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不同分型的肺腺癌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1]。美国肺癌组织病学类型流行病学特点显示,肺腺癌患病率为40%,肺鳞癌为25%,大细胞肺癌为9%,小细胞肺癌为24%[2]。肺腺癌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女性发病所占比率更高,早期可发现血性转移,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不如肺鳞癌。本研究就肺腺癌临床病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肺腺癌的基本内容1.1肺癌组织学的分类情况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不同类型的肺癌患病率情况,其中占首位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肺耐药蛋白基因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14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腺癌80例,鳞癌17例,差分化癌10例,小细胞癌7例)肺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并进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腺癌、鳞癌、差分化癌及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LRP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72.94%(62/85),45.45%(5/11),40.00%(4/10),28.57%(2/7);23.58,19.22,20.15,8.36 copies/ml.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标本中LRP mR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均<0.0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病理类型中,以腺癌LRP mRNA阳性率最高;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胸腔积液标本LRP mRNA中位拷贝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胸腔积液LRP mRNA检出,不仅明确了肺癌的诊断,也表明该肺癌细胞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洞性肺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4例空洞型肺癌影像改变。结果:部位:中心型14例,周边型20例。上叶21例,下叶13例。空洞特征:偏心空洞30例,多为近肺门侧壁厚。伴液平6例,有毛刺9例,有分叶及切迹12例。周围血管僵直18例,HRCT见周围小叶间隔串珠样改变6例,胸腔积液6例,淋巴结肿大12例。胸膜尾征12例。单发28例,多发6例。病理:鳞癌23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肺泡癌2例,未定型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癌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肺癌438例,以脑、心等症状为首发而初诊为该系统疾病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4~78岁,平均为56.4岁,小于40岁7例,大于60岁18例。1.2 临床与病理分类 本组周围型肺癌23例,中央型肺癌11例,弥散型肺癌1例;其中小细胞性肺癌24例,腺癌7例,鳞癌3例,支气管肺泡癌1例。2 首发症状与临床病理分类特点本组35例中,以脑部症状为首发14例,占40%,其中拟诊脑占位性8例,脑梗死6例;以心悸气促为主要表现首诊为心包积液8例,占22.86%;以声嘶拟诊为声带结节、喉癌4例,脊椎占位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已接受256排MS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ProGR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各项指标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腺癌91例,鳞癌61例,小细胞癌29例。CT影像学特征:腺癌以周围型为主,多见磨玻璃影、血管集束征、分叶状、毛刺样改变、强化不均匀、胸膜凹陷;鳞癌、小细胞癌均以中央型为主,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分叶状、强化均匀,小细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强化均匀,鳞癌分叶状征象占比多于小细胞癌(P<0.05),小细胞癌强化均匀占比多于鳞癌(P<0.05);各类型肺癌均伴有少量钙化;腺癌者、鳞癌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细胞癌者,ProGRP水平均显著低于小细胞癌者,腺癌者CEA水平高于鳞癌...  相似文献   

6.
198 8 - 10~ 2 0 0 0 - 0 1我们对 2 3例肺癌心包转移、心包积液病人进行心包穿刺抽液 ,以MF方案为基础的心包腔内联合化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年龄 2 6~ 6 9岁 ,中位年龄 5 7岁。均为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肺癌晚期病人 ,其中腺癌 1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6例 ,低分化鳞癌 2例。 6例以心包填塞症状求治后确诊为肺癌心包积液 ,13例为术后复发或化疗过程中出现心包积液 ,4例为放疗中出现心包积液 ,经心包腔刺脱落细胞检查证实为癌性积液。临床具有典型的心包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纤支镜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方法对 2 2 6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 10 6例 ,占总数的 4 6 9%。其中有 9例根据影像定位在盲检及刷检情况下也获得了阳性结果。 2 9例影像检查病灶在外周 ,而纤支镜可见主气管和 (或 )左、右支气管已经受累 ,本组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及鳞癌为多见 ,占总数的 6 6 4 % ,其次为小细胞癌 (19% ) ,未定性癌 (9 3% ) ,腺鳞癌 (3 5 % )和大细胞癌 (1 8% ) ,周围型肺癌纤支镜下特征以间接征象为多见 ,主要表现为粘膜的浸润、充血水肿、糜烂、管腔狭窄。有 10 3例 (45 6 % )镜下未见异常。结论 纤支镜对周围型肺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和鳞癌多见 ,其镜下特征主要以间接征象为主  相似文献   

8.
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8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建春  钱桂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790-1792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4年在我院经组织学或病理学证实的60岁以上老年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肺癌男性多发,以咳嗽、咯血、胸背痛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类型依次为鳞癌(43.8%),腺癌(31.9%)和小细胞癌(14.2%)。吸烟患者鳞癌发病率高,腺癌发病率低。老年肺癌明确诊断时转移发生率高,以胸膜、骨、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肺、脑和心包转移多见。结论:老年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类型主要是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吸烟患者鳞癌发病率高,老年肺癌易发生转移,提示应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肺癌肝转移瘤的不同病理分型与二维超声图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癌肝转移瘤中,小细胞癌24例,鳞癌16例,腺癌55例,腺鳞癌5例,大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小细胞癌、鳞癌、腺癌、腺鳞癌肝转移瘤的回声强度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小细胞癌以低回声多见,占52.6%;高回声占26.3%。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84.6%;低回声占7.7%。腺癌低回声占31.9%,高回声占38.3%。腺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75.0%;低回声占25.0%。结论: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本组周围型肺癌中腺癌11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5例.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可疑恶性肿瘤所致多浆膜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84例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临床可疑恶性肿瘤患者的PET CT显像资料,并将显像结果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有62例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为恶性.84例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胸水+腹水42例,胸水+心包积液30例,腹水+心包积液6例,胸水+腹水+心包积液6例,胸水合并腹水以卵巢癌、腹膜癌及肺癌多见,胸水合并心包积液以肺癌多见.6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PET-CT检查明确原发灶49例,检出率为79.0%.有19例最终排除恶性肿瘤诊断,另3例未能明确诊断.以病理及临床随访诊断结果为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SUVmax取3.6为截断值时SUV-max用于诊断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可疑原发灶良恶性的准确度最高,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1.8%,阳性预测值93.1%,阴性预测值65.2%.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因多浆膜腔积液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可疑恶性肿瘤者,能在定性诊断的基础上明确定位并准确分期,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通过肺CT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初诊的218例肺癌患者的CT影像特点,其中鳞癌96例,腺癌76例,小细胞癌46例;采用x^2检验对各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及各影像学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模型。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部位、肿块大小、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6项因素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洞、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血管集束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建立的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自身验证的准确率为64.2%,ROC曲线下面积为O.677。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自身验证的准确率为84.9%,对预测样本诊断的准确率为69.4%,预测鳞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预测腺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预测小细胞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结论在通过肺CT影像特点判断肺癌病理分型方面,我们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的准确性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上述两个模型均可辅助临床、放射及病理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蛋白(E—cad)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30例肺癌患者的癌、癌旁和远癌肺组织及5例肺良性对照标本中E—cad的表达,并对部分表达阴性的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癌组织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36.7%、70.0%、96.7%。癌组织E—cad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7),也明显低于远癌组织(P〈0.017);癌旁组织E—cad阳性率明显低于远癌组织(P〈0.017)。在30例肺癌患者鳞癌、腺癌及腺鳞癌的癌组织中E—cad阳性率分别为33.3%、40.0%、33.3%;鳞癌、腺癌及腺鳞癌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66.7%、73.3%、66.7%;鳞癌、腺癌及腺鳞癌的远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7%、100.0%、100.0%。癌、癌旁和远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E—cad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与肺癌有相关性,与肺癌的组织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在纵隔小细胞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7月~2006年3月对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患者行纵隔镜和胸腔镜检查,检出小细胞癌20例。16例行纵隔镜活检,3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和1例中等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胸腔镜活检明确诊断的同时行胸膜腔滑石粉固定或心包开窗术。结果20例手术经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2min,术中平均出血17.5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均取得明确小细胞癌病理诊断,其中1例来源于淋巴及血液系统,2例来源于胸腺,另17例均来源于肺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得到良好控制。结论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诊断纵隔小细胞癌创伤小,安全,是诊断该类病变的最佳方式。电视胸腔镜可同时对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EA、CA125与肺癌骨转移及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ECT骨显像采用西门子e.cam SPECT,~(99m)TC-MDP为显像剂,67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全部行ECT骨显像;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Cabas6000.e 601)对30例健康者、33例肺结核患者及67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EA、CA125联合测定。分析了肺癌骨转移与肿瘤标志物间的关系。结果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EA、CA125明显高于肺结核及健康对照组;P0.01。胸水中的Cyfra21-1、NSE测定值明显高于血清值;肺癌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鳞癌Cyfra21-1为(71.45±22.81)ng/mL明显高于其他肺癌组P0.01。小细胞肺癌NSE测定值为(98.67±36.54)ng/mL,明显高于其他肺癌组,P0.01;67例肺癌未发生明显骨转移征象者33例,占49.3%;发生不同程度骨转移者34例,占50.7%;其中发生1~2处骨转移者14例,占20.9%;广泛骨转移者20例,占29.9%。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达64%,其次是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肺癌骨转移程度与肿瘤标志物浓度有一定关系,广泛骨转移者Cyfra21-1和NSE测定值局限转移未转移者。结论肺癌骨转移及骨转移的程度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发骨转移常伴有明显的肿瘤标志物异常。肿瘤标志物Cyfra21-1有利于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检出,尤其是鳞癌的检出;NSE则有利于小细胞性肺癌的检出。联合测定Cyfra21 1、NSE、CEA、CA125大大提高了肿瘤检查的阳性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全身骨显像及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和肺部肿瘤标志物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内科胸腔镜进行胸膜活检送病理,且在入院时即采集患者静脉血10 ml送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测定。结果 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中有良性病变32例(肺结核14例,炎性病变9例,肉芽肿性炎6例,脓胸2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44例(腺癌18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鳞癌3例,间皮瘤2例,大细胞癌1例,胸腺瘤1例)。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血清中CEA、SCC-Ag、Pro GRP、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6、P=0.003和P=0.010),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各项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44例恶性胸腔积液中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患者剔除(即2例间皮瘤及1例胸腺瘤患者),将剩下的41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分析结果显示CEA、Pro GRP和CYFRA21-1水平在NSCLC与SCL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5,P=0.008),而SCC-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胸膜转移瘤的恶性胸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血清学指标可以在病理结果出来之前为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诊断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较多研究中发现,电子支气管镜对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活检诊断率普遍在70.0%左右。该研究旨在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价(ROSE)对提高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诊断率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最终经一种或多种方法确诊为肺癌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265例肺癌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下仅表现为浸润型或外压型,其中联合ROSE的患者131例,未行ROSE的患者134例。比较两组的活检阳性率、病理诊断费用,并分析ROSE与最终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于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ROSE组与非ROSE组相比,活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vs 67.0%,P 0.05;89.3%vs 56.0%,P 0.05);病理诊断费用,ROSE组明显低于非ROSE组(t=6.02,P 0.05)。ROSE对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9.3%、92.3%和99.2%。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联合ROSE有助于提高对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的诊断率,降低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费用,ROSE对现场活检标本可做出快速诊断并对肺癌进行分型,尤其是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可达到99.2%。电子支气管镜联合ROSE对于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患者的活检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1例浆膜腔积液均制作细胞蜡块,细胞蜡块切片中发现非典型细胞、可疑恶性肿瘤细胞或典型恶性肿瘤细胞的,将进一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别细胞良恶性、识别病变细胞的组织来源,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测,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结果 1191例浆膜腔积液中,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瘤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伴脑转移患者11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资料,分析脑内病灶的大小、数目、周围水肿程度、DWI序列信号变化及强化方式,并记录结果。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15例,其中2例小细胞肺癌在颅内为单纯脑膜转移,无脑实质病灶;1例肺部原发灶为腺鳞癌;1例为肉瘤样癌,数据少,予以剔除。剩余111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51例;年龄39~80岁,中位年龄62岁。单发转移组45例,多发转移组66例;共检出697个病灶;两组转移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再对多发脑转移组进行分析,将肺腺癌脑转移多发组及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多发组分为少数(2~11个)和多数(≥12个)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11,P=0.006)。脑转移瘤大小为Ⅰ级共有42例,Ⅱ级共有60例,Ⅲ级共有9例,转移瘤大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90,P=0.104)。脑转移瘤瘤周无水肿共48例,轻度水肿共43例,中度水肿共7例,重度水肿共13例,水肿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437,P=0.000),进一步分组为无水肿组(48例)及有水肿组(63例),两组间有无水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6,P=0.309)。DWI序列高信号55例,DWI序列等低信号共56例,将腺癌组与鳞癌组合并为非小细胞组,小细胞肺癌组DWI高信号1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DWI高信号3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7,P=0.006)。环状强化46例,结节状强化53例,不规则强化57例,3种强化形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09,P=0.171)。结论肺癌脑转移瘤的数目和DWI序列高信号与其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转移瘤的大小、瘤周水肿程度及强化形式与其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李冬  杨海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18-16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特点。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良性肺肿瘤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 mRNA在正常肺组织及良性肺肿瘤组织几乎无阳性表达,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84.56%有阳性表达;VEGFmRNA在不同组织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在临床分期III期的肿瘤中VEGFmRNA的表达量与临床分期II、I期的肿瘤相比明显过表达,两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VEGFmRNA在多数肺部恶性肿瘤中呈现阳性表达,且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与肿瘤的组织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