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邱志聪 《广州医药》2001,32(1):40-41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特点,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21例(腹膜炎14例、肠套迭4例、胃大部分切除2例、外伤性血腹1例)。结果:21例都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发作时间8-28天,平均19天,术中大多数为粘连性机械性肠梗阻,病变在小肠。术式采用粘连松解术、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小肠侧侧多处吻合、肠折迭排列术。结论: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当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明确或经24h保守治疗无缓解肠梗阻都应决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陈良斌 《华夏医学》2006,19(3):459-460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特点,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33例(腹膜炎26例,肠套叠3例,胃溃疡3例,外伤性血腹1例)。结果:33例都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发作时间10~28d,平均20d,术中大多数为粘连性机械性肠梗阻,病变在小肠。术式采用粘连松解术、肠管切除吻合术、小肠侧侧多处吻合、肠折叠排列术。结论:腹部手术后近期(1个月内)肠梗阻,当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明确,或经24h保守治疗无缓解,都应决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经验,探讨诊断、治疗、预防原则。方法回顾分析36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例治疗方法。结果36例病例中,3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4例手术治疗,其中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手术治愈,1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并再次出现炎性肠梗阻。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约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应行保守治疗,避免手术,10%为肠扭转、内疝机械性因素所致需急诊手术,防止肠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再次手术,术后并发肠瘘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大都经保守治疗痊愈,但需严密观察防止误将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为炎性肠梗阻,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果断进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发生在手术后4周内,经保守治疗痊愈26例;中转手术10例,8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作保守治疗,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再次剖腹探查,以明确原因,解除梗阻,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肠梗阻13例。结果13例均经胃肠减压及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白蛋白,速尿等治疗。11例缓解,2例发生肠坏死,行肠切除术+肠吻合术治愈。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四周内,多数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少数为粘连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大多数通过保守治疗可治愈,少数发生肠绞窄需再次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41例经以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为主的非手术方案治愈,1例经手术治疗未解除梗阻,1例再次手术后出现肠瘘。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可治愈,一般无需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3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中53.1%系腹腔严重感染导致肠梗阻,32例患中29例为粘连性肠梗阻,3例为机械性肠梗阻,29例粘连性肠梗阻中2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痊愈,2例术后再发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机械性肠梗阻经手术解除梗阻后痊愈,结论:对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应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腹膜炎等情况下尽量保守治疗,而机械性肠梗阻应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其中14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中医结合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在早期因对本症认识不足,于术后第10天再次施行剖腹探查,行粘连松解术后并发肠瘘,后转上级医院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1.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11年来收治3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或排便.恶心、呕吐占60%、腹痛相对较轻.25例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保守治疗而痊愈.6倒手术,其中2例有肠坏死、腹膜炎及时手术治愈,1例术手第5天再次手术,行肠切除吻合术致术后再次梗阻但保守治愈,1例术后第25天经腹腔镜探查,未行处理,后保守治愈.余2例治疗4周才手术解除黏连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开始经非手术治疗,尽量以保守治疗4周后若有梗阻再行手术为佳.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密现症状、体征、CT、腹部平片、碘油造影等检查,有肠坏死、腹膜炎应及时手术,同时对术后炎性肠梗阻很少有肠坏死和肠缺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有20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有1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内,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腹痛相对较轻,有5例手术治疗,有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手术治愈。有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皆保守治疗,缓解时间为4-26天,平均为11.2天。结论: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有不足10%为肠扭转,内疝等所致,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有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2-4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5月收治腹部手术后4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结果:4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肠粘连松解术;1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行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肠绞窄或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均在腹部手术后5~10d发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无肠瘘、腹膜炎或肠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多是腹腔内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动力性和机械性并存的肠梗阻,宜保守治疗,禁忌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粪石性急性小肠梗阻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根据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要想到粪石性梗阻的可能。根据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把握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时机。结果:本例患者剖腹探查,小肠切开取石。术后12天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再手术后治愈。结论:通过对发病机理的探讨,近年来,粪石小肠梗阻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增多趋势,粪石性小肠梗阻易切开取后,术后预防早期肠梗阻的关键是术后排便排气后应控制饮食密切观察治疗2周以上,动态观察发现有机械性梗阻症状出现,及时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方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结果:经保守治疗痊愈15例,平均治愈时间8天,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治疗22天痊愈,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临床经过有其特殊性,保守治疗多数能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2例均经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制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天,1例病人治愈后12个月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并再次手术治愈,其余病人未再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者。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天,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病人在腹部手术后5~10d发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无肠瘘、腹膜炎或肠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多是腹腔内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动力性和机械性并存的肠梗阻.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并非很困难,宜保守治疗,禁忌手术.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PISBO)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多因腹部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1],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易引起肠瘘、腹腔感染和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2-3],不但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正确诊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科诊治腹部手术后EPISBO患者共38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无1例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8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治疗过程。结果用保守方法治疗5例,再手术3例,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保守治疗,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再次手术,才能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