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资料我院急腹症组自1972年6月至1976年12月共收治各型兰尾炎968例,其中男513例,女455例;年龄最小3岁半,最大81岁;12岁以下81例,青壮年827例,60岁以上60例;入院时限12小时以内342例,13~24小时247例,25~48小时169例,49~72小时97例,72小时以上119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兰尾炎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九七五年我们从病理组织学上证实了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兰尾炎确实有效,七七年又无选择地对86例急性兰尾炎(兰尾脓肿除外),经临床检查确诊、中医辩证分期后立即施行手术和病理切片。试图探讨临床表现、中医辩证分期和病理分型的相互关系。现就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妇科急症的某些症状,与急性兰尼炎在鉴别诊断上有时困难。本文就1988年9月~1992年8月间收治的妇科急症8例误诊兰尾冶炎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年龄8~18岁2例,19~25岁2例,26~30岁1例,31~40岁1例,41岁以上上者2例,平均年龄18.8岁;妊娠4~10周3例,11~15周3例,16周以上者2例;未婚2例,已婚6例。其中右侧卵巢囊肿扭转1例,右侧输卵管囊肿扭转1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3例,左右侧卵巢巧克力  相似文献   

4.
肝尾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尾叶即Couinaud肝段解刨中的2段,因其位置深,切除风险大,过去常被视为手术禁区,随着肝胆外科技术的发展及肝移植的日益成熟,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手术切除肝尾状叶16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6例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42~67岁,平均52.7岁;尾叶原发性干细胞癌8例,胆管细胞癌1例,尾叶血管瘤3例,肝门部胆管癌浸及尾叶4例。行完整尾叶切除术7例,其中联合行Ⅰ Ⅱ Ⅲ段切除2例,Ⅰ Ⅴ Ⅵ段切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行部分尾叶切除4例,尾叶肝癌术前先介入和放疗瘤体缩小后完整切除。肝门阻断时间(16±7)min,出血量(360±120)mL。术…  相似文献   

5.
肝硬变时,肝尾叶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有作者提出,肝尾叶肿大可作为肝硬变的诊断指标。肝尾叶肿大是肝硬变特有的现象?所有肝尾叶都变大?为阐明此问题,我们用椭球公式计算肝尾叶体积的超声测值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肝硬变73例,年龄18~73(平均41.5)岁,其中12例在剖腹术中探查在体肝脏。肝脓肿14例。年龄28~66(平均33)岁;肝炎36例,年龄20~74(平均33)岁;非急性梗阻和/或感染的胆道病32例,年龄20~73(平均42.2)岁,其中24例曾在手术时探查在体肝脏。肝肿瘤12例(计肝癌7例,血管瘤2例,肝转移癌3例)这些病例都经临床综合分析或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查手段的提高,多数急腹症病人术前均能明确诊断,但仍有一些少见且不为临床重视的疾病术前很难做出正确诊断,即使术中探查仔细也有漏诊的可能,如坏死性肠脂垂炎。现将我院近1年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肠脂垂炎2例报告如下,供外科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7.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发病急 ,病情进展非常迅速 ,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 ,可发生窒息而导致死亡。本文总结我院 1 984年1 997年诊治的 50例急性会厌炎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0例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 2 2岁 69岁48例 ,46岁 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观察急性附睾尾炎性包块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收集7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于初诊、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临床治愈及治愈2周后行UE检查,对比观察附睾尾包块与睾丸应变率比值变化情况以及包块的转归.结果 附睾尾炎性包块在UE声像图中呈蓝色.初诊时71例附睾尾均显示实性团块,平均直径约(4.40±1.51)cm,睾丸实质与附睾尾包块应变率比值(B/A)为8.87±2.16;治疗1周后附睾尾包块全部存在,平均直径约(3.63±1.82)cm,其硬度减低,B/A为4.23±2.04;治疗2周后25例包块消失,46例包块存在,平均直径约(2.57±1.14)cm,硬度较前减低,B/A为2.76±1.50;临床治愈时复查,19例包块存在,平均直径约(1.64±0.99)cm,其硬度与睾丸实质硬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2周后,13例包块存在,平均直径约(1.44±0.57)cm,硬度与临床治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可反映睾丸及周边组织的相对硬度.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附睾尾炎性包块的硬度逐渐减小,体积缩小直至消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因右上腹疼痛2天就诊,体格检查:右侧腹肌紧张,右中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体温及血常规略高于正常.B超见右下腹有—60×31mm形态不规则、无包膜之较强回声肿块,内部光点分布欠均匀.肿块与腹壁有粘连.局部压痛明显.肿块周围可见肠气回声.B超意见急性化脓性兰尾炎大网膜包裹可能性大.次日手术为兰尾粪石并单纯性兰尾炎.大网膜扭转6圈,已缺血坏死,粘连于右上腹壁.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受到急性原发或继发性炎症的侵袭产生的炎症,临床上视神经炎大多是非特异性的,目前国内外治疗视神经炎的方法主要为使用激素等药物,我科通过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用药对50例62只眼视神经炎的治疗观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本组50例62只眼系1992年1月~1997年11月我科接诊的初诊病人,就诊时间发病后l~4天,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2~67岁平均32.5岁,人院诊断视盘炎29例,34只眼,球后视神经炎ZI例,28只眼,其中非特异性感染者42例,50只眼。将病…  相似文献   

11.
急性会厌炎80例临床分析丛保忠我院自1992-1995年共收治会厌炎病人80例,经治疗均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其中男62人,女18人,20岁以下2人,20—30岁20人,31—40岁29人,41-50岁9人,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尾叶切除治疗尾叶肝癌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癌行尾叶成功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独尾状叶切除16例,联合切除4例。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并发胸水,3例并发腹水,无手术死亡。结论原发于肝尾状叶肿瘤,又无其它肝叶侵犯时单独尾状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胰尾部占位性病变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诊断阳性率也低 ,未能引起临床重视。最近我科连续收治了 3例患者 ,分别为胰尾部炎性肿块、胰尾部恶性肿瘤、胰尾部假性囊肿。回顾手术及治疗过程 ,针对B超在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例 1,男 ,43岁。经常大量饮酒 ,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病史。发作时经超声检查均提示胰腺周围有渗出性改变 ,无占位病变 ,均经治疗好转。本次为健康查体 ,CT提示脾门区小囊肿 ,但经多次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胰尾部及脾门占位性病变。考虑既往胰腺炎病史 ,不除外早期胰尾癌而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胰尾周围有一约 8cm× 8cm× 8…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面黄、乏力1周,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收入院,护士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注0.9%氯化钠100ml内加注射用柔红霉素40 mg后,接着输注0.9%氯化钠100ml内加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茂菲滴管内液体颜色由红色(盐酸柔红霉素溶液颜色本身为红色)变为紫色,护士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更换输液器,然后继续输注兰索拉唑未再发生类似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放线菌病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细菌性疾病,已经被认识了一个多世纪,由放线菌属细菌引起,其致病微生物是一种定植于人的口腔、消化道和生殖道的厌氧或微需氧革兰阳性菌。尽管放线菌属细菌的毒性低,但越来越多的放线菌被证实与感染相关,衣氏放线菌被认为是这个家族中最常见的人类病原体[1],口腔颌面部、胸部和腹盆部位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由苏黎世放线菌引起的骶尾脓肿却很少见,笔者在2019年6月从1例急性骶尾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6.
探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胶囊联合硫酸铝治疗;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剂(PPI),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本研究观察了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并与奥美拉唑相比较,同时比较2者性价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组均为本院2007年2月~2008年5月就诊的DU患者50例,试验组(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评估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实施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患者19例。患者年龄16-75岁,男8例,女11例,BMI 17.6-30.0 kg/m2;高血压4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血清β_2-微球蛋白(Sβ_2-m)在消化道癌患者手术前和后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受检对象(1)对照组20例(男11,女9),年龄30~54岁。胃大部切除术15例,慢性兰尾炎切除术5例。(2)消化道癌30例,分两组:癌根除组20例(男14,女6),年龄34~69岁,其中胃癌11例,肠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入三氯乙烷后肺部的X线改变。方法48例急性三氯乙烷吸入的患者,男性7人,女41人,年龄最小5.5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13.5岁。其中诊断急性三氯乙烷轻度中毒4例,吸入反应22例,不适反应22例。均接受X线胸片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三氯乙烷轻度中毒的4例肺部X线表现为双肺血管纹理增粗,边缘模糊,双下肺肺纹理旁见小点状、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吸入反应22例表现为双肺血管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不适反应的22例胸片无异常。结论急性三氯乙烷吸入可导致肺炎、支肺炎或支气管周围炎,X线胸片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