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侗医药治疗骨伤骨折5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中男性50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5岁。病程最短的5天,最长的6个月。其中上肢外骨果颈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9例,肱骨髁上骨折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干骨折6例,肋骨骨折12例,脊椎骨折2例,趾骨骨折2例。  相似文献   

2.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2例中,男性99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3岁,以19至42岁间为多。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外展型骨折23例,内收型骨折17例,后伸型骨折92例(其中严重移位后伸型骨折8例)。  相似文献   

3.
邱斌  唐小波 《四川中医》2020,38(9):139-142
目的:观察杨氏骨科手法加小夹板非手术治疗Neer3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了成都骨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12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60~84岁,平均72岁。骨折按照NEER分型~([1]):三部骨折96例,四部骨折24例。其中杨氏骨科手法加小夹板非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60例(A组),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肩关节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两组病例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曲屈、伸展、外旋、内旋、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均能获得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3,34(3):311-312
目的:研究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86例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正> 肩关节脱位并脓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少见,治疗亦较困难。我院自1978~1987年期间共治疗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男7例,女1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12岁;伤后当时就诊者5例,2~3天就诊者2例,5天就诊者1例;喙突下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者6例,孟下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者2例,合并腋神经损伤者2例,其中1例后期完全恢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针刺治疗颈肩综合征6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自雅 《北京中医》2003,22(4):64-64
笔者自 1998年以来用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针刺治疗颈肩综合征 6 8例 ,并随机设单纯针刺组做疗效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将已明确诊断的 10 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8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4 0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1年。颈椎、胸椎棘突旁压痛 4 9例 ,颈旁斜方肌外上缘(肩井穴 )压痛者 35例 ,肩胛骨内缘压痛者 4 8例 ,X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或椎间盘变性5 2例。对照组 4 0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2 .…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2~1996年共治疗92例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鲜骨折64例,占70%,陈旧性骨折28例,占30%,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本组92例患者,男62例,女30例,男女比例2.1∶1。年龄最小2岁,最大55岁。10岁以下32例(35%),11~20岁46例(60%),21岁以上14例(15%)。职业:学生60例,工人20例,农民8例,干部4例。致伤原因:跌伤56例,碰撞伤24例,扭打伤12例。部位:左侧肘关节38例,右侧肘关节54例。本组92例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的类型,肘关节后方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76例,占82%,合并肱骨内髁翻转移位者6例,合并肱骨…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2年5月以来,采用折骨术治疗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15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0岁;病程最长5个月,最短30天,平均45天;重叠畸形7例,成角畸形6例,旋转畸形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尺桡骨双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4例,桡骨下端骨折1例。 2 治疗方法麻醉年龄小不能配合者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下肢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上肢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分离骨痂患者取卧位,一助手持握患肢近端,术者双手持握远端,在对抗牵引下,进行屈伸、旋转、内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珠展筋散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七珠展筋散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淤斑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淤斑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淤斑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临床愈合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七珠展筋散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恢复,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罗贤红  李雄 《中医药导报》2007,13(11):39-4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满意,与手术相比,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我院骨科用维吾尔医传统的整复骨折,鸡蛋清外固定及外敷药物治疗四肢痛的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6~1998年我们对各种原因致伤的四肢闭合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共4500余例的治疗受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柯力氏骨折500例,男性350例,女性150例,年龄7~85岁。史密氏骨折60例,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20~45岁。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350例,男性280例,女性70例,年龄7~45岁。尺桡骨双骨折240例,男性200例,女性40例,年龄6~70岁。肱骨髁上骨折120例,男性90例,女性30例,年龄6~35岁。肱骨干骨折280例,男性220例,女性60例,年龄12~60岁。肱骨外科颈骨折8…  相似文献   

12.
马九如  王海滨 《新中医》1999,31(11):47-48
我们自 1 992年以来 ,以安腮消毒饮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92例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文共 1 2 8例 ,均为门诊患儿 ,按其性别、年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92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4 1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 2岁 ;病程 3~ 5天。对照组 36例 ,其中男 2 6例 ,女1 0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 3岁 ;病程 3~ 5天。所有病例均根据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 (第 2版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和江育仁主编《中医儿科学》(第 5版 )“痄腮”诊断标准确诊。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用安腮消毒饮。处方 :…  相似文献   

13.
自 1997年以来 ,作者应用强筋活血汤合肝素钙治疗脑梗塞后肌力下降 4 2例 ,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本组病人均为住院病人 ,共 4 2例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38岁 ,平均 5 1 6岁 ,时间均为脑梗塞后恢复期病人。对照组 38例 ,其中男性2 1例 ,女性 17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4 2岁 ,平均 5 0 8岁 ,两组经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方法与疗效判定2 1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厂生产肝素钙 5 0 0iu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共 10天一疗程。强筋活血汤方如下 :黄芪 2 0 g…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促进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118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组59例注射骨肽注射液,对照组59例常规补钙药品治疗.2组依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结合随访时间判断其疗效.结果118例获4~6个月随访,平均5个月.治疗组优良率86.44%,对照组优良率54.2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对促进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伸顶压法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采用拔伸顶压法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62~92岁,中位数72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11例、右侧14例。肩关节脱位类型,关节盂下脱位6例、喙突下脱位16例、锁骨下脱位3例。受伤至治疗时间2~36 h,中位数8 h。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6例、良7例、可2例。结论:拔伸顶压法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梅伟  王培民  张立 《江苏中医药》2017,49(12):45-47
目的:观察甩肩法配合"易层"贴敷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甩肩法,每日6次,每次30min,持续4周;配合三色敷药和三黄油膏"易层"贴敷,每次贴敷12h,每日更换1次,持续4周。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每日3次,每次活动30min,持续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在骨性愈合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量表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骨性愈合后各时段肩关节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甩肩法配合"易层"贴敷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手术疗法配合功能锻炼在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费用低廉,无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髓腔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华  毕宏政 《中医正骨》2007,19(11):54-54
自2002~2004年,作者采用经髓腔穿针固定法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7岁,平均46.4岁。左侧13例,右侧25例。走路摔伤9例,自高处坠落伤7例,车祸伤18例,扭伤4例。按Neer分型〔1〕,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21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而不影响肱骨外科颈治疗8例。均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伤后至来诊时间1小时~11天,平均2.3天。2治疗方法选用直径3.0~3.5mm、长度280~320mm的骨圆针,其前…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80~1988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例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5岁;其中内收后伸型9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4年1月~1997年7月治疗老年各类闭合性骨折160例,均采用手法整复,牵引等外固定器,内服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中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纳入及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的治疗研究指导原则》。160例中,女性120例,男性40例,男女比例4:1;年龄55岁~6O岁者78例,60岁~7O岁者53例,70岁~80岁者29例;农民91例,工人43例,退休职员26例;Galelli8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3例,前臂双骨折5例,足跖骨基底部骨折6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38例;上肢骨折计99例,下肢骨折计22例;骨  相似文献   

20.
本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病因未完全明确 ,好发于青年女性。笔者自 1989年至 1998年 ,治疗本病 2 8例 ,其疗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 8例 ,女性 2 5例 ,男性 3例 ;年龄最大 4 5岁 ,最小18岁 ;病程最长 9年 ,最短 6个月。对照组 2 5例 ,女性 2 3例 ,男性 2例 ;年龄最大 4 4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5个月。 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在年龄、病情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见参考文献 [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