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利肺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利肺汤,常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中药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甲襞微循环血流状态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利肺汤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心养阴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清心养阴汤及归脾丸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明显改善。结论清心养阴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胡庆全 《中成药》2008,30(7):952-95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以及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静脉点滴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41例,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记分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明显改善(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瘀血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5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及各项指标加权积分值与得分率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出血组血浆比粘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1.全血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也增高,P<0.05;(2)出血组甲襞微循环突出表现为管襻形态异常,流速减慢及红细胞聚集,并伴有渗出与出血(P<0.01)等微循环异常改变.提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中医“瘀血”的病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固本汤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6例用加味四君固本汤治疗,另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1),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1),血浆粘度及血沉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改变,而治疗后管袢晰度变清、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性减小,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理特征,加味四君固本汤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淤状态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小娟  郭建生  汪艳娟  喻嵘  陈彤 《中成药》2001,23(5):343-345
目的:以血流动力学及颅多普勒超声(TCD)为指标,观察正天丸对血瘀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给予正天丸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甲皱壁微循环积分值、TCD、并作前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甲皱壁微循环积分值、TC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天丸能显著降低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改善甲皱壁循环异常与TCD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40-141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1个疗程(4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服药前后主要症状、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2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铺灸组各10只。对铺灸组、药物组分别予以相应处理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等水平。结果:铺灸组较药物组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微循环(管袢形态、管袢流态、总积分均P〈0.05)和血液流变学水平(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3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血沉护〈0.01)。结论:铺灸能够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5例经Judkins法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 ,给予杏丁注射液 30mL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1次 /d ,连用 2周 ,用药前后观察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杏丁注射液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1.
唐晓亮  胡静 《河北中医》2005,27(8):573-574
目的 观察心痛治滴丸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心痛治滴丸治疗,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心痛治滴丸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改善甲襞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赵纪刚 《河北中医》2007,29(6):549-55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6例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保持原有糖尿病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及降糖药物不变等基础治疗;治疗组45例在与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餐后2 hPG、HbA1c及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ISI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改变(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艾迪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NSCLC患者55例,根据在新辅助化疗时是否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未使用艾迪注射液,共20例,治疗组使用艾迪注射液,共35例.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率以及毒副反应,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615.49±114.08)mL与(530.15±104.55)mL;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上升(P<0.05),分别为30.00%,45.71%;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60.00%,37.14%;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外周血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患者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NSCLC的治疗效果,提高肿瘤免疫,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活血化瘀、能经活络原理,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隆血糖药物治疗的同量,加用葛根素4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弥克保500μg,每日1交,肌肉注射。均3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视网膜及血沉比治疗前均有显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37例。B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钠注射液。每例于治疗开始前1 d与结束次日,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结果A组查血脂示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均<0.01),B组TC、TG、LDL-C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血液流变学观察示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B组(P<0.05)。Holter监测示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减少(P<0.01或0.05),但A组比B组减少更为显著(P均<0.05)。在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降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针灸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凌杰  郭郡浩  蔡辉 《针刺研究》2003,28(4):299-302
本文综述了针灸治疗中风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方面 ,通过对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 ,证明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患者全身及脑组织的微循环状况 ;另一方面 ,资料显示 ,针刺后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提示针刺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 ,加速血流 ,从而有利于病变部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7.
黄柳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01-190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5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疗程结束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阻断肠黏膜微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肺癌化疗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按数字表法分组法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各50例,另设25例健康对照组。肺癌患者均采用一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钠组采用肝素钠注射液,70~80 U·kg-1,分2次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L/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1个疗程均为10 d,间隔2 d,进行下1个疗程,共2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聚集率(MPAR);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Fib,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治疗后Fib,D-D,MPV,MPAR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钠辅组(P<0.01);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的改善均优于低分子肝素钠组(P<0.01);性别和病理因素对疗效影响不大,肿瘤的转移对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转移的疗效好于已经转移者(P<0.05);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低于低分子肝素钠组的40%(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对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更好,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