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蛋白琥珀酸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高危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高危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式分为联合组(蛋白琥珀酸铁+EPO,n=58)与对照组(EPO,n=42),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铁、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体质量的变化,统计2组输血率及输血次数,比较2组治疗不良反应及贫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铁、SF、Hb、RBC、HCT、体质量及对照组Hb、RBC、HCT、体质量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铁、SF、Hb、RBC、HCT、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输血率、输血次数、治疗不同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预防高危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率,改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与静脉途径补充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和铁缺乏的疗效。方法:将行MHD的71例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静脉组)24例、口服补铁组(口服组)27例和未补铁组(对照组)20例。3组同时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PO),用药前后监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静脉组RBC、Hb、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较口服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RBC、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RBC、Hb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静脉组SF及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口服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组间SF、TS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铁缺乏,静脉补充铁剂联合r-EPO可有效改善其贫血及铁缺乏状态,疗效优于口服补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Vit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科的8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1),治疗组于生后第8天开始使用250 IU/(kg·次)的rHuEPO,1周3次皮下注射,共用6周.对照组未用rHu-EPO;两组患儿均配合使用铁剂和VitE,必要时输血治疗.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水平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血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8、6、6、6例,共4例需要输血,而对照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19、32、34、34例,共21例需要输血;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出现贫血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皮下注射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朱玲 《临床医学》2008,28(11):82-83
目的为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胎龄≤36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国产rhEPO,750 IU/(kg.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3 mg/(kg.d)。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C-反应蛋白(C-RP)的联合测定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方面的作用。方法: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的患者在用r-HuEpo治疗前测定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压积(Hct)、STfR、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C-RP,按STfR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以上及正常值以下分为A、B两组,给予皮下注射r-HuEpo,50U·kg-1.次-1,1周2次,2周、4周后复测以上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27例,B组20例。两组治疗前Hb、Hct、Ret、SEpo均无明显差异(P>0.05),STfR、C-RP有明显差异(P<0.01)。A组治疗前Hb、Ret、HCT与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1<0.05、P2<0.01)。B组治疗前Hb、Ret、HCT和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A组Hb与STfR呈正相关(r=0.7,P<0.01),B组Hb与C-RP呈负相关(r=-0.8,P<0.01)。结论:联合检测STfR和C-RP对r-HuEpo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给予铁剂及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的作用.方法:63例早产儿出生后即被随机分为三组.1组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2组单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3组单用铁剂.由统一的标准来决定是否输血.结果:在早产儿输血的次数和量方面,1组、2组和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2个月时,血清铁蛋白2组较1,3组下降明显(P<0.01,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铁剂可显著降低输血次数和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ET水平,LVDd、LVDs、LAD大小,统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Ds、L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危重病人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7例危重病人随机分成2组。EPO组(35例)于入院后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50U/kg皮下注射,连续10d;对照组(32例)不给予rhEPO,其它处理同EPO组。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RET计数及Hb恢复有显著差异(P<0.05),而RBC计数及HCT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rhEPO治疗危重病人贫血,能提高RET计数,增加Hb含量,改善患者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加服铁剂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胎龄≤35周、出生体重1100-1950g的早产儿36例,生后7d病情稳定后取末梢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8)于生后1周常规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叶酸。治疗组(n=1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250u/(kg·次),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4周。并同时加服铁剂,元素铁按第1周:2mg/(kg·d),第2周:3mg/(kg·d),第3周:4mg/(kg·d),第4周:5mg/(kg·d),两组均于生后21和42d复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服铁剂防治早产几贫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早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早产儿自出生第1w起口服维生素E、元素铁、叶酸片,第4w肌注维生素B12,共4w。治疗组出生第7d给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隔日1次,3次·w^-1,皮下注射,共4w。结果治疗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3000U隔日一次,连用一周,对照组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Hb、HCT和RBC有明显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肿瘤化疗所致贫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取的68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力蜚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EPO,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Hb及研究组RBC和HC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PSQI评分分别为(7.58±2.32)分、(7.49±2.15)分,治疗后分别为(4.12±1.23)分、(7.33±2.16)分,研究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EPO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及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后5 d内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并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其纳入标准:胎龄28~34周,体重2 000 g,并且出生时无血液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性及先天性疾病。按照1︰1比例匹配同期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匹配条件为同性别、胎龄相差不超过1周、出生体重相差不超过200 g、出生时血红蛋白相差不超过1 g/L。最终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胎龄、性别比例、(Hb)、网织红细胞(Ret)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E和铁剂,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常规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的差异。随访过程中根据患儿纠正胎龄40周,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脑电图检查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ct(L/L)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0. 45±0. 07; 0. 42±0. 04; 0. 39±0. 04; 0. 33±0. 03)均较对照组(0. 42±0. 03; 0. 37±0. 03; 0. 35±0. 03; 0. 30±0. 05)明显增高(P 0. 01);观察组患儿的Hb(g/L)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151. 1±12. 8; 141. 4±11. 3; 134. 6±10. 3; 128. 5±12. 4)均较对照组(140. 3±11. 7; 128. 6±10. 4; 113. 7±9. 6; 107. 4±9. 4)明显增高(P 0. 01);观察组患儿的Ret(%)在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不同时间点指标(3. 65±0. 91; 4. 46±0. 63; 4. 55±0. 44; 4. 05±0. 84)均较对照组(2. 87±0. 55; 2. 72±0. 35; 2. 37±0. 26; 1. 98±0. 54)明显增高(P 0. 01);治疗后随访3个月采用纠正胎龄满40周方法,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为(35. 69±2. 18)分,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为(38. 52±1. 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1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 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产儿早期应用r HuEPO能够有效地预防贫血发生,并且能够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7例早产儿按入院次序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出生第7天给予每周rHuEPO 750 IU/kg,隔日1次,皮下注射,用药5周;对照组未用rHuEPO。两组早产儿均每天口服铁剂,按元素铁6 mg/(kg.d)计算,口服维生素E 25 mg/d,维生素C0.2 g/d。必要时输血。共观察6周。结果①两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均渐下降,但治疗组程度较轻,经t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②对照组有5例输血,而预防组仅1例输血,经χ2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③治疗后治疗组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④血清铁蛋白水平(SF)在用药期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SF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42例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冕  江晓东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5):277-277,292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孕周≤35周、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出生第2周起即予rh-EPO 750IU/(kg.w),隔日1次,分3次皮下注射,共4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自出生第1周起口服维生素E 5mg/(kg.d)、铁剂[元素铁]4~10mg/(kg.d)、叶酸片5mg/d,第4周肌注维生素B121次(100μg),共4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用EPO可降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率和减轻贫血程度,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于生后1周内口服铁剂6mg/kg/d,维生素C0.2g/d,维生素E25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u—EPO,每周600I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6周,两组均于必要时采取输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Hb、Hct均逐渐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缓慢,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铁水平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S1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输血率10%,对照组36.6%,明显减少。结论:rhu—EPO能有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及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的测定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治疗CRA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根据治疗前sEPO水平分成A组(sEPO≤200 mU/mL)和B组(sEPO>200 mU/mL)、治疗前骨髓可染铁检查分成缺铁组和不缺铁组。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TfR、sEPO水平。入组病例全部予以rHuEPO治疗,缺铁组联合铁剂补充并进行疗效观察和结果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A组患者变化幅度较B组大,但变化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缺铁亚组中联合治疗后4周时Hb、HCT有所升高,sTf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3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铁储备的增加,治疗8周后各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uEPO单独或联合铁剂治疗CRA疗效确切;治疗前CRA缺铁组、单纯缺铁性贫血(IDA)组sTfR水平明显高于CRA不缺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fR水平测定与骨髓可染铁检查在诊断铁缺乏方面具有一致性;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sEPO水平与Hb值之间两者呈负相关(P<0.01,r=-0.8632);同时发现sTfR水平也随Hb值提升而下降,但仅缺铁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P<0.05,r=-0.6413)。CRA患者的sEPO与sTfR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r=0.2913),亚组分析同样也显示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sEPO和sTfR在CRA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贫血病因中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以指导贫血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晚期食管癌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51例晚期食管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5例,给予皮下注射rhEPO,剂量为150 U/kg,3次/周。对照组26例,不给予EPO治疗,仅给予利血生片20 mg/次,3次/d。结果治疗后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总数(RBC)值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及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102±12)g/L vs(96±10)g/L,HCT(0.32±0.05)%vs(0.27±0.04)%,RBC(3.27±0.34)×1012/L vs(2.86±0.19)×1012/L(P<0.05,P<0.01)。rhEPO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与对照组(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对晚期食管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方案化疗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于2013-03—2016-03在某科接受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两组患者继续维持透析治疗,并常规应用铁剂、维生素、叶酸等。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生理盐水,治疗时间1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T、Hb、RBC、血磷、ALB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T、Hb、RBC、ALB明显升高,CRP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磷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SAT与SF较对照组改善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以肝肾功能异常、发热、胃肠道反应和血压增高为主,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异常、发热和血压增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RBC、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调节铁代谢,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