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对我院1999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1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主要诱因为妊高征(45.16%)、机械性因素(25.80%)、羊水过多(16.12%)、胎膜早破(12.90%)。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各异且隐匿,31例中仅8例(25.81%)在产前确诊。应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的阴道流血、固定腰背痛、胎心异常、子宫张力高均应考虑此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母婴并发症,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底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O.42%(30/7207)。产前确诊率63.3%.有明显诱因的占57%.原因不明的占43%,表现为持续性腰腹胀痛伴强直性子宫者占43.3%;表现为间歇性腰腹痛伴阴道流血者占36.7%;胎动消失占23.3%;产前阴道流血和血性羊水者各占10%。结论 持续性腰腹痛伴强直子宫,以及间歇性腰腹痛伴阴道流血、胎动消失伴腹痛是胎盘早剥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诱因,尤其重视临床表现,适当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对胎盘早剥作出早期诊断并妥善处理,对改善母婴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及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1995年9月至2006年9月胎盘早剥62例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6%,产前确诊率64.5%,误诊率35.5%。尤其是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率81.8%,轻型胎盘早剥阳性检出率18.2%,而重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65%,但误诊率仍达35%。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70%、围产儿死亡率89.2%、剖宫产率91.7%、发生产后出血36.1%、子宫胎盘卒中22.2%、并发DIC 13.9%,子宫次全切除13.9%。结论胎盘早剥发病诱因多以妊高症,产前出血脐带原因等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型胎盘早剥发生诱因、诊断、并发症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确诊的重型胎盘早剥36例临床分析。结果31例行剖宫产分娩,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9例,占29.03%;并发失血性休克17例,占47.2%;DIC7例,占19.4%;死胎15例,占41.67%;18例活胎活产。初生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窒息。其中初生儿死亡9例,占50%。本组资料,合并有妊高征的32例,占88.9%。结论重型胎盘早剥与妊高征有密切关连,发生可疑胎盘早剥应及时依靠B超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早作出诊断防止发展为重型胎盘早剥,是减少休克、DIC、子宫胎盘卒中及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林苑 《广州医药》2004,35(2):47-48
目的 通过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将6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78%。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31.67%;其次为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等方法引产,占18.33%。围产儿死亡率占41.67%。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另外有隐匿性胎盘早剥,开始误诊为早产。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有产后大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相关因素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9胎盘早剥43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械性因素及胎膜早破为其主要病因,各占34.88%、25.58%和16.27%;B超诊断率为69.69%;剖宫产率为62.79%;产后出血率为23.26%;子宫胎盘卒中率为32.56%;休克率为16.28%;DIC率为23.26%;子宫切除率为2.33%;围产儿死亡率5.11‰。结论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1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新生儿预后及胎盘的位置对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的影响。结果:2年内分娩总数6586例,胎盘早剥发生率为O.77%,发病诱因以胎膜早破(43.1%)为首位,其次为重度子痫前期(13.7%)和妊娠期糖尿病(11.8%),外伤、疤痕子宫、脐带过短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9.8%、9.8%、3.9%和7.8%。孕产妇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2例,无死亡。新生儿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7例,围产儿死亡2例(3.9%)。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者产前诊断20例(71.4%),产后诊断9例(39.1%);位于子宫后壁者产前诊断8例(28.6%),产后诊断14例(60.9%)。结论:阴道流出血性羊水或流血及腹痛为典型临床表现,后壁胎盘发生胎盘早剥产前不易诊断,少部分无典型症状仅在顺产后发现轻度胎盘早剥。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苏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96-96
资料与方法 1997—2007年两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17900例,其中胎盘早剥36例,发病率0.2%。孕妇年龄23~42岁,平均29.97岁,初产妇33例(91.6%),发病孕周大多为31—42周34例(94%),孕26~31周2例(6%),发病诱因以妊高征多见、其次为脐带因素,见表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53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①重型胎盘早剥致重型子宫卒中约占81.81%,引起轻型子宫卒中约占18.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2个以上并发症病例中,重型子宫卒中约占90.91%,轻型子宫卒中约占9.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3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42例(79.25%)保留子宫;8例(15.09%)发生难于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子宫切除。结论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产前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9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病率为1.05%,重度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是其主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胎心异常或消失,血性羊水;产前诊断符合率46.8%;B超诊断符合率40.8%。围产儿死亡率为24.5%,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胎盘早剥产前诊断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全面考虑,确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病诱因和B超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本院1999年1月至2007年4月59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中由病理产科因素所致占62.7%,临床产科操作所致占23.7%,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占13.6%。B超诊断符合率为37.0%。结论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等辅助检查尽早对胎盘早剥作出正确诊断,以降低母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范敏 《中外健康文摘》2012,(36):137-13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36%.急诊入院患者占46.2%,有明确发病诱因39例(66.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B超检出率66.9%.轻型胎盘早剥36例(61.0%),重型胎盘早剥23例(39.0%).子宫胎盘卒中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1例.剖宫产41例(69.5%),阴道分娩18例(30.5%),子宫次全切除1例.死胎9例,转诊29例.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胎盘早剥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爱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16-117,130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分娩孕妇23728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12例,总结分析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B超阳性诊断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5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者13.3%,DIC 10.0%,产后出血53.3%,新生儿窒息433%,围产儿死亡6.7%,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2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235例子宫内膜息肉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中山一院经官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的235例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8岁(20~65岁)。187例未绝经患者中,40例(21.4%)有不规则出血;51例(27.3%)周期正常,但经量增多;96例(51.3%)月经正常。48例绝经后患者中,23例(47.9%)绝经后出血;25例(52.1%)无症状,仅通过超声发现。经阴道超声见官腔内异常回声团的诊断率为46.8%(110/235),刮宫诊断率为29.3%(17/58)。235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常表现为异常出血,也可无症状。因阴道超声无创性,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筛查手段,但漏诊率高;官腔镜是诊断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处理:首选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  相似文献   

15.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至2000年5月胎盘早剥62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7%。妊高症是其最常见诱因。患易并发产后出血(30.65%)、子宫胎盘卒中(11.29%)、新生儿窒息(16.13%)、围产儿死亡(16.13%)、早产(35.48%),剖宫产率达54.45%。62例中仅28例(45.16%)因症状典型在产前做出诊断,余34例(54.48%)因无典型临床表现仅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结论:除典型胎盘早剥症状腹痛伴阴道出血外,无原因的早产、无原因的胎心异常伴产兆、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联想本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9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治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4年内分娩总数3998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45%,胎膜早破为胎盘早剥的第1住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97%,而非胎膜旱破组为0.3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胎心异常,少量血性羊水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重视胎膜早破后每1个异常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胎盘早剥2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秋艳 《吉林医学》2009,30(9):812-813
目的:通过对23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和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23例胎盘早剥按发病诱因、症状、体征、超声结果、母婴结局进行探讨。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88%,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例,外伤、咳嗽及性生活引起4例,原因不明1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0.17%,腹痛及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并发症主要有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等,一旦确诊,必须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黄菊容  肖君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05-210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胎盘早剥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胎膜早破、脐带因素为重要的发病诱因。B超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为63.1%。产后出血、子宫卒中、DIC、急性肾衰、早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44.6%、13.8%、13.8%、4.6%、43.1%.21.5%、26.2%。重型胎盘早剥组中产后出血、子宫中、DIC、子宫切除、剖宫产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型胎盘早剥组。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确诊后尽快终止妊娠,应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胎盘早期剥离10年发病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欣  戴钟英 《上海医学》2003,26(10):699-701
目的 调查上海市近10年来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区6所医院1993~2002年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结果113534例住院分娩孕产妇中,胎盘早剥262例,发生率为2.31‰;其中轻型175例,重型87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6例(21。37%),妊娠期糖尿病12例(4.58%),外伤10例(3.82%),羊水过多9例(3.44%),慢性肾炎3例(1.15%),其他原因26例(9.92%),原因不明者146例(55.73%)。围产儿死亡率为15.93%(43/270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外地流动人口占发病总人数的45.04%(118/262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减少发病的高危因素,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进一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的原因分析,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及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伴腹痛12例(70.59%).血性羊水1例;以头晕为首发症状1例.后继发腹痛及阴道出血;5例(29.4%)无症状.产后检查胎盘发现;主要体征为子宫收缩,子宫敏感,易激惹。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诱因8例(47.1%),产前B超诊断3例(17.61%),产前临床诊断5例(29.41%)。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多样化.同时也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早期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结合诱因、临床表现、细致的检查,提高超声检查的诊断水平,尽早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