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甲肝、乙肝、伤寒、麻诊、腮腺炎等常见传染病在攀钢社区人群中发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本文对1994~1998年攀钢五种主要常见法定传染病进行集中度分析。分析发现:麻疹、伤寒发病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甲肝、乙肝、腮腺炎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柱县2004~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柱县2004~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天柱县2004~2007年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15.5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7、12月份,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9.00%和14.87%。病例主要以学生(69.42%)和散居儿童(20.25%)为主,5~14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7.60%。结论为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对重点人群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研究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时期腮腺炎流行趋势及原因。提出加强疫苗接种,减少以至消灭腮腺炎的发病。方法本文集中分析2000年1月~11月收治于我院502例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对其免疫接种、发病及伴随其它系统损伤的临床观察进行讨论分析。结果502例腮腺炎10~14岁患儿352例发病高达70%,伴有其它系统损伤的378例占75%。免疫接种5例占1%。结论接种疫苗不普及,宣教不力,导致在有疫苗时代的腮腺炎仍有散发及流行。  相似文献   

4.
陈剑涛 《甘肃医药》2012,(11):874-875
目的:了解静宁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静宁县2005年-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作疫情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静宁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22/10万。静宁县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在5~7月和10~12月。5~7月是发病最多的月份,全到24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少,7~15岁发病最多,占65.08%,男女比例为1:0.58。结论:发病率较高主要与人群免疫力水平低有关,而注射腮腺炎疫苗为有效的防控措施,在保持高水平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要提高腮腺炎疫苗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及时处理疫情,防止腮腺炎疫情的爆发,从而达到控制腮腺炎流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研究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时期腮腺炎流行趋势及原因。提出加强疫苗接种。减少以至消灭腮腺炎的发病。方法:本文集中分析2004年1月~11月收治于我院505例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对其免疫接种、发病及伴随其它系统损伤的临床观察进行讨论分析。结果:505例腮腺炎10-20岁患儿352例发病高达70%,伴有其它系统损伤的378例占75%。免疫接种5例占1%。结论:接种疫苗不普及。宣教不力,导致在有疫苗时代的腮腺炎仍有散发及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区2006-2011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合计报告腮腺炎2 197例,年均发病率为62.86/10万;其中2006年发病150例、发病率为26.11/10万,2007年发病127例、发病率为21.93/10万,2008年发病202例、发病率为34.72/10万,2009年发病309例、发病率为52.88/10万,2010年发病229例、发病率为39.09/10万,2011年发病1 180例、发病率为200.09/10万;2 197例病人中,发病时间在1~3月有383例(17.43%)、4~6月有627例(28.54%)、7~9月有432例(19.66%)、10~12月有755例(占34.37%);5~14岁发病率636.26/10万,8岁组发病率最高(1 028.80/10万);年均发病率62.86/10万,其中男性为75.71/10万,女性为49.41/10万(χ2=5.368,P=0.026)。结论:新城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5~14岁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麻风腮疫苗接种前后腮腺炎发病流行病学变化,为腮腺炎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对虹口区疫苗接种前(1992~1996年)与疫苗接种后(1997~2005年)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腮腺炎发病率以学龄前儿童最高,平均1899.51/10万,其次是学生,186.84/10万,其中学龄前儿童中,幼托儿童发病率2376.79/10万显著高于散居儿童501.20/10万;疫苗接种后1997~2000年腮腺炎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到最低水平,2000~2004年发病率维持在最低水平,年均发病率22.05/10万,较疫苗接种前腮腺炎年均发病率216.04/10万,下降约90%,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接种后腮腺炎病例中,学生比例由接种前的20%增加到50%;接种后腮腺炎季节性高峰不明显,呈全年发病;在腮腺炎暴发疫情病例中,(10~69)%的儿童有1针麻风腮疫苗史。结论 对儿童推荐接种麻风腮疫苗,能有效控制腮腺炎野毒株的传播;并且12~18月龄儿童接种1剂麻风腮疫苗后,4~6岁时(学龄前)有必要再加强1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淮阳县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淮阳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5~2009年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淮阳县2005~2009年合计报告腮腺炎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76/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1.12/10万、8.78/10万、3.81/10万、10.78/10万、19.05/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各乡镇中,四通镇、许湾乡最高,分别为24.09/10万、22.61/10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95/10万、3.07/10 万(P<0.01).全部病例中,<15岁的占88.82%,学生占69.56%,幼托和散居儿童占25.14%;3~6月、11月发病的分别占46.62%、11.47%.结论 淮阳县2005~2009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15岁儿童少年是腮腺炎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召县 195 3~ 1998年 46年间传染病发病情况是 :甲类传染病发生 1种 ,乙类传染病发生 2 2种。 5 0年代曾有过回归热。丙类传染病麻风病、流感、风疹、腮腺炎曾有发生。根据我县发病特点现将全县 46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为 5个年序 ,即 195 3~、196 3~、1973~、1983~、1993~ 1998年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传染病谱变迁情况归类概述如下。1 发病情况1.1 呼吸道传染病 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 :麻疹病例数五个阶段分别为 14899,2 4793,2 32 0 8,1838、2 38例 ;年均发病率分别为 46 9.0 7/ 10万、6 73.38/ 10万、 484.16 / 10万、3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成人腮腺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门诊治疗的24例腮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半年随访,其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6例均未复发;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0例中,有9例未复发;慢性复发性腮腺炎8例中,有5例未复发.结论:应重视对成人腮腺炎的临床治疗,加强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广西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广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西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相对平稳,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南宁市、柳州市、贺州市、崇左市、河池市和百色市;4~7月和10~12月为流行期;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以0~19岁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及早制定控制策略,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加强疫情报告和健康教育,应是广西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对2000~2004年间62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机体抵抗力低、未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易引起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示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及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海军东海某部1992~199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统计表明,前四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腮腺炎,根据调查得出的发病规律和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12年四平市腮腺炎流行病发病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12年四平市腮腺炎流行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并观察腮腺炎疾病在本市的流行趋势。结果:根据四平市各区县发病情况可见高发地区为伊通县和公市岭市,分别占总病例的32.77%和29.06%,高发职业为学生,共1009例,占总病例的56.62%,其次为学龄前儿童。通过年龄性别调查本市0~20岁为腮腺炎高发年龄,占总病例的94.83%,总体男性发病率较高,为1114例,占总病例的62.5%。经统计4月和5月为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率为全年的40.01%。结论:经对腮腺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分析,有的放矢的对高发人群、年龄、区域进行重点的健康教育、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对腮腺炎疾病的明确认知以及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本市的腮腺炎发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 2004-2006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甘肃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6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春末夏初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青少年为腮腺炎的高发人群,10~15岁发病率最高。甘肃省的中部、东南部地区发病率普遍高于河西地区。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儿童为高发群体。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6∶1。腮腺炎暴发疫情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3.64%,占暴发总病例数的35.26%。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建议制定腮腺炎疫苗接种的免疫策略,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来临前在易感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水平。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建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工作,有效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甘肃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甘肃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6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春末夏初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青少年为腮腺炎的高发人群,10~15岁发病率最高。甘肃省的中部、东南部地区发病率普遍高于河西地区。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儿童为高发群体。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6∶1。腮腺炎暴发疫情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3.64%,占暴发总病例数的35.26%。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建议制定腮腺炎疫苗接种的免疫策略,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来临前在易感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水平。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建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工作,有效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相似文献   

17.
罗文峰  翁兵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20-1221
目的探讨梅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梅州市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梅州市五年共报告传染病24种,其中乙类18种,丙类6种,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五年年均发病率为145.86/10万,死亡率为0.58/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感染性腹泻、腮腺炎。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五年间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和第二位,五年间分别报告病例15029例和10876例,分别占总发病构成比的0.42和0.31。结论梅州市2000~2003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04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性病、狂犬病等传染病是梅州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百色市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两年来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腮腺炎病例3204例,该病全年均有报告,以冬季发病为主。病例分布在百色市各县区,93.57%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集中在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结论近两年腮腺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正>一防腮腺炎。腮腺炎,俗称"猪头风""胖腮"等。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冬春交替季节,更容易发病。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区2006-2013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3年合计报告腮腺炎3 259例、年均发病率93.24/10万,其中2006年发病150例、发病率为26.11/10万,2007年发病127例、发病率21.93/10万,2008年发病202例、发病率34.72/10万,2009年发病309例、发病率52.88/10万,2010年发病229例、发病率39.09/10万,2011年发病1180例、发病率200.09/10万,2012年发病655例、发病率110.08/10万,2013年发病407例、发病率67.93/10万;腮腺炎发病呈现规律的双峰分布,第1个发病高峰在4~7月,第2个发病高峰在10月至翌年1月、2月份,9月份发病率最低;5~14岁高发,发病率672.51/10万;9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1 084.22/10万;年均发病率69.50/10万,其中男性81.40/10万、女性57.07/10万(χ2=4.177,P=0.041)。结论:新城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17.45/10万~33.89/10万);2006-2011年呈上升趋势,2011-2013年呈下降趋势;5~14岁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