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育龄期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并分为服药组(64例)和无药组(62例),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5名健康育龄期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催乳素(PRL)为协变量对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躁狂症状,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躁狂症状的相关程度。结果 研究组的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F=39.381、21.211、71.386,P<0.0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水平下降(F=10.000,P<0.01),无药组的TT4、FT4水平较服药组升高(F=4.214、9.537,P<0.05)。FT3水平与思维内容呈正相关(r=0.178,P<0.05),FT4水平...  相似文献   

2.
石贵凤 《当代医学》2014,(10):110-1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药物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阴性症状量表(SAN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评定疗效。结果经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阴性症状得到显著改善,SANS量表情感平淡、思维贫乏、兴趣缺乏、注意障碍各因子改善显著(P〈0.01),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增加,ITAQ量表干预前(10.13±1.842),干预后(17.05±1.96),SQLS量表心理社会分量表、动力和精力分量表分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56,6.774,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相似文献   

3.
吴翠杰  王欢  刘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53-2853
目的: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8例临床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用奎硫平治疗4周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的有效率为75.5%,痊愈率54%,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马忠智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495-495,497
目的:观察喹硫平单药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喹硫平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YMRS量表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并随着治疗时问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4周末YMRS量表评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单药组明显少于联合组。结论:无论是喹硫平单药还是联合碳酸锂治疗对于双相躁狂发作均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喹硫平单药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朱颀峰  吴振国  李新玲 《广东医学》2016,(24):3707-3709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取rTMS治疗,1次/d,共治疗10 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GI-BP评分(4.86±1.26)分、YMRS评分(40.21±6.29)分与对照组CGI-BP评分(4.92±1.09)分、YMRS评分(39.61±6.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Y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时YMRS评分(10.02±1.2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49±3.28)分(P<0.05),观察组CGI-BP评分(1.46±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5±1.12)分( P <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7.8%)和治愈率(73.9%)显著高于对照组(91.3%、45.7%)(P<0.05)。治疗前后体检、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均正常,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速、恶心、便秘、头痛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躁狂患者采用rTMS治疗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奎硫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6%(48/49),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躁狂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碳酸锂治疗。  相似文献   

7.
郑远松 《中外医疗》2011,30(14):124-124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丙戊酸钠(联用组)与单用碳酸锂(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均较治疗前前显著下降(P〈0.05),但以联用组起效早,疗效显著较好(P〈0.01)。结论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碳酸锂分别联合利培酮口服液与利培酮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躁狂发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和联合利培酮片组各36例,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与联合利培酮片组疗效相当(P〉0.05),而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治疗躁狂发作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碳酸锂联合利培酮口服液是治疗躁狂发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李居艳  韩笑乐  李秋英  边云  林晨  陈景旭 《广西医学》2023,(12):1418-1421+1426
目的 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素3(NT-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躁狂症组,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躁狂症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根据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将躁狂症组患者分为轻度躁狂组(n=35)、中度躁狂组(n=28)、重度躁狂组(n=24)。比较对照组研究对象和躁狂症组患者之间,以及不同躁狂程度患者之间治疗前的血清NT-3、IGF-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躁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NT-3、IGF-1水平与BRM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躁狂症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及BRMS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T-3、IGF-1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躁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治疗前,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轻度躁狂组、中度躁狂组、重度躁狂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与BRM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后,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及BRM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YMRS评分、BRMS评分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效果优于小剂量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能有效抑制患者躁狂发作,且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用喹硫平(思瑞康)对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控制的有效率及其对患者血浆生化、血糖和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DSM—IV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标准且YMRS总分≥20分,年龄18~60岁,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20例,单独使用喹硫平治疗,起始剂量为100rag/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日,酌情加至400~800mg/日,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1、2、3、4周采用YMRS、TESS、PANSS评定,YMRS减分率≥80%为痊愈,50%~79%为有效。〈49%为无效,同时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静脉血进行肝功、血糖、血浆生化和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单用喹硫平治疗2周末有效率为45%(9/20),痊愈率为10%(2/20);在4周末,有效率为75%(15/20),痊愈率为55%(11/20)。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控制有效率为70%(14/20)。喹硫平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相比对13、T4和ALT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ALT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l例患者为129U/L;对血糖、尿素氮以及AST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单用喹硫平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患者有效,可能具有减低T3、T4功能,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对血糖、BUN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32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自知力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起病形式、SAPS评分、SANS评分、治疗方式及文化程度。结论:及时而恰当地治疗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尽可能地采用门诊治疗对促进病人自知力的恢复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法,将86例躁狂发作患者平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对照组(碳酸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周末分别用躁狂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RMS总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CGI比较,研究组的疗效指数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均有效,前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卡马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卡马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符合CCMD-2-4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随机分成卡马西平组(102例)和碳酸锂组(70例),治疗4周,使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副反应。结果:两组疗后4周BRMS总分减分离显著低于疗前。说明卡马西平能有效治疗躁狂发作,疗效与碳酸锂相近。卡巴西 主要的副反应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60例)和氯丙嗪组(60例),观察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1、2、4、8周末分别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锂浓度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同期两组之间的BRM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有效率90%,氯丙嗪组有效率8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利培酮组较氯丙嗪组少而轻,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罗明  辛一帆  周永明  何冲 《西部医学》2011,23(2):283-284,287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狂躁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1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组36例和联合氟哌啶醇组35例,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奥氮平组与联合氟哌啶醇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奥氮平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疗效好而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卓子禄  刘君  夏小露 《四川医学》2011,32(7):1075-1078
目的比较国产奎硫平和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80例入院治疗,符合ICD-10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标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16分,精神病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分≥60分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碳酸锂合并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BRMS、PANSS总分及因子分评定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减分差异。疗效按治疗8周时减分率评定,以痊愈+显效作为有效率评价。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各40例均完成8周治疗,使用碳酸锂(1.2±0.3)g/d和(1.33±0.24)g/d。奎硫平组剂量(500±150)mg/d,利培酮组剂量(4.2±1.5)mg/d。8周有效率为72.5%和80%,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59。治疗2周后两组BRMS、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现同步下降趋势,但8周时利培酮组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高于奎硫平组(P=0.03)。TESS评定中两组均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便秘、心动过速、体重增加等现象。但奎硫平组更多出现困倦嗜睡,利培酮组则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特别是催乳素增高率显著(P〈0.05~0.01)。结论奎硫平虽有困倦嗜睡,但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因此从治疗风险/效益比评价,奎硫平较利培酮更适合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症,特别是年青女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3例符合CCMD-Ⅲ中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治疗4~6周的研究,其剂量为0.4~1.4g/d。分别以BRMS、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以TESS评定副反应,以TESS总评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结果:丙戊酸钠总有效率64%,显效率56%;副反应发生率32%(有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1.12±0.38);总评B项分接近2分(呈中度痛苦)。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但临床实用性不甚满意,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原因,与生活事件、自知力水平、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为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60例因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首次住院且与观察组同期出院而未复发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用生活事件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服药依从性评定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事件发生率、负性生活事件数和负性生活事件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知力水平低、生活事件发生率高、负性生活事件数和负性生活事件值高、服药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