任高谢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最常侵犯的是肾脏,SLE最终要作透析者约占10%。无论有否临床肾损害表现,如作肾活检,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异常改变[1]。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